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燕 陳建 林劍 丁俊杰 李春林
15歲,是一個青春飛揚和意氣風發的年紀。蘇宿工業園區用15年的時間,將一片貧瘠的農田蝶變成一座開放包容、活力無限的現代化國際化新城。
蘇宿工業園區從新加坡跨海而來,引領宿遷開放新高度;從蘇州溯河北上,樹立合作共建新標桿;在宿遷孜孜探索,打造區域協調發展新典范……用前所未有的創新之舉和激情迸濺的發展征程,彌合時空之差,打造了一個“蘇北好江南”式的現代桃花源。
日前,青島畫報記者跟隨中國畫報協會主辦的“‘畫游蘇宿探新園 蘇北好江南 騰飛蘇宿園”采風活動進入蘇宿工業園區。“火熱、自信、開放、活力”是這里給大家留下的青春印象。這個與蘇州工業園一脈相承的園區,經過十五年發展已自成一體,且某些潛質更勝來處。
同飲運河水,雙SU齊雙飛。蘇宿工業園區是江蘇省唯一由兩個地級市合作共建的工業園區。作為一個在地緣接近北方的地區,蘇宿工業園區,踩穩工業實體之基,用15年創造了一個工業園區的精彩樣板,也用高效到位的營商軟環境造就地區發展的硬實力。
一個地方的活力和吸引力,其實是一種青春力和能動力的聚集。15年來,先后有5批200多名蘇州干部在這片熱土上付出心血、揮灑汗水、綻放青春,扛起了蘇州擔當、展現著蘇州作為。他們憑著一股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闖勁和毅力,把改革開放和創新發展演繹成可圈可點,一日千里的“蘇宿速度”,練就了宏闊的全球視野。
“親商服務”“三先三后”“產城融合”“精簡高效”等一大批蘇州工業園區成功經驗、先進理念在這里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讓蘇宿工業園區成為一座宜居宜業的現代新城,一座圓融圓夢的魅力之城。園區先后獲批江蘇省共建園區中唯一的省級開發區、首家省級生態工業園區,先后獲評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全國模范勞動關系和諧工業園區、國家健康社區、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國際安全社區、省先進開發區、蘇州自貿片區聯動創新區、省級綠色生態城區高品質建設示范區,在歷年全省共建園區考核中實現“十一連冠”,成為遠近聞名的一處“蘇北好江南”、全省南北共建的一面旗幟、全國區域協調發展的一大亮點。
遇見未來最好的方式就是出發。15年來,蘇宿工業園區吸引了數百家企業紛紛落戶,680多億投資綻放光彩,形成了以電子信息、精密機械、新材料和新能源等為主導的產業布局,集聚了電子信息和精密機械“雙百億”產業。宿遷最大的臺資企業可成科技10年7次增資,總投資從3億美元增加到24億美元。大陸第一、全球前三的半導體封測巨頭長電科技從15億元投資追加到100億元。新建元集團6個項目、蘇州創元集團3個項目相繼落戶,總投資達60億元。日本尼吉康電子、日本天御減振器,江蘇聚成金剛石科技等二期、三期項目啟動建設,掀起了一輪又一輪增資擴產熱潮。截至2020年底,累計實現業務總收入1430億元,完成納稅147億元,進出口總額達21億美元,成為宿遷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畝均投資、畝均產出、全員勞動生產率、工業增加值率、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等反映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相關指標位居全市第一。
充滿時代脈動的蘇宿工業園區,不僅是創新創業的高地,也是宜業宜居家園。在這里,蘇州元素和宿遷特色隨處可見,古典與現代相得益彰。蘇州街、蘇州公園、宿遷市蘇州外國語學校、鄰里中心、書香世家酒店等生活配套設施齊備,一站式滿足居民需求,讓城市更有“蘇式味道”,讓生活更有“園林氣質”。徜徉在蘇宿工業園區,有創業的激情,也有生活的閑趣。
厚植創新基因,澎湃發展動力。2019年,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區域互補、跨江融合、南北聯動大文章”的重要指示精神,江蘇省委、省政府作出了“高質量開展南北共建創新試點”“再建一個蘇宿工業園區”的重要指示,批復同意蘇宿工業園區在全省共建園區中率先開展高質量拓園發展創新試點,并專門出臺“十條支持政策”,蘇州、宿遷兩市正式簽訂拓園發展協議,新增15平方公里規劃面積。
風雨多經人不老,關山初度路猶長。2020年,蘇宿工業園區高質量發展總體方案在全省共建園區中首家獲省委、省政府批復,開啟了高質量創新試點的新征程,闊步向國內一流的區域跨界合作園區邁進,努力為全省南北共建園區高質量發展再探新路徑、以時不我待的奮進姿態,在新發展階段書寫更新更美的時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