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飛,馮星火
(遼寧省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遼寧 沈陽 110015)
近年來,抗生素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應用。與此同時,抗菌藥物濫用問題日益突出,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細菌耐藥性[1-3]。有研究報道指出,我國臨床抗菌藥物使用量在所有藥物中占50%以上,醫院感染中多耐藥細菌占比逐漸增多,其中最常見的致病菌為革蘭陰性桿菌,耐藥性逐年增加[4],且呈現出多重耐藥特點,常見的鮑曼不動桿菌、肺炎克雷伯菌所致的肺炎具有較高的死亡率,為臨床治療增加一定難度[5]。本研究選取本院收治的革蘭陰性桿菌感染的46 例重癥肺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旨在分析其臨床特點及預后情況,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5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46例重癥肺炎且經細胞培養顯示為革蘭陰性桿菌感染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5例,女21例;年齡43~85歲,平均年齡(56.63±4.72)歲;合并癥:高血壓25例,COPD 12例,糖尿病19例,腎衰竭4例,腹部疾病8例,顱腦損傷6例。結合是否多重耐藥將患者分為多重耐藥組(n=26)與非多重耐藥組(n=20)。本研究已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①經診斷及檢查均確診為重癥肺炎,符合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分會制定的重癥肺炎診斷標準[6];②臨床資料完整;③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經診斷合并心、肝、腎疾病或嚴重器質性病變者;②神志不清或精神障礙者;③對研究藥物過敏或過敏體質者;④合并多臟器功能衰竭指征者;⑤不配合研究或中途退出者;⑥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7-9]。
1.2 方法 采集患者痰液標本予以培養,當達到以下條件說明痰培養合格:①痰液培養期間優勢菌生長為中度或更高,半定量培養≥(+++);②痰液分別進行培養與涂片鏡檢,兩項結果相符;③多次培養結果均一致。采用梅里埃分析儀[梅里埃診斷產品(上海)有限公司]對菌種進行微生物敏感試驗法鑒定。抗生素敏感試驗采用的是K-B紙片法。連續3 d采用無菌吸痰管采集兩組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標本,2 h 內實施細菌培養,并對培養結果進行篩選,當抗生素中存在≥3種耐藥菌即為多重耐藥類。抗生素種類包括碳青霉烯類、β-內酰胺類、喹諾酮類、大環內酯類及氨基糖苷類5種。
1.3 觀察指標 分析痰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結果、各項理化指標、急性生理學指標、隨訪住院時間及患者預后等情況[1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細菌分離結果分析 46 例患者共分離革蘭陰性桿菌122株,其中銅綠假單胞菌占比最高,為31.97%,其次為肺炎克雷白桿菌,占比22.13%,見表1。

表1 細菌分離結果分析Table 1 Analysis of bacterial isolation results
2.2 革蘭陰性菌抗生素耐藥情況分析 多重耐藥試驗發現,革蘭陰性菌對慶大霉素耐藥性高,鮑曼不動桿菌對抗生素耐藥性高,大腸埃希桿菌對環丙沙星具有較高耐藥性。多重耐藥組26例患者分離出37株多重耐藥革蘭陰性桿菌,見表2。
2.3 兩組治療情況及預后指標比較 與非多重耐藥組相比,多重耐藥組APACHE-Ⅱ評分較高、住院時間長、死亡率高、血清白蛋白水平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革蘭陰性菌抗生素耐藥情況分析Table 2 Analysis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of Gram-negative bacilli

表3 兩組治療情況及預后指標比較Table 3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臨床將疾病患者分離出細菌對氨基糖苷類、氟喹諾酮類、碳青霉烯類等藥物存在≥3 種耐藥現象稱為多重耐藥。隨著抗生素藥物在臨床的廣泛應用,抗生素不合理應用現象泛濫,不僅會引起病原菌譜變化,且會增加臨床耐藥性,目前革蘭陰性菌作為主要病原菌成為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主要因素[11-12]。
本研究結果顯示,46 例患者共分離革蘭陰性桿菌122株,其中銅綠假單胞菌占比最高,為31.97%,其次為肺炎克雷白桿菌,占比22.13%。以往研究報道,肺炎克雷柏桿菌、銅綠假單胞菌等革蘭陰性桿菌多重耐藥會直接影響重癥肺炎患者預后,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13]。因此,針對重癥肺炎患者加強對其革蘭陰性桿菌耐藥性監測對于臨床治療方案的選擇有重要意義。多重耐藥試驗發現,革蘭陰性菌對慶大霉素耐藥率高,鮑曼不動桿菌對抗生素耐藥性高,大腸埃希桿菌對環丙沙星具有較高耐藥性。作為醫院感染常見致病菌,銅綠假單胞菌在非發酵革蘭陰性桿菌中毒性最強,其耐藥性也呈現出逐年上升趨勢[14-15]。多重耐藥組26例患者分離出37 株多重耐藥革蘭陰性桿菌,其中鮑曼不動桿菌占比最高,因此,臨床應加強對鮑曼不動桿菌耐藥性的監測,為治療用藥提供合理化指導[16]。對比多重耐藥組與非多重耐藥組預后情況及臨床指標,結果顯示,非多重耐藥組優于多重耐藥組,說明多重耐藥患者預后較差。
綜上所述,針對重癥肺炎患者應加強耐藥性監測,確保抗生素藥物合理應用,積極控制感染,增強患者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