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楠 楊蓓蓓
(信陽學院商學院,河南 信陽 464000)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并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繼續推進農業現代化、實現城鄉一體化。物流業作為發展潛力巨大的服務產業,近年來被眾多學者研究,其中研究最多的是物流業與其它產業的融合發展問題。
針對物流業與制造業的融合發展,褚偉、張權使用DEA模型對湖北省兩業發展的協調性進行效率評價和分析,為優化兩業協調發展提出建議[1];張馳、初銘暢使用因子分析方法與協同理論模型,根據兩業有序度求出制造業與物流業協同度,提出了增強遼寧省的兩行業協同發展的對策[2]。針對物流業與農業的融合發展,孫澗橋辨析了農業經濟增長與農產品物流的互動性聯系,且有效提出了現階段我國存在的農產品物流發展進程中的問題[3];李學蘭、毛葉菲運用協同度計量模型進行計算分析,發現滁州市農業與物流業協同度整體呈上升態勢,但兩業相互帶動作用較弱[4];郭璞昊、王向前基于灰色系統理論,計算得出安徽省物流業與農業各指標間的灰色關聯度及2個行業間相互影響的因素,進而提出相關建議[5];田強、劉巖、劉敏從產業生命周期視角通過Logistic增長模型利用2001—2016年相關數據測度我國農業與物流業的發展階段,為增強我國農業與物流業的聯動發展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措施[6]。
對物流業與農業融合發展問題進行深層次研究,對促進河南農業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同時也有利于河南產業經濟均衡發展。對此本文基于河南省2010—2017年農業和物流業發展的時間序列數據,采用灰色關聯分析方法,實證分析物流業子系統與農業子系統的融合程度,從而為河南省未來兩業的聯動發展提供參考性建議。
灰色關聯度模型[7]是一種多因素的分析統計方法。由鄧聚龍教授于1981年提出,主要針對數據量少、信息不確定等問題提出的一種解決方法?;疑P聯度模型的應用主要是探索各個要素之間的關系,得出的數據越接近于1,則數據之間的相關程度越高,其指標之間的變化程度越一致;相反,數據之間的相關程度越低,其指標之間的變化程度越不一致。河南省的統計數據具有難以確定其分布規律、相對局限的特點,運用灰色關聯度分析方法能夠得到較好的統計效果,更利于以解決問題。
1.2.1 建立序列
其中,xi(j)表示在第j個評價對象在第i個評價因素下的指標屬性;n為評價對象的個數;m為評價因子的個數。每個評價對象在評價因子的作用下形成如式中所示的屬性矩陣。
因此,根據實際設參考序列:x0=[x0(1),x0(2),…x0(j)]j=1,2,…,n;設比較序列:xi=[xi(1),xi(2),…xi(j)]i=1,2,…,m和j=1,2,…,n。
1.2.2 原始數據無量綱處理
為解決原始數據差異大的問題,對數據進行規范化,本文采用初始化方法進行處理。
參考序列處理:x0=[x0(1)/x0(1),x0(2)/x0(1),…x0(j)/x0(1)],j=1,2,…,n;
比較序列處理為:xi=[xi(1)/xi(1),xi(2)/xi(1),…xi(j)/xi(1)],i=1,2,…,m和j=1,2,…,n。
1.2.3 灰色關聯度的計算
求差序列:
Δi(j)=|x0(j)-xi(j)|,Δi=(Δi(1),Δi(2),…Δi(n)),i=0,1,2,…m
關聯系數為:
M、m分別是兩極的最大差和最小差;ξ為分辨系數,本文選取0.5,提高結果的顯著性,減少誤差。相關系數較多,以平均值作為2個序列之間的關聯度:
關聯度可以幫助計算和了解河南省農業與物流業之間的影響程度。
物流業與農業發展的關系較為復雜,并且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文章借鑒相關的研究成果,對相關的數據和指標進行歸納總結。選取河南省物流業和農業2010—2017年共8a相關指標數據,構建灰色關聯模型,數據來源于《河南省統計年鑒》。

表1 河南省物流業與農業指標體系
在指標建設中,農業和物流業分別用經營指標、規模指標和發展指標3個總指標衡量。農業從業人數和第一產業生產總值衡量農業經營指標,物流業從業人員衡量物流業的經營指標。分別用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和農林牧漁服務業作為農業規模指標,公路、鐵路、水路貨運量和郵電業務總量作為物流業規模指標。在衡量兩業的發展指標中,選取兩業的增加值為衡量指標,衡量兩業對社會的貢獻能力。
2.2.1 河南省物流業與農業整體發展水平分析
根據灰色關聯度的判定,關聯度為0.35~0.65屬于中度關聯,0.65~0.85屬于較高關聯,0.85~1屬于高度關聯。根據表2,農業整體發展水平和物流業發展存在較高的關聯性,其中與鐵路貨運量的關聯度最高為0.7820,說明目前農業發展的流通方式主要是通過鐵路運輸,而與公路、水路、郵政貨運的融合程度較低,處于中度關聯水平,對農業的發展沒有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表2 河南省物流業與農業整體發展水平關聯度
2.2.2 河南省物流業與農業整體發展水平分析
通過對河南省農業整體發展水平和物流業的關聯度分析得出,目前兩業處于中度關聯水平。進一步對河南省農業從經營、規模、發展3個方面進行測度,如表3所示。

表3 河南省物流業與農業關聯度矩陣
根據表3,橫向來看,物流從業人員Y1(關聯度0.7256)與農業的發展具有較高關聯;從運輸方式來看,鐵路貨運量Y3(關聯度0.7180)與農業發展的關聯度最高。因此,物流從業人數多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農業的發展;鐵路運輸量大、成本小,故而農產品的運輸主要依賴于鐵路運輸,而公路、水路等其它運輸方式運載量小、成本高,在農產品運輸中還沒有被廣泛應用。物流業的增加值Y6(關聯度0.7078)與農業發展的關聯度也處于較高水平,這反應出物流業的專業化、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對農業發展、農產品銷量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縱向比較來看,農業生產總值X3(關聯度0.6910)與物流業具有很強的關聯性,可見在我國各級部門不斷推出的“助農”等一系列政策下,農業的發展反哺物流業發展,逐漸形成兩業協同發展的局面,第一產業生產總值X2(關聯度0.6855)與物流業的關聯度較高。此外,農業的增加值X8(關聯度0.6673)與物流業的關聯度也較高,反應出農業現代化發展離不開對物流的需要。在“精準扶貧”全面開展的今天,河南省作為農業大省,發展農業,以此刺激農業對物流業的需要,進而拉動農村電子商務的提升。
我國作為農業大國,農業的發展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之一,實施鄉村振興、推動農業現代化、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解決“三農問題”的舉措,更是關系我國生計的偉大事業。物流作為實物流通的渠道,是實現城鄉一體化的重要途徑,研究農業與物流業的融合度對促進我國經濟快速增長有重要作用。河南作為我國的農業大省,率先啟航,對加速農業與物流業的融合應從以下3方面入手。
目前,河南省的運輸體系建設已初具規模,物流基礎設施比較薄弱[8],單單只靠鐵路運輸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消費和運輸需求,加強公路、民航、航運等多種運輸方式是提升河南物流運輸水平的關鍵。合理規劃城市、建設產業集群,鼓勵更多個人或企業加入物流行業,形成更加全面的物流產業群。
河南省農業發展中存在的缺少龍頭企業、分配制度不均衡[9]等問題制約著農業的發展。因此,需要促進先進現代生產設備,加速產業園建設,提高農產品質量,打開農產品銷路,貫徹政府的“助農”政策,科學有序發展農業產業化。
政府部門統籌規劃,加大力度發展農村物流、農村電子商務。河南省各市應根據當地實際特色建設電子商務網站,完善健全電子物流系統,整合農業資源與物流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