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寧
(遼寧省鞍山腫瘤醫院檢驗科,遼寧 鞍山 114001)
小兒肺炎是兒科常見疾病,主要以細菌性肺炎與支原體肺炎為主,兩種疾病類型在臨床上具有相似癥狀,均可對患兒健康成長發育造成嚴重影響,但其病因與治療方法存在較大差異[1]。C 反應蛋白(CRP)是機體發生急性炎癥最敏感的標志物,可由白細胞介素-1、白細胞介素-6、腫瘤壞死因子-α等多種炎癥因子共同刺激肝臟產生,且CRP能與肺炎雙球菌的細胞壁上多糖發生沉淀反應,在臨床應用廣泛[2]。白細胞(WBC)是臨床上用于檢測機體是否感染細菌的傳統指標,被廣泛應用于臨床[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檢測CRP、WBC對細菌性肺炎與支原體肺炎的臨床鑒別價值,以期為臨床后續治療提供依據,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9月本院兒科收治的220例肺炎患兒的臨床資料,根據疾病類型分為A組(細菌性肺炎,n=102)與B組(支原體肺炎,n=118)。A組男60例,女42例;年齡6個月~7歲,平均年齡(3.21±1.02)歲;病程1~3 個月,平均病程(1.87±0.46)個月。B 組男62例,女56 例;年齡5 個月~6 歲,平均年齡(3.17±1.01)歲;病程1~3 個月,平均病程(1.79±0.63)個月。兩組患兒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兒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簽署知情書,本研究已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核批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經臨床表現、胸部X線等檢查確診者;②臨床資料完整者;③凝血功能正常者。排除標準:①合并支氣管哮喘等呼吸道疾病者;②近1 個月內服用過激素、抗生素者;③器官功能嚴重衰竭者。
1.3 方法 兩組患兒入院后即采集其靜脈血3 mL 置于EDTA-K2抗凝管,4 000 r/min離心10 min,取血清標本,分別檢測CRP 水平、WBC 計數。CRP 水平采用免疫比濁法檢測,檢測儀器為全自動全血CRP分析儀(深圳市匯松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型號:QR-1000)。WBC 計數采用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濰坊嘉松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型號:BM830)檢測。具體步驟均嚴格按照相應的儀器說明書進行操作。
1.4 觀察指標 ①CRP 水平≥8 mg/L 為陽性,<8 mg/L 為陰性。②WBC計數≥10×109/L為陽性,<10×109/L為陰性。比較兩組CRP水平、WBC計數、陽性檢出率。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4.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 CRP 水平與 WBC 計數比較 A 組 CRP 水平與 WBC 計數均顯著高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CRP水平與WBC計數比較(±s)

表1 兩組CRP水平與WBC計數比較(±s)
組別A組B組t值P值例數102 118 CRP(mg/L)38.39±6.78 12.62±3.13 36.989 0.000 WBC(×109/L)16.17±3.31 9.21±2.01 19.127 0.000
2.2 兩組陽性檢出率比較 A組CRP陽性率、WBC陽性率、聯合檢測陽性率均高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陽性檢出率比較[n(%)]
小兒肺炎主要的病原體為細菌、肺炎支原體,均可引起患兒出現咳嗽、發熱、無力、精神狀態差等臨床癥狀,導致臨床醫生無法單純根據患兒臨床表現區分何種病原體感染,且對于細菌性肺炎與支原體肺炎的治療也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對細菌性肺炎與支原體肺炎進行早期鑒別對指導臨床醫生進行有效的診治非常重要[4]。
目前,臨床上診斷肺炎多采用痰液培養,但其操作過程較為復雜、耗時,不適合對細菌性肺炎與支原體肺炎進行早期快速鑒別診斷[5]。因此,尋求快速、有效的鑒別診斷指標具有重要意義。WBC 是臨床上用于檢測人體內是否感染細菌性病原菌的傳統指標,但易受年齡、生理狀況、藥物治療、日間變化等多種因素影響[6]。本研究結果顯示,A 組WBC 計數顯著高于 B 組(P<0.05),A 組 WBC 陽性率高于 B 組(P<0.05),提示WBC計數在細菌性肺炎中高表達,可為細菌性肺炎與支原體肺炎的鑒別診斷提供參考。值得注意的是,檢測兒童WBC 計數的差異較大,如當患兒發生細菌性感染時,其WBC 計數、分類的變化不顯著,難以作為有效的醫療信息。本研究結果顯示,A組CRP陽性率、WBC陽性率、聯合檢測陽性率均高于B 組(P<0.05),提示上述兩項指標可用于臨床鑒別細菌性肺炎與支原體肺炎,為臨床后續治療提供有效參考依據。分析其原因為,早期支原體肺炎也可導致WBC顯著升高,使單純依靠WBC 計數進行鑒別診斷的價值受限。CRP 屬于非特異性的一種炎癥因子,在肝臟中生成,可在機體發生損傷的6~8 h 內大量分泌,并于48~72 h 到達高峰,可在多種感染性疾病中呈不同程度升高[7]。當患兒發生細菌感染時,血漿CRP水平會顯著升高,且不受患兒年齡、生理及高蛋白血癥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另外,檢測CRP 水平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優于其他急性期的反應物質。本研究結果顯示,A組CRP水平顯著高于B組(P<0.05),提示CRP水平可在不同類型的肺炎中呈相應的變化。分析其原因為,細菌性肺炎可改變患兒機體免疫功能,并損傷肺外臟器;當患兒肺組織發生細菌感染時,機體可產生多種抗體,形成免疫復合物,侵犯患兒心、腦、肝等組織,從而加重全身炎癥反應,使CRP 水平顯著升高[8]。與細菌性肺炎比較,支原體肺炎患兒因免疫功能發育不全,機體產生抗體較晚,早期對肺外臟器的受累較輕,CRP 水平升高不明顯[9]。因此,CRP 水平能夠作為鑒別診斷細菌性肺炎與支原體肺炎的參考指標。但有研究指出,單獨檢測CRP、WBC 對診斷小兒肺炎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0]。本研究結果顯示,A 組CRP 與WBC 聯合檢測陽性率為96.08%,B組為81.36%,均高于CRP 與WBC 的單一檢測結果,提示聯合檢測的鑒別診斷價值優于單獨檢測。分析其原因為,WBC計數易受患兒哭鬧、緊張、疼痛刺激、活動等多種因素影響,導致WBC 計數診斷結果發生變化,且檢測CRP 水平對診斷細菌性肺炎的特異性有限,因此,單獨檢測CRP 水平、WBC 計數對細菌性肺炎與支原體肺炎的鑒別診斷結果不理想。CRP 水平可反映機體炎癥反應,WBC計數可有效判斷機體是否發生細菌感染,通過聯合檢測具有互補效果,使診斷結果更準確,從而為鑒別診斷細菌性肺炎與支原體肺炎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
綜上所述,通過聯合檢測CRP、WBC能有效的對細菌性肺炎與支原體肺炎進行鑒別診斷,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