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應昭


【摘 要】目的:探討分析微生物檢驗應用于感染性疾病預防和診斷治療中的效果,分析其臨床可應用價值。方法:將2017年4月至2020年6月作為研究時段,在該時段內(nèi)將我院中收入的確診為感染性疾病的患者64名作為本次研究實驗對象。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時,根據(jù)患者是否接受微生物檢驗進行兩組均分,按照要求記名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對照組內(nèi)患者在接受治療時,由醫(yī)務人員給予患者常規(guī)綜合治療,實驗組患者則在接受治療前,由醫(yī)務人員為患者應用微生物檢驗,并根據(jù)檢驗結果選擇最合適的抗生素進行治療。在治療完成后,對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進行判斷,同時記錄所有患者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判斷患者的個體狀況是否得到改善。結果:治療完成后,實驗組患者的各項治療指標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數(shù)據(jù)經(jīng)對比分析差異顯著(P<0.05)。結論:在對感染性疾病患者進行臨床治療前,對患者進行微生物檢驗,基本能夠判斷患者是否存在感染性疾病的情況,對于患者后續(xù)治療工作的開展來說極為重要。
【關鍵詞】感染性疾??;病原菌;耐藥性;藥敏試驗
Clinical role of microbiological test in the prevention and diagnosi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Hao Yingzhao
Pingchua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Baiyin Gansu, 730913,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in the prevent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to analyze its clinical value. METHODS: from April 2017 to June 2020,64 patients who were diagnosed as infectious disease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by medical personnel while receiving treatment, whil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At the end of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as judged, and the clinical symptom disappeared time of all patients was recorded to judge whether the patientsindividual condition had been improv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index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Before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infectious diseases, microbial examination.
【Key?Words】Infectious diseases; Pathogenic bacteria; Drug resistance; Drug sensitive test
感染性疾病在近年來的臨床研究中較為常見這類疾病發(fā)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外界病原菌對患者的機體產(chǎn)生侵襲而導致的[1],醫(yī)務人員需要根據(jù)患者的病情做出相應的判斷,只有為患者選擇合理的治療方案,才能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股厥菍@種疾病進行治療的主要藥物,而在進行患者的臨床治療時,為了保障患者的治療效果[2],醫(yī)務人員通常需要對患者進行藥敏實驗監(jiān)測,確認患者的病原菌感染類型以及患者的個體狀況后,為患者設置相應的治療方案,才能有助于保障患者的治療效果[3]。本次研究探討分析微生物檢驗應用于感染性疾病預防和診斷治療中的效果,分析其臨床可應用價值,具體內(nèi)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7年4月至2020年6月作為研究時段,在該時段內(nèi)將我院中收入的確診為感染性疾病的患者64名作為本次研究實驗對象。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時,根據(jù)患者是否接受微生物檢驗進行兩組均分,按照要求記名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個32例。對照組,男性16例,女性16例,年齡22歲~71歲,平均年齡(61.2±4.8)歲。實驗組,男性15例,女性17例,年齡23歲~70歲,平均年齡(60.5±5.1)歲。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一般資料錄入Excel表格進行記錄并完成相應的統(tǒng)計學計算,確認所有患者基本資料可進行對比(P<0.05)。
1.2 方法
在患者進入醫(yī)院后,醫(yī)務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臨床檢查,對照組患者接受診斷是根據(jù)醫(yī)生的經(jīng)驗,由醫(yī)務人員為患者設置相應的治療方案,并以經(jīng)驗為基礎,為患者進行常規(guī)的胰島素應用。同時要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多飲水,并且在患者的居住環(huán)境內(nèi)采用紫外線進行消毒和滅菌,但患者在接受治療過程中,醫(yī)務人員不給予患者相應的醫(yī)療檢驗。
實驗組患者在入院后由醫(yī)務人員立即對患者進行檢驗,確認患者是否存在感染性疾病的情況,若患者存在致病菌感染的狀況,可以將致病菌放入實驗室內(nèi)接受相應的檢查,確認病種的具體特征。在確認患者的微生物檢驗結果后,醫(yī)務人員可以根據(jù)患者的藥明實驗結果來為患者選擇抗生素進行治療。
1.3 評價指標及判定標準
顯效:在治療完成后,患者的臨床病原菌檢查結果完全消失,患者的尿頻,尿急,尿痛的臨床癥狀得到明顯的改善;有效:在這完成后,患者的尿頻,尿急,尿痛,臨床癥狀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在接受治療期間不存在任何抵抗衣物治療的狀況,患者對于治療工作依從性良好;無效:在治療完成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未見改善,甚至出現(xiàn)病情加重的情況。
在治療完成后,醫(yī)務人員對所有患者的治療時間進行記錄,同時記錄所有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評估患者的治療效果。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在治療完成后的總有效率對比
在治療完成后,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相較于對照組來說明顯更高,兩組數(shù)據(jù)經(jīng)對比分析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的用藥時間狀況對比
在本次研究治療完成后,相較于對照組來說,實驗組患者的用藥時間以及癥狀消失時間明顯更短,數(shù)據(jù)經(jīng)對比分析差異顯著,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感染性疾病在臨床上屬于一種常見的疾病[4],這種疾病不僅會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同時還會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醫(yī)務人員需要及早做好感染性疾病的預防和病情控制工作,這對于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來說極為重要,而在對進行患者的臨床治療時,醫(yī)務人員需要為患者進行有效的綜合分析,了解患者的微生物感染狀況,一方面能夠做好有效的致病菌協(xié)調(diào),另一方面還能夠明確致病菌傳染的途徑以及易感人群,對于患者的后續(xù)治療工作開展來說同樣極為重要。當患者出現(xiàn)感染性疾病后,患者往往會出現(xiàn)相關的合并炎癥,根據(jù)感染發(fā)生的位置存在不同,也可以將患者的病情分為上感染性疾病以及下感染性疾病,同時根據(jù)兩次感染之間的聯(lián)系,可以將其分為復發(fā)性感染和孤立性、散發(fā)性感染,不同的感染發(fā)作狀況,根據(jù)患者的個體狀況有所差異,醫(yī)務人員需要引起重視并開展綜合治療。
現(xiàn)如今來說,在進行感染性疾病患者的臨床治療,是醫(yī)務人員所采用的最主要的方式為消除患者的致病菌,將感染原因切斷,而通過微生物檢驗,醫(yī)務人員則能夠有效明確患者的個體狀況,同時為患者進行合理的治療方案設置。而微生物檢驗醫(yī)務人員不僅能夠?qū)颊叩牟∏檫M行診斷,還能夠根據(jù)最終的檢驗結果為患者設置對應的消滅致病菌的方案,并且還能夠有效檢查志愿軍消滅的狀況。在進行感染性疾病患者的臨床治療,是醫(yī)務人員所采用的最主要的方式為消除患者的致病菌,將感染原因切斷,而通過微生物檢驗,醫(yī)務人員則能夠有效明確患者的個體狀況,同時為患者進行合理的治療方案設置。醫(yī)務人員在對患者進行臨床治療時,需要根據(jù)患者的個體狀況為患者設置合理的治療方案,據(jù)研究可知微生物檢驗能夠高度正確的獲取病原菌特點,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療方案,能夠最大限度的降低耐藥菌的產(chǎn)生。值得注意的是,在進行感染患者的臨床治療時,為了保障患者的治療效果,醫(yī)務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有效的血常規(guī)檢驗,切不可單純憑借經(jīng)驗對患者進行用藥,通過合理的用藥以保障患者的康復,切不可由于用藥失誤而導致患者的感染癥狀進一步加重
綜上所述,在對感染性疾病患者進行臨床治療前,對患者進行微生物檢驗,基本能夠判斷患者是否存在感染性疾病的情況,同時在為患者進行臨床治療時,醫(yī)務人員需要根據(jù)患者的病原菌檢測結果,選擇合適的要命實驗結果藥物進行治療,借此保障患者的康復。
參考文獻
[1] 張薇.微生物檢驗在感染性疾病患者預防和診斷治療中的價值[J].實用中醫(yī)內(nèi)科雜志,2021,35(2):70-72.
[2] 張鎵,胡方興.微生物檢驗在感染性疾病患者預防和診斷治療中的臨床價值分析[J].臨床醫(yī)學工程,2020,27(7):931-932.
[3] 包蕊.微生物檢驗在感染性疾病患者預防和診斷治療中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20,18(14):53-54.
[4] 鐘滴冰.微生物檢驗在感染性疾病患者預防和診斷治療中的臨床價值[J].中國醫(yī)藥科學,2020,10(3):165-167,237.x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