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
【摘 要】目的:分析在糖尿病診斷中,應用生化檢驗方式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患者75例作為觀察組進行分析,選取同期于我院進行體檢的健康體檢者75例作為對照組,所有患者均接受生化檢驗,對比兩組的生化檢驗的診斷結果。結果:觀察組的甘油三酯、總膽固醇、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檢測結果均比對照組高,葡萄糖耐量檢測結果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通過在糖尿病診斷中應用生化檢驗方式進行檢驗,能有效診斷出患者各項指標與正常指標的差異性,能為糖尿病的診斷提供更為客觀的診斷依據,操作簡便,診斷準確率較高,應用價值較高,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糖尿病;生化檢驗;診斷價值;血糖水平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value of biochemical tests in diagnosis of diabetes mellitus
ZHANG Feng
Peoples Hospital of Wangqing County, Yanbian, Jilin 133002,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biochemical examina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diabetes mellitus. Methods: 75 patients treated from January 2019 to January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for analysis, and 75 healthy physical examiners who underwent physical examination in our hospital at the same time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ll patients received biochemical tests, and the diagnostic results of biochemical tes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The levels of triglyceride, total cholesterol, fasting blood glucose and 2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results of glucose toleranc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By means of biochemical test in diabetes diagnosis, it can effectively diagnos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atients indicators and normal indicators, and provide a more objective diagnosis basis for the diagnosis of diabetes mellitus. It is easy to operate, has high diagnostic accuracy and high application value, and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Words】Diabetes mellitus; Biochemical test; Diagnostic value; Blood glucose level
糖尿病為臨床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中老年人群為該疾病的好發人群。糖尿病屬于一種慢性終身性代謝性疾病,目前臨床尚缺乏關于治愈該疾病的有效方式,患者在患病后則意味著需要終身用藥[1]。而臨床研究發現,在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影響下,人們的生活作息習慣以及飲食結構等方面出現了較大的變化,而糖尿病的發病率受這些因素的影響呈現出逐年上增的趨勢,且有朝著年輕化發展的趨勢[2]。糖尿病隨之也成了對社會進展造成危害的主要病理類別之一,受到了臨床的廣泛關注[3]。過去臨床在糖尿病的診斷中,常采用的診斷方式為血糖檢測方式,但隨著臨床的廣泛應用發現該種方式進行糖尿病的診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診斷早期糖尿病中的準確率較低,易出現漏診、誤診等情況,因此選取有效的診斷方式十分關鍵。有研究發現,在糖尿病的診斷中,生化檢驗的應用能起到較好的診斷效果。本研究就生化檢驗的應用價值進行分析探究,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患者75例作為觀察組進行分析,選取同期于我院進行體檢的健康體檢者75例作為對照組,其中觀察組中,女性37例,男性38例,年齡40歲~80歲,平均年齡(63.19±12.81)歲;對照組,女性36例,男性39例,年齡40歲~80歲,平均年齡(63.22±12.78)歲。納入標準:①精神正常,無溝通障礙;②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存在精神障礙者;②存在其他傳染性疾病者。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均接受生化檢驗。使患者于空腹狀態下抽取其靜脈血3mL用以生化檢驗,患者在血液采集前需保持8h以上的空腹狀態,在血液采集前需使患者靜息半小時,以免受其他因素影響檢驗結果。在完成血液采集后,放置于抗凝試管中,與含有枸櫞酸鈉溶液進行混合保存,此后放置于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中檢測患者血液的血糖指標。
1.3 觀察標準
對比兩組血液中各項指標的檢驗結果,包括甘油三酯、總膽固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葡萄糖耐量。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甘油三酯、總膽固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均比對照組高,葡萄糖耐量明顯比對照組低(P<0.05),見表1。
糖尿病為一種發病率較高的慢性病,目前關于糖尿病具體的病因病機尚處于研究階段中,臨床目前研究認為,該疾病的發生主要是與飲食因素、遺傳因素及環境因素等存在較強的關聯性。隨著機體長期受到高血糖的影響,易造成患者發生大血管病變、微血管病變等,隨著病情的不斷進展,極易造成患者出現腎功能衰竭、肢端壞疽、心腦血管病變、視網膜病變等,嚴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患者的生命安全也造成了嚴重的威脅。而由于糖尿病早期缺乏顯著的病理表現,大多數患者都是在體檢中查出自己存在血糖異常的情況,而由于患者缺乏顯著的癥狀表現,因此臨床易出現誤診、漏診的情況,造成患者的治療被耽誤,無法及時控制患者的病情發展而造成患者的機體受損。因此采取有效的診斷方式,早期進行糖尿病的病情診斷對于患者十分重要。過去臨床常采用的診斷方式有血糖檢測及尿常規檢測等,但在臨床應用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易出現較多的漏診、誤診等情況,對糖尿病的指標檢測有效性造成較大的影響。隨著臨床診斷技術的不斷發展,發現生化檢驗在糖尿病的診斷中能起到較好的診斷效果。在生化檢驗下,主要是通過金屬性檢測手段,借助化學及生物等方式為患者進行多項專科檢查,對患者機體的糖化血紅蛋白、甘油三酯等指標進行檢測,從而對其機體的血糖波動進行評估,為糖尿病的診斷提供重要依據參考,能將患者的機體胰島素分泌功能客觀地反饋出來,能促進糖尿病病理檢測有效性的提升。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在生化檢驗下,可觀察到觀察組的甘油三酯、總膽固醇、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檢測結果均比對照組高,葡萄糖耐量檢測結果明顯比對照組低(P<0.05)。說明在生化檢驗下,能通過檢測患者各項指標情況對患者的糖尿病情況進行判斷。
綜上,通過在糖尿病診斷中應用生化檢驗方式進行檢驗,能有效診斷出患者各項指標與正常指標的差異性,能為糖尿病的診斷提供更為客觀的診斷依據,操作簡便,診斷準確率較高,應用價值較高,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秦小霞,武艷,張麗,等.GPBB,cTnI,CK,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伴糖尿病早期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中南醫學科學雜志,2019,47(4):425-428.
[2] 朱勤惠,李祥,盧玉振,等.血清中性粒細胞明膠酶相關脂質運載蛋白,尾加壓素Ⅱ和胱抑素C聯合檢測對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診斷價值[J].江蘇大學學報(醫學版),2019,29(6):535-537,541.
[3] 劉婷,劉建鳳.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21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中的表達及與肝纖維化評分的關系[J].中國綜合臨床,2020,36(6):491-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