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吳正乾,程 艷
我校貫徹國家和教育部對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要求,聚焦1+X證書和企業需求,重新修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重構教學內容。汽車發動機機械系統檢修課程的教學內容如圖1所示。
本課程與汽車運用與維修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中的汽車動力與驅動系統綜合分析技術模塊中級證書(部分)融通,以下簡稱“X證書(中級)”。選用全國機械行業職業教育優質規劃教材(高職高專),融合X證書(中級)自主開發校本數字教材與活頁式工作手冊,設置4個項目共48課時,配氣機構檢測維修為第2個項目,設計為3個任務共16課時,該項目是X證書(中級)模塊重要內容,也是本課程的教學難點,學生掌握該項目后對發動機維修和證書認證具有重要意義。
以復合型汽車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為導向,確立三維教學目標,如圖2所示。培養學生能夠利用各種信息化手段、實踐條件,學會配氣機構的工作原理和掌握拆裝、檢修工藝流程;課證融通,全程融入思政元素,在實踐中強化技能訓練、培養職業素養,做到有情懷、肯鉆研、會修車。確立教學重點為配氣機構檢修工藝流程;教學難點為配氣機構零部件的工作原理和檢修操作要點。
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構建符合本課程特點與實際情況的“精講理論+虛擬操練+實踐提升”的“理虛實”一體化教學模式。以X證書(中級)相關強化培訓項目為“理”;以校企合作開發的汽車領域1+X課程融通信息化云平臺(以下簡稱“VrCar”云平臺)及學銀在線課程平臺為“虛”;以校企合作校內外實踐基地為“實”;實現理論研學、虛擬仿真、實踐操作的銜接融合,從而切實解決發動機檢修作業職業能力培訓過程中存在的設備零件損耗大、工藝流程復雜、無實際檢修體驗等難點、痛點、堵點問題,有效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多元協同,構建“VrCar”云平臺、學銀在線課程平臺、校企合作實踐基地的立體化教學資源。

圖2 三維教學目標
依據X證書(中級)認證要求及企業發動機維修崗位實際設置理實一體化實訓室,與校內品牌車企培訓中心建立課間預約觀摩、實操的常態機制;與校外合作企業聯系建立周末跟崗實踐制度,滿足學生提升實踐操作能力的需要。
根據學生善于使用信息化技術進行學習的特點,將X證書(中級)相關內容融入學銀在線省級精品開放課程汽車發動機機械系統檢修中,校企合作開發“VrCar”云平臺汽車發動機機械系統檢修課程的智慧教材、虛擬仿真、1+X培訓考核、學習評價等資源。立體化教學資源及信息化手段如圖3所示。
以成果為導向,實施線上線下相結合、定性定量相結合、多種評價相結合(自評、互評、師評、機評)的多元多維全程評價診斷。
根據學銀在線課程簽到、章節測試等線上學習成果統計,結合課中實操和課后拓展實踐中基于X證書(中級)認證要求的實踐技能操作指標的小組自評、互評、師評成績,以線上評價為主,形成“學習成果+X證書(中級)相關認證”的定量精準評價。
結合定量評價,任務開始時教師對章節測試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講解,任務實施中教師對學生的分享進行適時點評,利用仿真實訓系統的即時反饋錯誤操作信息提示,結合教師在實踐中的巡回指導和賽技能環節的結果,教師對學生實踐進行經驗凝練,以線下實踐為主形成“學習成果+X證書(中級)相關認證”定性全程指導。

圖3 立體化教學資源及信息化手段
依據三維教學目標,運用立體化教學資源,融入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的學法及直觀演示、案例教學教法,參照企業典型工作過程“客戶接待、收集信息、檢修車輛、功能驗證、圓滿交車”的5個環節,凝練了“課前知匠心、課中習匠技(明任務→索新知→練技能→凝經驗)、課后踐匠心”的6步教學法,落實教學內容。
學生通過學銀在線平臺學習教師發布的汽車工匠先進事跡學習任務,觀看新課在線視頻,查找相關故障案例。以氣門組檢測為例,學生學習2016年中國汽車工匠董長安視頻和典型事跡,并收集與氣門組相關的典型故障案例并上傳到學習通。
(1)明任務。學生分享學習工匠精神的感想和故障案例,教師點評學生分享及前一次課學習成績,引出本次課任務情境。以氣門組檢測為例,學生分享汽車工匠董長安典型事跡,堅定行行出狀元的職業信心;教師導入氣門油封密封不嚴導致燒機油故障視頻,結合學生提交的故障案例,引出本次課學習任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索新知。在任務驅動下,學生小組借助“VrCar”云平臺、學銀在線平臺展開自主學習、討論探究,了解檢修工藝流程,制訂工藝完成看板貼圖、分享、糾錯及隨堂測驗。以氣門組檢測為例,學生通過“VrCar”云平臺的維修手冊、操作視頻了解氣門組檢測的工藝流程和檢測要求,并將制訂的檢測流程和要求貼在看板上并分享,學生進行糾錯,教師進行點評,學生完成“氣門組檢測參數”的隨堂測試,鞏固所學的新知識。
(3)練技能。教師示范操作,巡回指導,學生借助“VrCar”云平臺進行虛擬仿真,利用實訓設備實踐檢測流程和要求。以氣門組檢測為例,學生進行仿真訓練,鞏固氣門組檢測流程和要求,教師進行檢測的現場示范,通過仿真訓練的小組優先在一體化實訓設備實踐操作,進一步強化知識技能,教師巡回指導,完成小組自評、互評、師評;教師播放汽車維修企業鄧經理處理發現檢測問題的視頻,學習鄧經理“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的工匠精神。組織學生參照X證書(中級)考核要求開展氣門桿檢測比賽,教師進行點評,在實踐勞動中檢驗所學。
(4)凝經驗。教師匯總線上學習和線下實操情況,凝練知識和技能提升的建議、經驗。以氣門組檢測為例,教師匯總學銀在線隨堂測試等課堂互動、虛擬仿真操作、線下實操、比賽評價等評測情況進行點評,凝練檢測要素,指出改進方向。
課間通過預約理實一體化設備、校內品牌車企培訓中心強化技能練習;周末在校內或企業師傅的指導下,到校企合作企業開展相關內容的跟崗實踐,開展零距離生產實踐。以氣門組檢測為例,課間學生通過預約到理實一體化實訓室、校內品牌車企培訓中心強化檢測工藝流程訓練。
2019年通過該課程培訓的168名學生參加X證書(中級)考評,147人獲得證書,通過率為87.5%,其中4道實操題中配氣機構檢測考題通過率為98.6%,74人參加企業二級認證,58人通過二級認證,通過率為88.8%,其中基本技能測試環節中的氣門桿間隙測量通過率為97.8%。
2019級學生開展教改后和采用傳統教學法的2018級學生縱向比較,達標情況分析如下。
(1)知識達標分析。2019級學生該項目課后測試全部達標且80分以上占比65%,明顯高于2018級的40%,項目任務章節測試成績表明該教學模式有效促進學生掌握知識點。
(2)技能達標分析。以《氣門組安裝》為例。學生通過“VrCar”云平臺虛擬仿真的練習,后續的實踐操作技能各項評價指標平均達87.7分,高于2018級學生的77.2分,表明在實踐之前設置的檢測工藝流程虛擬仿真練習產生明顯成效。看板貼圖、分享、糾錯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輔學效果明顯。
以正時鏈條拆卸為例。課前讓學生了解疫情期間,某車企將汽車生產線改建為口罩生產線的社會責任擔當。課中引入“凡是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提醒學生在拆卸正時鏈條前要有謀劃;在貼圖糾錯環節,正時調整細微的錯誤會導致發動無法正常運轉,告誡學生關注細節;在正時鏈條拆卸的實操中提醒學生依據工藝流程踐行一絲不茍的敬業精神;拆卸結束后要求學生對場地進行7S管理。課后通過預約校內品牌培訓中心反復練習正時鏈條拆卸,將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內化于心、實化于行。統計表明,2019級學生工具設備完好率、零部件損耗率、實訓設備使用率明顯改善。
借助“VrCar”云平臺的維修手冊了解工藝流程和參數要求,看板貼圖、虛擬仿真訓練熟悉工藝參數,幫助學生在“一人一車”的條件下掌握無法在課上完整體現的關鍵操作和參數,通過課堂實操及校內品牌車企培訓中心課間預約實操,進一步提升實操技能,突破教學重點。借助“VrCar”云平臺智慧教材中的交互圖形、三維圖片和動畫立體了解部件的結構和工作原理,變抽象為形象幫助學生理解,學銀在線平臺隨堂檢驗所學,攻克教學難點。周末學生赴校企合作企業維修車間跟崗檢修,疏通無法真做的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