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赫
非瓣膜性房顫是指患者心房出現無規律搏動并對患者心臟血液輸出量造成影響,進而造成血液在患者心房中淤積,可引發血栓、中風等癥狀,會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影響[1]。病情嚴重的甚至會導致患者出現昏厥或死亡,對患者的生活和生命造成了嚴重的威脅。目前臨床中對于非瓣膜性房顫的治療主要通過藥物治療的方式,但是由于臨床藥物較多,部分藥物不良反應比較多,會對患者造成嚴重的傷害[2]。常用藥物包括胺碘酮、華法林、達比加群酯等。如何有效用藥在能夠確保療效的同時降低患者出現不良癥狀的幾率是當前治療非瓣膜性房顫的用藥熱點。研究報道屬于非肽類直接凝血酶抑制劑的達比加群酯可以通過口服方式治療非瓣膜性房顫并取得較好臨床效果。該藥物作用機制在于在患者體內能夠轉化為和凝血酶纖維蛋白結合的受體并阻斷凝血過程最后形血栓的步驟。該藥物安全性較高,不會與目前臨床常見藥物及食物出現用藥禁忌反應,但肝腎功能不全及80 周歲以上老年患者服藥時應注意觀察效果。在患者服用該藥物進行凝血治療時,能夠提供有效穩定的凝血效果,且不用對患者凝血功能行持續檢測。本研究探究對非瓣膜性房顫患者采用達比加群酯治療的臨床效果,具體情況見下文。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 年1 月~2019 年1 月期間在本院進行醫治的120 例非瓣膜性房顫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60 例。實驗組男32 例,女28 例;年齡37~81 歲,平均年齡(69.70±11.31)歲。對照組男22 例,女38 例;年齡39~82 歲,平均年齡(68.50±10.17)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排除標準 排除治療依從性差、存在言語心智異常或溝通障礙的患者;排除有自身免疫系統疾病、凝血功能障礙、出血性疾病或血液類疾病、傳染病、腫瘤、精神或神經類疾病、循環功能障礙、消化系統異常的患者;排除有用藥過敏史、手術禁忌證或患者家屬對本次治療方式無異議的患者。
1.3方法
1.3.1對照組 患者采取常規抗凝治療,用胺碘酮及華法林藥物治療,鹽酸胺碘酮注射液[賽諾菲(杭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30036,規格:3 ml∶0.15 g],首次注射劑量為150 mg,之后的6 h 內以1 mg/min 的速度持續滴注,然后根據患者適應情況酌情減少使用量,維持滴注24 h。之后改為服用鹽酸胺碘酮片[賽諾菲(杭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3254,規格:0.2 g],2 次/d,1 片/次,連續用藥2 周后根據患者情況酌情加減用藥劑量。華法林鈉片(上海上藥信誼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2123,規格:2.5 mg),口服,1 次/d,為了避免對患者造成沖擊治療[3],在第1~3 天給予患者3~4 mg/d,在3 d 后給予患者2.5~5.0 mg/d,使患者的國際標準化比值(INR)保持在2~3 之間。
1.3.2實驗組 患者采用達比加群酯聯合阿司匹林進行治療,達比加群酯膠囊(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71036,規格:150 mg)口服,150 mg/次,2 次/d。阿司匹林腸溶片(呼倫貝爾康益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5020766,規格:0.3 g),口服,100 mg/次,1 次/d。
1.4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兩組患者能按照醫囑按時服藥并在30 d 后接受療效評價。①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判定標準:顯效:房顫完全消失;有效:房顫有所緩解;無效:癥狀無變化甚至加重,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②對比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不良反應包括腹瀉、惡心嘔吐、死亡。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比 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實驗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比 [n,n(%)]

表2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n,n(%)]
非瓣膜性房顫是臨床上老年患者的常見心臟疾病之一,是指患者心房出現無規律且明顯過快的搏動但與患者心室無關的癥狀,我國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導致該病患者有逐年遞增的趨勢[4,5]。該疾病會進一步刺激患者心臟,并促使患者患上其他心腦血管并發癥,對該病進行有效的治療對患者及家屬至關重要,臨床上一般采用抗凝藥物進行治療,可有效降低患者致殘及死亡率,能夠有效緩解患者房顫癥狀,對患者可起到良好作用[6-8]。屬于Ⅲ類多通道阻滯抗心律失常藥物的胺碘酮能夠抑制心肌細胞胞內鉀離子向外流出,具有擴張動脈,減少心肌耗氧的功效,但是臨床效果并不理想。有關學者認為,達比加群酯的臨床效果更佳。達比加群酯具有穩定的抗凝效果,同時較少發生藥物相互作用,無藥物食物相互作用,無需常規進行凝血功能監測或劑量調整。阿司匹林屬于抗血小板聚集類的藥物,其主要功效是抗血小板凝聚,具有顯著療效[9,10],在非瓣膜性房顫患者的治療中具有廣泛的應用效果,同時治療效果顯著。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治療非瓣膜性房顫患者時采用達比加群酯聯合阿司匹林治療方案能取得療效高且安全性高的臨床價值,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