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笈
經過影視劇的渲染,很多人對催眠術有著不小的好奇心,覺得它神秘又神通廣大。為滿足大家的好奇心,筆者來解答大家最想問的6個催眠問題。
催眠術并不是催人入睡的技術,催眠狀態和睡眠狀態也有很多區別。雖然表面看起來好像睡著了一樣,但其實受術者和催眠師保持著密切的感應關系,他的潛意識活動在催眠師的引導和幫助下發揮積極的作用;雖然催眠狀態下也是在休息,但休息的深度和質量高于一般的睡眠,有時只睡了十多分鐘,感覺就像睡了很久。催眠術對于治療睡眠問題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它不僅僅限于這一個方面的作用,而是可以對人的身心狀態進行全面的調整。
并非只有意志薄弱的人才會被催眠,其實催眠和意志力的強弱并不存在必然的聯系。有著強大意志力的人,其注意力反而更容易集中,能夠更加快速地進入到狀態。在臨床催眠的實踐活動中,注意力集中、身體可以放松且有豐富想象力的人往往更容易進入到催眠狀態。事實上,催眠也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催眠師教會受術者怎樣進入到自己的潛意識后,便只起到引導作用。
有些人擔心自己在被催眠的過程中,若是催眠師突然離去或是未被喚醒,是否會始終停留在被催眠的狀態。其實,催眠過程中受術者和催眠師保持著密切的感應關系。看起來受術者好像什么都不知道,其實他在和催眠師進行潛意識的溝通,與外界保持著聯系,在催眠師的指令下會醒來。當然,如果任其催眠狀態持續下去,則可進入自然的睡眠狀態,經過充分睡眠后受術者也會自然醒來。同樣,在正常的自然睡眠狀態中,也可以通過催眠術轉入到催眠狀態,這稱為睡眠性催眠術。
很多影視文學作品中關于催眠的描寫都有夸張和失實的成分。每個人的潛意識里都有一個堅守不移的任務,就是保護自己。實際上,即便在催眠狀態中,人的潛意識也會像一個忠誠的衛士一樣保護自己。催眠能夠與潛意識更好地溝通,但不能驅使一個人做他的潛意識不認同的事情,所以不用擔心會被控制或者暴露自己的秘密。并且,即便不屬于隱私,催眠師也會對受術者催眠過程中的情況進行保密,這是基本的職業道德與要求。
催眠術本身是一種非常安全的心理調整和治療技術,只要施術者規范操作,不會對術者心理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即便催眠后有感不適,也能在下一次催眠中得以解除,不會給受術者留下“后患”。當然,由于催眠術的特殊性,在實施催眠,特別是帶有心理治療和訓練內容的催眠時,應該由接受過專業訓練并有實踐經驗的催眠師來實施。
許多受術者都認為被催眠是一種非常特別的經歷,甚至是昏迷不醒。當結束催眠后,經常會疑惑:“我是否真的被催眠了?”事實上,在輕、中度的催眠狀態下,被催眠者的意識要比平常更加的清醒。這里給出幾個進入到催眠狀態中的參考:一是無法受到外界刺激的影響;二是忘掉自身軀體的存在;三是意識活動極為微弱;四是身體非常放松,甚至有一種微微發熱、麻麻的感覺。
催眠并非“催人入眠”的技術,事實上,它是對別人施加非常大的影響力的一個過程。作為一種生理與心理調控的技術,其在諸多領域中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如體育競賽、社會適應、司法偵破等。在心理咨詢的臨床實踐中,催眠要起到作用,還需要催眠師和受術者共同的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