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思敏 李皓
【摘 要】目的:分析在消毒供應中心外來器械管理工作中應用PDCA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應用PDCA管理模式前的患者作為對照組,應用PDCA管理模式后的患者作為研究組,對比管理效果。結果:研究組消毒供應中心日常工作水平高于對照組;研究組消毒合格率高于對照組;研究組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表示數據有差異。結論:通過PDCA管理模式的應用,有利于實現外來器械管理綜合質量的合理提升,對于患者醫療工作質量的優化具有良好的促進意義。
【關鍵詞】消毒供應中心;PDCA管理模式;醫療器械;管理水平
The influence of PDCA management mode on the management of external instruments in disinfection supply center
Wu Simin, Li Hao
Hanji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Xi’an Medical College, Hanzhong, Shaanxi 723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PDCA management mode in the management of external instruments in disinfection supply center. Methods:Those before PDCA management mode were us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ose after PDCA management mode were used as the study group. Compare the management effect. Results:The daily work level of the disinfection supply center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qualified rate of disinfection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s:The application of PDCA management mode is conducive to the reasonable improvement of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external device management, and has a good promot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medical work quality.
【Key?Words】disinfection supply center; PDCA management mode; medical apparatus and instruments; management level
醫療人員指出,作為醫院的重要部門之一,消毒供應中心主要用于對醫療器械進行消毒處理。作為消毒供應中心重要的工作內容之一,醫療器械的消毒管控有利于確保醫療器械的潔凈度,對于患者診療工作的全面開展具有良好的促進意義。基于此,在日常工作中,如何有效對其進行消毒管理已經成為了當前我國醫院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所面臨的重點問題[1]。在這一問題上,通過對大量數據進行分析,院方提出了應用PDCA管理模式對消毒供應中心進行工作調整的構想,從而有效推動了外來醫療器械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本文針對在消毒供應中心外來器械管理工作中應用PDCA管理模式的效果進行了分析與探索,現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在2018年1月到2021年1月期間,從消毒供應中心應用PDCA管理模式前后中心收治的患者中各選取50例作為研究對象。對照組,男30例,女20例,年齡25歲~72歲,平均年齡(57.33±3.44)歲;研究組,男35例,女15例,年齡24歲~75歲,平均年齡(57.48±3.05)歲。所有研究對象均對本次研究內容表示知情同意。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應用常規模式對外來醫療器械進行管理,主要內容如下:(1)合理做好對于外來醫療器械數量與性能的檢查工作,確保消毒工作的全面開展。(2)制定消毒供應中心日常工作管理制度,以便有效確保外來醫療器械消毒管理工作的順利落實。(3)對外來醫療器械消毒情況進行檢查與分析。
研究組應用PDCA管理模式對外來醫療器械進行管理,主要內容如下:進行PDCA循環護理,包括:(1)制定管理計劃(Plan):醫護人員應依據消毒供應中心日常工作內容與相關要點進行管理計劃的制定與執行,從而為醫療器械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奠定基礎;(2)落實外來醫療器械管理工作(Do):作為PDCA工作模式的核心內容,首先,相關工作人員積極做好對于外來器械使用科室以及供應商的充分管控,從而有效實現具體工作制度的全面制定與修正,繼而確保相關器械可以得到科學管理,實現殺菌與交接工作需求的全面滿足。其次,在對外來醫療器械進行交接的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應合理做好交接與追溯制度的全面制定與實施。最后,在對外來醫療器械進行消毒清洗及滅菌等工作的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應合理做好對于管理制度的全面執行,以確保各個環節可以得到充分落實。(3)保障檢查工作的開展(Check):醫護人員應積極結合醫療器械管理工作現狀對管理工作的開展情況進行密切檢查,從而進一步實現對于外來醫療器械管理風險的及時發現與合理糾正。(4)及時處理問題(Action):針對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醫護人員應積極進行討論并有效實現應對策略的制定與糾正,以便確保護理工作的全面開展。
1.3 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將消毒供應中心日常工作水平、消毒合格率、患者不良事件率、預后生活質量以及患者滿意度作為觀察指標。其中,消毒供應中心日常工作水平采用問卷進行評估,得分越高表示其管理效能越好;消毒合格率依據實際情況進行對比;不良事件率依據患者實際情況進行對比。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消毒供應中心日常工作水平對比
研究組消毒供應中心日常工作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意義(P<0.05),見表1。
2.2 外來醫療器械消毒合格率對比
研究組消毒合格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患者不良事件率對比
研究組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意義(P<0.05),見表3。
近年來,隨著人民群眾對于健康的關注程度不斷提升,大批醫療工作人員對于我國醫療服務工作模式進行了分析,推動了護理模式的合理發展[2]。研究人員指出,作為醫院的重要部門之一,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人員可以有效實現對于消毒供應中心醫療器械的合理管控,有利于促進患者健康的充分維系[3]。部分臨床數據顯示,在手術治療期間,外來器械導致患者出現感染的概率顯著高于醫院內部器械,因此,如何合理進行外來器械的管控已經成為了當前醫院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所面臨的重要問題。為了合理應對相關問題,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提出來應用PDCA管理理念進行消毒供應中心外來器械管控的構想。該管理理念主要分為計劃、執行、檢查以及管理等四個步驟。對于消毒供應中心而言,通過上述四個環節的合理開展與落實,工作人員可以更好地結合外來器械的實際情況進行消毒計劃的合理制定,從而有效確保相關器械的性能符合醫療工作的標準[4]。
在本次研究中,相關數據結果顯示,通過PDCA管理模式的合理應用,有利于實現消毒供應中心日常工作水平的合理提升。從日常工作的角度分析,通過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有利于促進外來器械消毒合格率的提升,對于患者治療期間不良事件率的規避至關重要。
綜上所述,在消毒供應中心外來器械管理工作中,為了有效保障患者的身體健康,醫院消毒供應中心在日常工作中應積極做好PDCA管理模式的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麗珍.PDCA管理模式在消毒供應中心外來器械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7,31(10):1277-1278.
[2] 蔣巖巖.外來器械管理程序表聯合PDCA模式在消毒供應室管理中心的應用[J].河南醫學研究,2019,28(21):3987-3988.
[3] 蔡海英.PDCA管理模式在消毒供應中心外來器械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9,25(20): 12-13.
[4] 談敏.PDCA管理在消毒供應中心外來器械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現代養生,2019(4):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