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連
長痘、便秘、失眠……很多女性朋友出現身體不適,都喜歡自嘲地將其歸之于“內分泌失調”。但內分泌失調到底是怎么回事,了解的人就不多了。
內分泌系統是由內分泌腺、內分泌組織和內分泌細胞所組成的體液調節系統,主要在神經系統支配和物質代謝反饋基礎上調節激素分泌,進而調節人體的各種活動,保持人體健康。人體內分泌系統包括垂體、甲狀腺等多個腺體,以及分布在其他器官的內分泌組織和細胞。
內分泌失調又名內分泌紊亂,它并不是具體的某一種疾病,而是一種比較模糊的概念。正常情況下,內分泌系統分泌的各種激素是保持平衡的,如因某種原因使這種平衡打破了(某種激素過多或過少),就會造成內分泌失調,導致一系列不良后果,這在女性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
不孕 女性長期內分泌失調,會引起卵巢功能紊亂和排卵障礙,導致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紊亂,造成懷孕困難,甚至不孕。
婦科疾病 如子宮內膜異位癥、月經不調、痛經等。乳腺疾病與內分泌失調也有關,乳房是通過雌激素的分泌促進生長發育,一旦內分泌失調,很容易導致乳腺增生及乳腺癌。
肥胖 內分泌失調會影響脂肪的代謝,這就是為什么有些人吃很少的食物也會胖起來的原因。如果吃的少體重還是不斷上升,就要注意是否內分泌失調了。
體毛過多 當體內的內分泌失調時,女性雄性激素分泌過多,就可能會有多毛的癥狀。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打破平衡,導致內分泌失調呢?
首先是環境因素。一般來講,季節交替和氣候變化過快時,會影響內分泌功能,環境污染也是造成內分泌失調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次是生理因素。人體的內分泌系統有著自我調節功能,可以保證生理的平衡動態。但當自身調節功能隨著年齡增大而下降時,會影響內分泌的正常調節。失眠、長期熬夜等也會影響內分泌的正常調節。再次是營養因素。人體要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需要有足夠、適當的營養,不足或過剩都可能引發內分泌失調。最后是情緒因素。內分泌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尤其是女性表現得更明顯,焦慮、暴躁、緊張等不良情緒都會導致人們內分泌功能下降。
當然,臨床上并沒有“內分泌失調”這一診斷,而是會具體到某個腺體,如甲狀腺、腎上腺、垂體等,判明其功能到底是亢進還是低下。每種內分泌疾病都有其特異的臨床癥狀,如垂體侏儒癥患者身材矮小、甲亢者可有眼球突出表現、庫欣綜合征患者有滿月臉皮膚紫紋的表現等。此外,患者還可能伴有肥胖、失眠、皮膚粗糙、情緒變化快等表現。
那么,出現內分泌失調該怎么辦呢?一是要對相應的內分泌疾病進行針對性的治療,二是要結合日常護理,主要從飲食、運動入手。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飲食調節。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新鮮果蔬、高蛋白類的食物,少吃腌制食品,烹調時注意少油、少鹽。多喝水,補充身體所需的水分。
2.勞逸結合??茖W研究發現成年人每天睡眠的時間如果少于4個小時,長期下來,身體新陳代謝系統的功能就會出現很嚴重的障礙從而引起內分泌失調。因此要注意休息、充足睡眠,少熬夜,避免過度勞累,保證每天規律的生活作息。
3.注重鍛煉。不要久坐,要適當進行戶外鍛煉,在控制體重的同時還能增強體質。
4.調節情緒。情緒波動較大容易影響人體內的內分泌、神經、免疫功能,因此要盡量避免情緒大起大落?,F代社會生活、工作壓力大,要學會及時疏導,盡量保持心情愉悅。泡澡就是一個簡單、但能有效幫助改善心情的好方法。研究認為,通過泡熱水澡,可以增加血液循環,使其體溫晝夜變化恢復正常節奏,從而改善情緒。此外,泡熱水澡還能改善睡眠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