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家磊,董奕岑,徐成龍,張飲江,2
(1.上海海洋大學 海洋生態與環境學院,上海 201306;2.水域環境生態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上海 201306)
淡水資源在世界資源儲備上占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但隨著人口增加、環境破壞與水質惡化,可用的淡水量已不足全球水資源總量的0.01%。為緩解淡水資源壓力,海水淡化工程逐漸成為增加淡水量的重要手段[1-3]。但人類生活生產的污廢水大多都經徑流排流入海,致使大量不同種類的污染物匯集并于海水中混合,引發二次污染[4-5]。多環芳烴(PAHs)作為海水中的污染物之一,其具有毒性強[6-7]、難降解[8-9]等特性,多溶于海水中與淤積于底泥中,不僅污染水質[10-11],還破壞底泥生態環境[12],嚴重危害水域生態健康與物種多樣性,并誘發生物體致癌、致畸[13-14]。目前,處理工藝主要由物理與化學耦合形成[15],但都存在去除效率低、去除不徹底等情況[16-17]。TiO2光催化氧化技術已成為一種新型的PAHs處理手段[18-19]。本研究通過構建TiO2光催化脫鹽電池系統[20-21],將海水中PAHs降解與新型脫鹽技術相結合,以串聯脫鹽電池的形式對PAHs的去除進行了探究,為PAHs處理工藝的拓展和脫鹽系統的耦合提供相應參考。
海水,取自采樣點(121°93′E,30°86′N)的海水樣品5 L用玻璃瓶封裝,置于4 ℃冰箱中保存,鹽度為20.02 g/L,PAHs濃度為723.72 ng/L;NaOH、HCl、CH3CH2OH、鈦酸丁酯、HNO3、CH3COOH均為分析純;PE離子交換膜;粉煤灰(來自河南省某火電廠),成分見表1。

表1 粉煤灰成分Table 1 Composition distribution ratio of fly ash
FE-30K電壓記錄儀;GC-MS/MS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CM-230N鹽度計;Thermo Scientifc Orion 5-Star pH計;柯迪達CT3031筆式電導率儀水質測試筆。
1.2.1 粉煤灰沸石制備 采用堿融-水熱反應法制備粉煤灰沸石[22]。對含鐵礦的粉煤灰進行酸洗處理[23],將粉煤灰和2 mol/L的HCl以3∶1混合,在 93 ℃ 攪拌酸洗1 h,水洗至pH為7左右,烘干。將預處理后的粉煤灰和NaOH固體以1∶1.2的質量比研磨混合均勻,置于馬弗爐中,550 ℃灼燒7 min,取出,冷卻。以1∶10的比例溶于水,并置于恒溫磁力攪拌器上攪拌24 h,冷卻至室溫后過濾、洗滌、烘干,得到灰白色粉末粉煤灰沸石。
1.2.2 TiO2沸石催化劑制備 設置3組實驗。以鈦酸丁酯和CH3CH2OH為底料,采用溶膠-凝膠法制備粉煤灰沸石負載光催化劑TiO2。將C16H36O4Ti∶CH3CH2OH∶冰醋酸∶HNO3以34∶100∶25∶2的質量比混合,置于恒溫磁力攪拌器上,強力攪拌30 min,使之質地均勻。加入粉煤灰沸石粉末,攪拌2 h,使其混合均勻,于室溫下放置12 h,使其老化。老化后于90 ℃下干燥24 h,研磨,置于500 ℃馬弗爐中灼燒2 h,制得粉煤灰沸石負載光催化劑TiO2。
實驗構建TiO2光催化氧化脫鹽電池系統,由陰極室、陽極室、脫鹽室3部分構成,見圖1。陽極室放置碳網電極,碳網填料為沸石負載TiO2光催化劑,粒徑為1~5 mm;陰極室置入鉑和活性炭纖維構成的空氣陰極。采用預處理后的陰陽離子交換樹脂分別作為三室之間的分隔材料,厚度均為0.2 mm,夾緊并密封。陽極和陰極之間用銅制導線連接,連接處用環氧樹脂密封。系統由有機玻璃構成,有效容積為900 mL。

圖1 TiO2光催化氧化脫鹽電池系統結構Fig.1 Structure of TiO2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desalination battery system
室溫條件下,稱取定量負載TiO2的粉煤灰沸石置入碳網中,將200 mL海水通入陽極室,加緊密封。陽極采用磁力攪拌器攪拌,轉速為40~50 r/min,使水質組分充分混合,同時保持厭氧。采用250 W紫外高壓汞燈照射陽極沸石,使其發生光催化,從而去除PAHs;研究pH對PAHs去除效果影響時可通過加入HCl和NaOH調節溶液酸堿度,于厭氧狀態下10 h后測定溶液中的PAHs的濃度。
采用電壓記錄儀每隔10 min采集數據;采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對PAHs濃度進行測定;采用鹽度計測定鹽度;用pH計測定溶液的pH。常規水質指標采用國家水質標準[24],并對PAHs進行測定。溶液電導率采用筆式電導率儀水質測試筆測定。計算公式:
脫鹽率=[(脫鹽室初始濃度-脫鹽室最終濃度)/脫鹽室初始濃度]×100%。
將水樣通入系統陽極室,運行紫外高壓汞燈。TiO2在受紫外光的激發照射下,電子發生躍遷釋放,產生的電子經陽極到達外電路,再傳遞到陰極,從而實現電流;H+到達陰極,在鉑的催化下與電子和受體發生反應,生成H2O。實驗運行周期10 h,采用筆式電導率儀水質測試筆測定電導率。

圖2 系統電壓與電導率的周期變化Fig.2 Periodic variation of system voltage and conductivity
系統初始階段底物PAHs 723.72 g/L,海水鹽度為20.02 g/L,電壓輸出達108 mV,初始電導率為4.72 S/m。伴隨運行時間的增加,底物濃度開始減少,3 h后電壓降低到34 mV,降速達到68%;3 h后,底物中PAHs濃度下降,降低至442.93 g/L,降解效率與產生電子的速率均有所降低,從而導致電壓下降,由34 mV降至8 mV,該結果與強琳輝等[8]所得出的趨勢相符。
實驗測得的電導率變化與電壓變化情況相似,在系統運行前3 h,電導率下降較快,并且在第3 h時,下降至1.76 S/m,這是由于系統陽極中PAHs初期含量較高,TiO2對PAHs的催化氧化降解效率較高,產生電子較多,致使脫鹽室內離子遷移速度加快;在3~10 h,電導率下降較慢,由1.76 S/m下降至0.46 S/m,平均每小時下降0.18 S/m。在該階段內,系統由于已運行3 h,且總體效率及速率均有所下降,因此,伴隨PAHs的進一步降解,導致電子產生速率減緩,從而致使鹽室離子遷移速度降低。同時,鹽室內經過3 h高效率的脫鹽,鹽度大幅降低,相較于初始階段,脫鹽速率趨緩。
系統啟動并達到穩定電壓輸出后,測定樣品進出水鹽度,計算脫鹽效率。進水樣品初始鹽度為20.02 g/L,pH調整至(7±0.2)將樣品推流進入脫鹽室內,鹽室離子在電場作用下向兩端遷移,陰、陽離子分別吸附在陰、陽離子交換樹脂上,實現含鹽水脫鹽。

圖3 鹽度與脫鹽效果Fig.3 Salinity and desalination effect
由圖3可知,進水的鹽度在前3 h下降較快,由20.02 g/L降至7.47 g/L,第3 h開始下降速率趨緩,這是由于溶液中可遷移離子量的減少,致使脫鹽減緩[25]。鹽濃度由7.47 g/L在7 h后下降為1.94 g/L。前3 h的脫鹽效率分別為27.5%,50.1%,62.9%,效率較高,第3~10 h后,單位時間內脫鹽效率趨于平緩,10 h后系統的脫鹽效率達到90.3%。
采用粉煤灰合成沸石負載TiO2光催化氧化去除PAHs,并設置平行。加入TiO2光催化劑3 g/L,待運行穩定后的周期內,調節系統pH,通過測定進出水PAHs濃度、鹽度,研究pH梯度下TiO2光催化氧化脫鹽電池系統的運行效果,結果見圖4。


圖4 pH梯度下出水PAHs濃度(a)與鹽度變化(b)Fig.4 PAHs concentration(a) and salinity change(b) of effluent under pH gradient
系統內pH值的變化,降解脫鹽效率也會發生變化。由圖4a可知,當系統內部處于酸性(pH=3,4,5,6),PAHs的降解效率相對較低,分別達到92.8%,93.3%,94.4%,95.3%,但隨著pH的增加,PAHs去除率顯著提升;pH=7時,系統對PAHs的去除,達到96.1%;pH=8時,系統PAHs降解率達到98%,并隨pH的增加,出水的PAHs的濃度低至52.13 ng/L。說明位于弱堿性條件下,系統內的PAHs降解效果相對較好,李貞燕等[26]的研究也相應的證明了這一點。
系統陽極室內的降解活動也同時影響著脫鹽室的運行。由圖4b可知,當pH處于酸性時,脫鹽效果隨著pH的遞增而增強,并在中性時達到90.3%,此時的鹽濃度為1.94 g/L。分別將pH調整為8,9,10,11時,系統的總體脫鹽效率處于下降狀態,最低僅為85.8%。與Bo等[27]的趨勢相似,堿性環境下,系統脫鹽效果不佳。
光催化劑具有強氧化性,可有效降解有機物、細菌等[28]。于系統運行穩定周期內,添加TiO2光催化劑,設置平行,并對出水PAHs濃度進行測定,系統pH=(8±0.2)。

圖5 PAHs濃度變化及降解效果Fig.5 PAHs concentration change and degradation effect
由圖5可知,隨著TiO2光催化劑投加量的提升,出水PAHs的濃度下降。當TiO2光催化劑用量為3 g/L時,降解率達到95.8%,出水濃度為 418.46 ng/L;但TiO2光催化劑用量超過3 g/L時,系統的降解效果呈下降態勢。這是因為TiO2光催化劑的大量添加,導致系統中懸浮顆粒增加,對光的遮擋率提升,致使系統反應速率減緩[29]。
(1)以PAHs為底物的TiO2光催化氧化脫鹽電池系統啟動運行后,陽極PAHs含量從初始的 723.72 ng/L 降低至442.93 ng/L,此時TiO2光催化劑添加量為3 g/L,最大電壓可達108 mV,并在前 3 h 衰減至34 mV,10 h后降至8 mV。
(2)系統單位時間內脫鹽效率在前3 h較高,達到62.9%。第3~10 h后,單位時間內脫鹽效率趨緩,10 h后系統的總脫鹽率達到90.3%。
(3)TiO2光催化劑添加量為3 g/L,初始PAHs含量為723.72 ng/L。當pH≥3時,系統對PAHs的降解提升,并在pH=8時達到98%;pH≥9后,系統對PAHs的降解減緩。系統運行周期后,出水PAHs低至52.13 ng/L,表明系統對PAHs具有較好的降解效果,但脫鹽效果在酸性與強堿性環境下不佳,pH=7時系統脫鹽效果可達90.3%。
(4)pH=8,TiO2光催化劑投加量為3 g/L時,PAHs的降解率最優,達到95.8%。當投加量高于 3 g/L 時,系統對PAHs的降解率降低。
(5)采用脫鹽電池協同粉煤灰合成沸石負載TiO2光催化氧化去除PAHs,將PAHs降解技術與脫鹽技術相耦合,為PAHs處理工藝與脫鹽技術的拓展提供了相應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