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娟 何萍
【摘 要】目的:分析研究微生物送檢標本在培養前進行涂片鏡檢的臨床效果,目的在后續操作提供相應參考資料。方法:規定研究資料入組時間為2021年1月至2月,在此段時間內選擇500份在我院采集的送檢標本作為研究對象,所有的標本都先進行鏡檢,再接種培養,對比兩種培養的合格率。結果:本次研究的500份微生物標本中,痰液標本、尿液標本、分泌物標本、其他標本(包括胸腹水標本、膿液標本)分別有290份、100份、50份、60份。經過檢驗有25份不合格樣本,不同類型陽性符合率分別為100%、87.50%、88.37%、84.38%。結論:微生物送檢標本在培養前進行涂片鏡檢能夠有效改善送檢標本質量,減少培養結果的誤差,對于微生物的檢驗尤為重要,因此值得在微生物的檢驗中進行推廣。
【關鍵詞】微生物標本;標本培養;涂片鏡檢;臨床價值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smear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of microbial samples before culture
Jia Juan, He Ping
Mianyang Science City Hospital,Sichuan, Mianyang Sichuan 6219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mear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of microorganism specimens before culture, and to provide relevant reference materials for subsequent operation. Methods: The study data were included from January to February 2021. During this period, 500 samples collected in our hospital for examination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ll samples were first examined under microscope and then inoculated and cultured, and the qualified rate of the two cultures was compared. Results: Among the 500 microbial specimens in this study, there were 290 sputum specimens, 100 urine specimens, 50 secretion specimens and 60 other specimens(including hydrothoraxand ascitesspecimens and pusspecimens)respectively.There were 25 unqualified samples after testing, and the positive coincidence rates of different types were 100%, 87.50%, 88.37% and 84.38%,respectively. Conclusion: Microbial smear examination before cultur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pecimens and reduce the error of culture results.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microbial examination, so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microbial examination.
【Key?Words】Microbial specimen; Specimen culture; Smear microscopy; Clinical value
目前社區獲得性感染、呼吸道感染等疾病逐年增加,臨床上廣泛應用抗菌藥物,人們對于疾病抗菌類藥物的耐藥性逐漸提高,為了確保患者在用藥過程中效果顯著、安全性高,國家相關部門加強了對于藥物的管理,并逐漸重視起微生物的檢驗,且檢驗結果的有效性和準確性嚴重影響臨床醫生用藥的合理性,也是臨床上治療用藥的重要依據[1]。微生物送檢標本檢出是否有效、是否及時,將嚴重影響微生物檢驗標本的質量和藥敏結果的準確性,因此確保微生物送檢標本的質量是培養過程中重要環節。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檢驗技術也有了質的飛躍,正在朝著準確、快速、自動化的方向發展,而細菌培養是微生物學檢驗的一種,雖然現在臨床上有自動的培養儀投入使用,但是其對于結果的快速準確性,還是有一定的距離,若能在細菌培養之前進行涂片的鏡檢,可以對標本的質量進行評估,對診斷提供相應的輔助信息,從而能夠指定細菌培養的方向,可以有效地提高細菌培養的準確性以及速度。目前提高病原菌檢出率的有效手段是送檢前篩查出不合格的標本。涂片鏡檢是將標本制作成薄片,進行革蘭氏染色并在顯微鏡下觀察微生物形態,可以鑒別、診斷細菌,確認標本是否合格,并鑒定細菌類型,微生物送檢標本在培養前進行涂片鏡檢能夠有效改善送檢標本質量,為臨床醫師的治療和用藥提高重要的依據[2]。選擇500份2021年1月至2月在我院采集的送檢標本作為研究對象,分析研究微生物送檢標本在培養前進行涂片鏡檢的臨床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F就實驗情況做如下匯報。
1.1 一般資料
規定研究資料入組時間為2021年1月至2月,在此段時間內選擇500份在我院采集的送檢標本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痰液標本、尿液標本、分泌物標本、其他標本(包括胸腹水標本、膿液標本)分別有290份、100份、50份、60份。選用快速革蘭染色劑為應用試劑,全自動細菌鑒定儀為檢測儀器。
1.2 方法
無菌標簽蘸取適量的分泌物、痰液、膿液等標本制作薄片。胸腹水和尿液的處理方式為:將5ml~10ml的新鮮標本放置于無菌試管中,取沉渣制備涂片,涂片風干后進行革蘭染色處理,并進行鏡檢[3]。標本合格標準以及陽性判斷標準如下:(1)痰標準:鏡檢顯示膿性或血性檢查存在,低倍鏡下顯示少于10個的鱗狀上皮細胞,白細胞不低于25個,若白細胞不高于25個但染色、形態特征明顯,需培養并跟蹤檢查結果;(2)膿液、胸腹水、分泌物標本:在無菌狀態下收集檢驗,鏡檢涂片顯示鱗狀上皮細胞標本有污染需重選標本;(3)尿標本:選擇不少于10個油鏡視野,且視野中存在細菌并觀察細菌種類情況,若是超過3種則為不合格,需重新制取[4-5]。涂片培養結果符合:培養結果檢出致病菌與鏡檢顯示病原菌基本相符,在鏡下查看細菌、真菌情況。
1.3 觀察指標
痰液標本接種于血平板上進行24h~48h孵育,胸腹水標本接種于麥康凱平板、血平板及肉湯增菌上,放在(35±2)℃的恒溫箱中,進行24h~48h孵育,膿液、分泌物及尿液接種在麥康凱平板、血平板中。觀察培養菌,并經過染色、分離后進行鑒定[6]。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標本篩查合格率及不同類型標本陽性率比較。其中有25份不合格,不合格率為5%,合格標本有475份,合格率為95%,不同標本在陽性率上對比無統計學差異,見表1。

合格標本涂片鏡檢與接種培養陽性符合率比較。475例合格標本檢出致病菌株陽性130份,占比27.37%,接種法檢出致病菌株陽性145份。不同方式陽性率比較無差異,見表2。
對標本質量的影響是多方面的,無論是染色性質還是形態發生改變,或者是培養基的質量不過關,以及環境溫度不適宜,都會影響培養中的細菌的生長。其次,如果實驗室內的消毒衛生進行得不徹底,以及之前實驗使用過的培養基和培養物沒有進行及時的處理,檢驗者的無菌操作觀念不達標,或其他的原因造成實驗室培養皿、培養基的污染,都會影響標本的檢驗結果,從而影響患者的診斷和治療[7]。而在進行檢驗前實現涂片鏡檢,就可以達到對培養前的標本的質量進行評價的目的,同時為臨床的診斷提供相應的診斷信息,也能夠指導檢驗的培養方向,縮短整個培養的時間,也是其細菌培養質量控制的重要手段[8-9]。本次的研究也選取了500份微生物標本進行研究,對所有的標本都先進行涂片鏡檢,再接種培養,最終的結果顯示500份微生物標本中有25份不合格樣本,不同類型陽性符合率分別為100%、87.50%、88.37%、84.38%。綜上所述,微生物送檢標本在培養前進行涂片鏡檢能夠有效改善送檢標本質量,減少培養結果的誤差,對于微生物的檢驗尤為重要,因此值得在微生物的檢驗中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 蔡恒洋,曲軼,王桂煥.微生物送檢標本在培養前進行涂片鏡檢的意義分析[J].當代醫學,2021,27(16):51-53.
[2] 呂其凡.臨床中微生物送檢標本在培養前進行涂片鏡檢的臨床意義[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27):149-150.
[3] 林智杰,陳瑜.致病微生物標本培養前涂片革蘭染色鏡檢價值分析[J].社區醫學雜志,2019,17(5):270-272.
[4] 胡品.淺析微生物標本培養前涂片革蘭染色鏡檢的臨床研究意義[J].系統醫學,2018,3(15):39-41.
[5] 寧丹.淺析微生物標本培養前涂片革蘭染色鏡檢的臨床研究意義[J].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2018,7(1):160.
[6] 李美麗.微生物標本培養前涂片革蘭染色鏡檢的臨床價值[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20):3965-3966.
[7] 喬繼紅,秦穎,陳浮,等.目標管理在提高病原微生物標本送檢率中的應用[J].實用醫藥雜志,2021,38(3):285-288.
[8] 孫海麗.臨床科室送檢微生物標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探討[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21,38(1):114.
[9] 張瑩瑩.提高微生物檢驗樣本送檢率的管理策略[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20,8(31):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