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開之,屠炳江,吳建良,單慧麗,郭良勇,殷雨洋,褚旭峰,蔣永清*
(1.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浙江 杭州 310021;2.湖州市吳興區農林發展局,浙江 湖州 313000;3.湖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浙江 湖州 313000;4.湖州市綠洲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浙江 湖州 313000)
加強非常規資源的飼料化利用是增加飼料供給,降低飼養成本,減少環境污染,推進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1]。毛豆,又稱菜用大豆,是專門鮮食嫩莢的蔬菜用大豆,深受消費者喜愛,在浙江省內種植廣泛。毛豆與秸稈比例約1∶1,在生產食用毛豆的同時,會產生大量的毛豆秸稈。鮮毛豆秸稈適口性好,蛋白質含量10%以上,營養價值較高,是草食家畜的良好粗飼料。但鮮毛豆收獲時間集中,秸稈含水量高達60%~70%,不易保存,常常來不及飼用而腐爛變質。青貯是保存青綠多汁飼料的常用方式之一,但鮮毛豆秸稈中糖含量相對較低,導致其單獨青貯效果較差,因而需要與其他秸稈進行混合青貯[2]。鮮毛豆秸稈與玉米秸稈混合青貯未見報道。本試驗將鮮毛豆秸稈和玉米秸稈按照不同比例混合青貯,對其進行感官評價及營養成分分析,探索鮮毛豆秸稈資源飼料化利用的方法。
本試驗于2019年8月1日在湖州市怡輝牧場進行。試驗原料是鮮毛豆秸稈、玉米秸稈。兩者的營養成分如表1。

表1 鮮毛豆秸稈與玉米秸稈營養成分
將當天收割的鮮毛豆秸稈與玉米秸稈切碎,鮮毛豆秸稈與玉米秸稈按照1∶0、7∶3、1∶1及3∶7的比例混合裹包青貯。室溫條件下貯藏60 d后進行開包取樣,對不同混合比例的青貯飼料進行感官評價。將樣品送至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及加工質量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杭州)檢測干物質、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滌纖維、酸性洗滌纖維、鈣、磷和灰分的含量。樣品中的乙酸、丙酸、丁酸、乳酸、氨態氮和pH在浙江國正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檢測。
不同處理的青貯裹包打開后,在外側均有少量霉菌斑,但內部沒有。可能是塑料薄膜與秸稈沒有緊密黏貼,在空隙中有空氣而產生霉菌。不同處理的青貯料感官評定結果如表2,各處理青貯料皆葉脈清晰、質地柔軟,隨著玉米秸稈比例的增加,青貯料顏色逐漸加深、芳香味減少、pH降低。綜合感官評定,玉米秸稈比例50%和70%的2個處理較好。

表2 鮮毛豆秸稈與玉米秸稈混合青貯后感官評價及pH表現
表3表明,青貯料的乳酸含量隨著玉米秸稈比例的增加先增高后下降,其中1∶1處理最高,達3.83 g·kg-1,3∶7 處理次之;乙酸含量鮮毛豆秸稈與玉米秸稈按照3∶7的比例混合青貯后的最高;丙酸和丁酸在各處理中均未檢出。氨態氮鮮毛豆秸稈單獨處理為2.89 g·kg-1,隨著玉米秸稈含量的提高而降低,3∶7 處理為1.56 g·kg-1。

表3 鮮毛豆秸稈與玉米秸稈混合青貯后揮發性脂肪酸及氨態氮含量表現
表4表明,各處理干物質含量相近;鮮毛豆秸稈單獨處理粗蛋白、鈣和磷的含量較高;與玉米秸稈混合青貯后,粗蛋白和鈣的水平下降,磷的水平也降低。各處理中性洗滌纖維含量差異不大,但酸性洗滌纖維含量隨著玉米秸稈的添加而下降。

表4 鮮毛豆秸稈與玉米秸稈混合青貯后營養成分含量
一種原料是否能成功青貯,其含糖量是一個重要指標[3]。毛豆屬豆科植物,鮮秸稈糖含量低,單獨青貯難以成功。本試驗結果表明,鮮毛豆秸稈單獨青貯時,pH 5.36,離優質青貯的pH 4相差較大;乳酸含量3.15 g·kg-1,難以抑制腐敗菌、酪酸菌等,青貯質量差;氨態氮為2.89 g·kg-1,營養損失大。玉米秸稈的含糖量4.35%[4],是所有青貯原料中最容易青貯的。鮮毛豆秸稈添加玉米秸稈混合青貯,青貯料的感官指標,特別是發酵品質得到明顯改善,但要制成優良青貯,玉米秸稈的比例必須在50%及以上。鮮毛豆秸稈中粗蛋白含量較高,添加玉米秸稈后粗蛋白有一定下降,但仍達到10%左右,是一種不錯的粗飼料[5]。綜上所述,鮮毛豆秸稈單獨青貯品質較差,添加玉米秸稈混合青貯后可提升青貯品質。鮮毛豆秸稈與玉米秸稈混合比例以3∶7為最好,1∶1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