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迪
產后出血在產科中是一種相對常見的并發癥,指的是在分娩之后的24 h 之內產婦的出血量>500 ml,是造成產婦死亡的重要因素。產后出血的產生主要是由于宮縮乏力所導致的,臨床中通常表現為產道持續出血、出血急以及出血量大等,如果沒有獲得較為顯著的治療效果,則要實行結扎子宮動脈、宮腔填塞紗條、切除子宮等方式止血,影響著患者的日常生活,嚴重的甚至還會對其生命安全帶來嚴重威脅[1]。所以,臨床中應該使用縮宮素、卡孕栓以及米索前列醇等藥物對產婦的出血現象進行控制,這對于促進產后生活質量的進一步提高以及降低死亡率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臨床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夠促進子宮平滑肌收縮,其有效性以及安全性都相對較高[2]。本文的主要目標就是探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對產后出血患者臨床結局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 年12 月~2019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140 例產后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參照組和觀察組,各70 例。參照組患者的平均年齡為(33.02±1.23)歲,觀察組患者的平均年齡為(33.26±1.09)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以及患者家屬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所有患者均不存在凝血功能障礙。排除標準:排除存在嚴重臟器疾病以及臨床資料不全患者。
1.3方法
1.3.1參照組 實行常規治療。使用卡前列甲酯栓(東北制藥集團沈陽第一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800007)和縮宮素(寧波人健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1019)進行治療,肌內注射縮宮素20 U/次,注射1 次,對于剖宮產產婦則實行子宮宮體注射。
1.3.2觀察組 實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療。對于自然分娩產婦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常州四藥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4183)進行治療,在其子宮頸處進行注射,250 μg/次,注射1 次;對于剖宮產產婦,則對其實行子宮肌層注射。該組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進行治療的次數≤4 次,總劑量最好≤2 ml。
1.4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相關指標,包括第三產程時間、產后2 h 出血量、產后24 h 出血量、產后24 h 血紅蛋白下降值等。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患者的出血現象以及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有效:患者的出血現象以及臨床癥狀都獲得了顯著改善;無效:患者的出血現象以及臨床癥狀并沒有產生變化甚至更加嚴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臨床相關指標比較 觀察組第三產程時間、產后2 h 出血量、產后24 h 出血量、產后24 h 血紅蛋白下降值均顯著優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相關指標比較()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相關指標比較()
注:與參照組比較,aP<0.05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產后出血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并發癥,有著出血快、病情嚴重的特征,如果不對其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則很有可能會使產婦產生凝血功能障礙,臨床中在對產后出血所進行的治療中,實行子宮切除止血的風險相對較高,嚴重的甚至會導致產婦死亡[3]。產婦在產生產后出血之后如果不對其進行及時止血以及治療,那么不管是對產婦的二次受孕還是生活質量都會帶來不利影響。所以。臨床中需要使用米索前列醇、縮宮素等藥物來促進子宮收縮,進而對產后出血進行預防,但是這些藥物在臨床中的應用并沒有獲得較為顯著的治療效果[4]。產后出血是造成產婦死亡的重要因素,因為子宮動脈和靜脈叢相對豐富,一旦產生出血現象,其有著出血量大以及出血速度快等特征,很容易使患者產生惡心、頭暈以及寒戰等癥狀,嚴重的甚至還會對其身體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帶來嚴重威脅。產后出血的產生和凝血功能障礙、子宮收縮乏力以及胎盤因素有著非常緊密的關聯,其中最為常見的因素就是子宮收縮乏力[5]。在胎盤和胎兒娩出之后,子宮肌瘤的收縮壓迫會起到止血的作用,所以子宮收縮的相關因素很容易使產婦產生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現象。為了能夠對產后出血進行有效預防,臨床中通常是對其實行藥物治療,能夠有效減少侵入性操作[6]。縮宮素在臨床中是一種能夠促進子宮收縮的常見藥物,其是一種神經垂體類多肽物質,可以以肌內注射或者是靜脈滴注的形式來對產后出血進行治療,起效速度快,一般情況下是在產婦娩出胎兒之后對其實行靜脈用藥。但是因為縮宮素的半衰期相對較短,血藥濃度的維持時間約為15 min,而子宮收縮的維持時間約為45 min,其不能實現對出血現象進行預防和治療的目標,所以在對產后出血所進行的預防和治療中通常是將其和其他子宮收縮藥物進行聯合治療[7]。因為宮縮劑的成分和作用機制有著一定的差異性,并且臨床適應證也是不同的,因此這就需要醫生對其進行熟練掌握,這樣一來才可以使其更好地在臨床治療中進行應用。通常情況下,臨床在對產后出血所進行的治療中都是使用縮宮素聯合卡孕栓進行治療,能夠促進子宮平滑肌的盡快收縮,對促進產婦子宮壁血竇閉合以及降低出血量有著非常顯著的作用,但是,如果藥物使用劑量達到飽和狀態,產婦的子宮收縮能力也就無法獲得進一步提高,并且還會對產婦帶來不良反應,限制了其在臨床中的應用。所以,臨床中在對產后出血所進行的治療中,通常是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進行治療。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是一種前列腺類藥物,其半衰期長,會對整個子宮產生作用,并且其作用時間也相對較長,能夠使子宮收縮頻率獲得進一步強化,進而對子宮平滑肌的收縮作用進行持續刺激,能夠對宮頸進行擴張和軟化,可以使子宮肌層縮宮素受體數量顯著增加,并且和縮宮素進行聯合使用,能夠強化子宮收縮作用。與此同時,其還能夠對宮縮乏力所導致的出血現象進行有效預防,并且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中所具有的有效成分對于促進子宮平滑肌收縮有著非常顯著的作用,可以改善產婦的宮縮乏力癥狀,對于提高止血效果有著非常顯著的作用。另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能夠進一步緩解15-羥脫氫酶對其所產生的干擾,能夠進一步提高藥物活性,起效速度快,并且持續時間較長。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第三產程時間、產后2 h 出血量、產后24 h 出血量、產后24 h 血紅蛋白下降值均顯著優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在對產后出血患者所進行的治療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療能夠降低患者的出血量,實現止血效果,臨床治療成效非常顯著。
綜上所述,在對產后出血患者所進行的治療中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進行治療,能夠獲得非常顯著的治療效果,可以降低患者的出血量,實現止血效果,臨床治療成效非常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