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來崧 何潔茹 吳佩茹
分娩疼痛是分娩過程中由于子宮收縮所產生的疼痛,貫穿于整個分娩過程,疼痛程度位居第二[1]。初產婦由于沒有分娩經歷,很容易產生恐懼、焦慮等負面情緒,進而造成宮縮乏力、產程延長、增加分娩難度,甚至造成難產和產后大出血等嚴重后果[2,3],對產婦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脅。使用藥物對分娩進行鎮(zhèn)痛雖然效果好,但不良反應大,對分娩結局有著不利影響[4]。芳香療法是利用芳香植物萃取的精油作為媒介進行非藥物性鎮(zhèn)痛,穴位按壓是在中醫(yī)理論的指導下對相關經絡穴位按壓,達到疏通經絡、理氣止痛、活血催產的作用[5,6]。為探索新的提高產科質量的有效方法,本研究探討產程中使用芳香療法配合穴位按壓對初產婦心理狀態(tài)及分娩結局的影響,以下是詳細報道。
1.1 一般資料本研究選取的200例初產婦均為我院2018年4月—2020年3月收治,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100例。觀察組:年齡24~35歲,平均年齡(26.4±2.6)歲;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34±0.68)周。對照組:年齡25~35歲,平均年齡(26.7±2.4)歲;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21±0.60)周。所有參與者均知情并同意,并申報醫(yī)院批準。2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基礎資料比較 (例,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足月、單胎、頭位初產婦;②無頭盆不稱;③孕期無并發(fā)癥;④自愿接受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對香草過敏者;②伴妊娠合并癥者;③既往有精神病史、高血壓、心肝腎臟疾病等的產婦。
1.3 護理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產程觀察與護理。依據《基礎護理學》[7,8],在護士的指導下進行分娩。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芳香療法和穴位按壓。具體方法如下所示:①初產婦出現(xiàn)規(guī)律宮縮和子宮頸口開2 cm時,將其安排在獨立香熏產房,向產婦講解分娩服務過程及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項;②讓產婦選擇喜愛的對產婦及胎兒無害的精油;③讓產婦采用舒適的自由體位,將插電式熏香燈置于床旁桌上,取約20 m1的蒸餾水加入熏香燈上方的容器里,再加入6滴(約0.5 ml)精油,使精油香味擴散到空氣中,助產士囑產婦平靜放松呼吸,吸入空氣中芳香精油至分娩;④產婦活躍期宮口擴張到4 cm時,取自由舒適體位,助產士用雙手拇指腹側指尖,先補法沖擊式輕按壓雙側合谷,每穴按壓時間為5 s,停頓1 s,循環(huán)指壓4 min,再分別擬瀉法沖擊式重按壓雙側肩井穴、三陰交,每穴按壓時間為5 s,停頓1 s,2組穴位分別循環(huán)指壓2 min后停止,力度以產婦按壓部位有酸脹感為宜,宮縮疼痛緩解時可停止,隨著疼痛反復往返循環(huán)按壓至宮口開全,宮口開全后循環(huán)按壓三陰交2 min停止至分娩。
1.4 觀察指標
1.4.1 疼痛、焦慮程度采用疼痛數(shù)字評分量表(NRS)對初產婦的疼痛程度進行評分,從0到10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評分越高,代表疼痛越劇烈;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對初產婦的焦慮程度進行評分,輕度焦慮:50~59分,中度焦慮:60~69分,重度焦慮:>70分。
1.4.2 陰道分娩率、產后出血量及新生兒窒息率記錄2組的分娩方式及產后出血量;采用新生兒Apgar評分對新生兒窒息率進行評估,正常:8~10分,輕度窒息:4~7 分,重度窒息:0~3分,評分≤7為新生兒窒息。
1.4.3 護理滿意度通過自制問卷對產婦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對護理的滿意程度分為滿意、一般滿意和不滿意,以前兩者之和計算總滿意率。

2.1 2組初產婦NRS評分、SAS評分對比觀察組患者NRS、SA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初產婦NRS評分、SAS評分對比 (例,
2.2 2組初產婦陰道分娩率、新生兒窒息率及產后出血量對比觀察組陰道分娩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新生兒室息率及產后出血量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初產婦陰道分娩率、新生兒室息率及產后出血量對比 (例,
2.3 2組產婦護理滿意度對比觀察組:滿意46例,一般滿意51例,不滿意3例,護理滿意度為97.00%;對照組:滿意42例,一般滿意40例,不滿意18例,護理滿意度為82.00%。觀察組滿意度明顯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由于沒有分娩經歷,初產婦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恐懼、緊張等焦慮情緒,引起兒茶酚胺分泌增多,導致宮縮失調、乏力,子宮口擴張受到影響,分娩難度增加,并向異常轉化。此外,焦慮還會增加產婦對疼痛的敏感性,造成惡性循環(huán)。產程延長、產婦疲憊,使得胎兒宮內窘迫,不能順利陰道分娩,最終不得不選擇剖腹產,增加了并發(fā)癥發(fā)生的風險,造成了家庭、社會負擔。然而,由于藥物性分娩鎮(zhèn)痛的不良反應大,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提倡使用非藥物性鎮(zhèn)痛方法減輕分娩痛,促進自然分娩,提高產科質量。
有研究顯示,中醫(yī)穴位按壓簡單易行,不受體位限制,可以有效減輕產婦的焦慮情緒,緩解產痛,縮短產程,減少新生兒窒息及產后出血的發(fā)生。而在Burns EE對英國1990—1998年的8058位使用芳香療法幫助分娩婦女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使用芳香療法后,產婦使用鎮(zhèn)痛藥杜冷丁的比例從6%下降到了0,超過50%的婦女認為對分娩很有幫助[9]。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的疼痛、焦慮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說明芳香療法配合穴位按壓可以有效緩解產婦的疼痛程度,改善產婦的心理狀態(tài)。芳香療法屬于非藥物性鎮(zhèn)痛,經呼吸道或皮膚進入體內后,可以直接作用于神經系統(tǒng),緩解交感神經的興奮,有效降低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的疼痛感覺,緩解產婦的精神、心理壓力,放松產婦的精神狀態(tài);而穴位按壓刺激能促進內啡肽分泌,從而產生鎮(zhèn)痛作用,同時可使皮質醇分泌增加,從而起到催產作用。
本次研究還顯示,觀察組的陰道分娩率高于對照組,產后出血量低于對照組,新生兒窒息率低于對照組(以上數(shù)據均P<0.05),說明芳香療法配合穴位按壓可以有效減少由于產程延長、產婦疲憊而造成的胎兒宮內窘迫和被迫剖腹產,同時減少了產后出血量。芳香療法可以促進宮口擴張,胎頭下降,縮短產程,從而促進順產,減少新生兒窒息;穴位按壓可以疏通經絡、補血益氣,促進宮縮,從而減少產后出血。
由結果可知,觀察組的分娩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對初產婦進行芳香療法配合穴位按壓干預具有顯著效果,提高了分娩質量和產科護理質量,從而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
總之,在產程中使用芳香療法聯(lián)合穴位按壓,可以有效地緩解初產婦的疼痛程度,改善焦慮情況,降低了新生兒窒息率和產后出血量,促進了自然分娩,提高了患者滿意度。因此,值得在臨床上對該療法進行進一步推廣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