書 名:立德樹人: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紀實
主 編:葉燊
ISBN:978-7-5194-5110-3
出 版 社:光明日報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04-01
定 價:¥85.00
我國自進入21世紀以來,對于人才提出了更加多樣化的要求,無論是素質還是價值觀以及工作態度等已經成為十分重要的職業競爭要素。與此同時,德育教育作為高校培育人才的重點教學內容,且食品專業對于社會的發展以及我國人民的日常生活而言具有其他專業不同的專業影響,所以德育教育對高校食品專業的學生則顯得更為關鍵。《立德樹人: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紀實》一書從當下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入手,根據教育部所提出的育人導向,并且緊扣新時代發展的特征,結合大學生的心理、高校教學體制等社會公眾一直以來所關注的重要話題,從網絡思政、主題教育、創新創業、學風建設、志愿服務、社會實踐、心理健康、資助育人、校園文化及隊伍建設等角度出發,對新形勢下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徑及新方法作出了深入的探索。對于大學生的立德樹人,我們應當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入手,結合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經驗以及將理論和實際緊密結合,從全方面深入探究目前在我國高等院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工作中所展現的新理念和新實踐成果。《立德樹人: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紀實》一書以多樣化角度,結合相關知識點內容詳細闡述,對于研究高校德育教育在食品專業中的實踐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指導和借鑒意義。
在對高校食品專業的學生進行思想政治和德育教育之前,教師應當對學生的心理和思想特點具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食品專業的大學生的心理特點主要受到生活學習環境變化的影響,表現出心智發育不夠成熟、情緒不穩定、自我意識增強等特點,這為高校德育工作完善教育內容、教育形式提供了依據。德育教育之所以能夠在學生的成長歷程中發揮無可替代的作用,是因為其在食品專業課程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有效地增強課堂教學的實踐性以及在專業課授課中的實效性。因為在目前的食品專業教學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更加注重專業理論知識的吸收,但是由于食品專業的特殊性,食品企業或者其他相關行業對于食品專業人才更多的是需要他們能夠展現出足夠的專業實踐應用能力。然而,在目前的高校教育中,對食品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視程度仍然存在著較大的欠缺,因此在德育教育的過程中,需要針對食品專業學生思想特點和心理特點以及不同年級學生的不同生活學習狀況,根據學生不同的需求和思想工作的不同類型特點設計不同的教育內容。
筆者在通讀《立德樹人: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紀實》的基礎上,并且結合現代高校德育教學的現實情況,認為將德育教育貫穿食品專業教學的方式可以從以下四方面入手:第一,將食品專業的專業教學內容和辯證唯物主義相結合。德育教育首先需要堅定學生的理想信念。辯證唯物主義作為科學的世界觀以及能夠正確指導人們了解世界的重要實踐方法和思想方法,讓學生在專業教學課堂上學而時習之,能夠時刻堅定自己正確的世界觀和加深對學科知識的感知。第二,結合食品學科的發展歷史。要掌握食品專業的發展歷史,可以從我國古代科學技術開始了解,認識在食品專業中相關的科學家對專業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通過對學生傳授關于食品專業過往的榮光等知識,學生能夠增強自身對專業的情感,并且使這份豐富的情感對學生在之后的學習或者工作中產生不可小覷的積極影響,這同樣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之一。第三,結合實際案例開展食品專業的教學實踐。在我國的食品專業實踐課程中,一般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夠完成實踐教學內容,這類形式有助于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培養自身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在實踐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例如為學生講解瘦肉精和塑化劑等食品安全事故,能夠有效地結合實際事實引導學生思考食品安全現狀,從而使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食品安全意識得到增強,并且這種意識能夠有效地應用到日后的社會工作中。第四,改變課程教育方式。德育教育在食品專業中的作用之一是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具體實踐能力。專業知識的教學方式發展到現在已經有了成熟的體系,但是在德育教育過程中應當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來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要求學生對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詳細的分析、論證及總結,通過與他人溝通交流,從而培養各方面的綜合能力,如提高學生和他人流暢交流與清晰表達自己觀點的能力等。
綜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來都是我國高等院校的教育重點,但是對于如何正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甚至是德育教育,目前仍然存在著不小的問題。我們必須認識到德育教育對于學生發展成長的重要性以及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在食品專業中的教學實踐,不局限于傳統的教學思想,不斷結合現代思想特征,改善德育教育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