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麗

29年前,萊西經濟開發區經省政府批準設立。近三十年間,一代代建設者們,在這里揮灑著青春和汗水,寫下了激情飛揚的創業篇章。
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膠東半島的區位優勢日益凸顯。新一代開發區人正用嶄新的思維和奮力向前的姿態,抓住歷史機遇,緊握區位優勢,引領萊西經濟開發區的整體工作提檔升級。
號角已經吹響,山東省加快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打造半島城市群、建設濟青煙國際招商產業園,極大提升了萊西發展能級。萊西市搶抓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等重大戰略機遇,成為膠東五市最具發展潛能的中心地區,現正加快推進“突破萊西攻勢”,聚焦科技強市戰略,著力打造青島高端制造業基地,新能源汽車、通用航空、生物醫藥、綠色建筑、石墨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智能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迅速崛起,集聚了一批全球500強企業,擦亮了“投資何必去遠方,萊西就是好地方”的金字招牌。

2020年11月,完成體制機制改革后,萊西經濟開發區重點聚焦經濟發展、雙招雙引、產業服務等主責主業,統籌管轄“一區三園”。核心區位于萊西市東部主城區,是萊西產城一體化的重要承載區、膠東一體化發展先行示范區、雙萊一體化融合示范區,劃定中央商務區、高新產業區、高鐵協同區、融合示范區、電商生態集聚區等五大產業功能片區,主要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智能制造產業,已有世界500強企業中國建材集團、韓國希杰食品與國字頭企業中建國際、中國鋼研科技集團等企業進區投資,形成行業龍頭帶動、產業集群發展之勢。三園為沽河高端食品產業園、望城新材料產業園、姜山新能源汽車和生物醫藥產業園。
2020年,在全省160個開發區綜合評價中,萊西經濟開發區排名第41位,較2019年大幅提升22位!先后榮獲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省服務業特色小鎮、省醫養結合示范鎮等榮譽稱號。
萊西經濟開發區位于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腹地,位于膠東半島幾何中心位置,境內榮濰高速、沈海高速、龍青高速,國道204、309交匯貫通。青榮城際鐵路、藍煙鐵路、濰萊高鐵橫穿全境,至濟南一個半小時,至北京僅需兩個半小時,已成為膠東半島乃至山東省重要的交通樞紐。
大風起于青萍之末。
乘著“萊西會議”30周年的東風,在叫響全國的“萊西經驗”的影響下,在聲勢浩大的體制機制改革的推動下,作為“萊西經驗”的誕生地,萊西經濟開發區順勢而為,乘勢而上,正成為青島北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力引擎。
有什么樣的思維,就有什么樣的未來
開啟“管委會+平臺公司”運營模式
五月的萊西,春深似海,春意盎然。畫報記者在萊西經濟開發區看到,多處正處于建設狀態的工地上,土木建設火熱開工中。新交付的園區分批陸續投入運營,所有進駐開發區的企業和業主們正享受著“全周期”、“保姆式”的政府服務。
當智慧生產走進我們的生活,一切變得充滿科技感和未來感。智慧溫室,就是一個充滿科技感的現代化新型農業生態模式,萊西開發區智慧農業小鎮的1000畝荷蘭智慧溫室,創建了國家級智慧農業新樣板……
在這里,更多創新項目和創新舉措正逐一展開,將整個開發區托舉成萊西經濟發展的全新增長極。

在萊西經濟開發區,畫報記者一行人切身感受到這里蓬蓬勃勃的發展氣象,深深地被管委會高效優質的工作氛圍所打動。以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徐兆華為首的開發區人,懷著同樣的藍圖規劃之夢想,心系開發區建設的當下和未來,上下擰成一股繩,通過精耕細作、腳踏實地的工作態度和務實高效、有求必應的工作作風,促進各條招商線馬不停蹄的運轉,通過外引內聯,下力氣引進一批“項目體量大、科技含量高、產業質態優、發展前景好”的項目,實現了開發區產業不斷提檔升級。
開發區管委會現有38人、平均年齡34.21歲,全部大學以上學歷(研究生7人),人均開發服務面積1.57平方公里,干部隊伍年輕化、專業化的優勢十分突出。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面對這樣一個充滿活力、朝氣蓬勃、干勁十足的干部隊伍,新領導班子首先明確工作方向,找準工作思路,著眼于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智能制造、電商這兩大產業。用“精細化”、“集約化”、“平臺化”思維助力開發區建設走向縱深。
為了更好地服務企業,搭建合作平臺,做好“建設者”,開發區按照實施“管委會+平臺公司”的運營模式,成立青島萊開建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開發區雙萊一體化發展融投資和開發建設工作。此外,萊西市和萊陽市簽訂協議,在萊西經濟開發區注冊成立山東省雙萊一體化投資建設有限公司,作為雙萊一體化發展的市級平臺公司,負責融合區建設運營工作,整合優質資源,加快集聚發展。同時,經萊西、萊陽經濟開發區多次現場聯動辦公,商定在接壤區域共同劃定20955畝的土地,作為雙萊一體化發展融合示范區發展用地,目前,該方案正在進一步論證優化。為推動萊西、萊陽經濟開發區基礎設施統一規劃建設、共建共享,促進兩開發區之間的經濟聯系和資源要素優勢互補。有序開展北京路、梅山路東延,G204、G308等國省干道拓寬改線工程等前期工作,實施北部、東部、南部園區提升工程,預留與萊陽經濟開發區基礎設施對接條件,做好基礎設施共建、共連、共享準備,為萊西、萊陽基礎設施率先實現一體化打下良好基礎。下一步,還將探索完善區域能源保障體系,推動電、暖、氣、污管網銜接,實行兩地開發區產業項目用電、用水、用暖、用氣就近入網,根據產業布局和園區分布情況,探索實現兩地開發區污水管網并網,統一收集處理。
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聚焦雙招雙引,向著創建國家級開發區奮斗
以夢為馬守初心,不負韶華擔使命。

萊西經濟開發區堅持高站位、高水準進行園區的開發和建設,向著優秀省級開發區努力追趕。開發區建設者們認為,眼光短淺,只看當下,僅僅跟之前的自己比較,結果只能是發展遲緩,固步自封;只有對標更好、更優,才能變得更優,才能蝶變升級。
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今年,萊西經濟開發區將目標鎖定在全省開發區綜合評價排名的前20%,即全省前32名。怎么實現,通過哪些工作支點撬動整個開發區的工作?不得不說到“雙招雙引”這個關鍵硬核。
企業的“需求哨”就是政府服務的“沖鋒號”。開發區通過體制機制系列改革,吹響全員服務企業、“雙招雙引”的“沖鋒號”,打造全市“雙招雙引”主戰場,爭當省級開發區排頭兵。如何將“雙招雙引”工作做得更好更實,開發區人對此有自己的認識。他們說:要建鏈、補鏈、強鏈,這個鏈就是“全產業鏈”,要打破固有思維,變“招商引資”為“招商選資”,變“項目找地”為“地找項目”,打破“放到籃子里的都是菜”這種老觀念。
未來,萊西經濟開發區將整合力量、多點協同,對標全國先進,搶占數字經濟、工業互聯網高地,以新型工業化為主導、現代服務業為支撐,以深化改革為動力,創新體制機制,堅持政府推動、政策傾斜、開放引領、市場運作、環境提升,一體化推進經濟園區大整合、大規劃、大建設、大發展,推進產業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約,實現科學發展、率先發展、和諧發展,積極創建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

成立4個專業招商小組,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高端食品、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進行產業鏈定向招引。依托天天購電商產業園、雙萊跨境電商產業園發展電商產業,培育經濟發展新領域。改革后新簽約項目40個,總投資105億元,竣工投產項目32個,總產值90億元。圍繞“一區三園”重點產業,聚力產業鏈補鏈、完鏈、強鏈招商,培育發展新動能。重點推進3個“三十億”項目,即推進中建青北高科園、領芯半導體產業園、紐福克斯汽車零部件生產3個投資30億元項目開工建設。
重點打造智能制造產業園。園區共有領芯芯片產業園、置信制造谷、中科鋼研碳化硅產業園、智能制造創新示范園、綠天使環保裝備產業園、中合智慧物流園6大園中園和1個園區服務中心,園區交通“一縱四橫”,便捷高效。產業園計劃總投資152億元,畝均投資強度達到1013萬元。預計3年內落地企業350家,年產值200億元,畝均產值達到1333萬元,培育至少60家規上企業。
重點打造青北高科園示范區。園區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空天產業、新能源為主導產業,目前已簽約落戶中科曙光節能液冷產業創新基地、北航空天產業園、中建國際產業園、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等優質項目,形成了集聚發展的良好態勢。計劃投資約320億元,畝均投資強度達到1016萬元。園區內交通便利,水電管網等基礎設施完備,實現“七通一平”。預計3年內落地企業150家,年產值400億元,畝均產值達到1270萬元。該區域是萊西東部城區高科技發展先行區,是雙萊一體化發展融合示范區。一大批“中字號”企業相繼落戶,涵蓋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智能制造、航空航天、智慧農業五大領域,初步形成“央企保障,高速發展”的新局面。

園區還打造膠東半島智慧云倉和物流中心,打通線上線下資源,為電商產業補鏈強鏈,提高半島經濟圈企業的供應鏈協同作戰能力,促進雙萊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當前,開發區正緊緊抓住雙萊一體化發展、創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帶來的經濟地理格局重塑、產業轉型升級的契機,搶風口、搶新機、搶要素,在上海召開的“青島·萊西市融入上海創新發展論壇暨對接長三角內循環雙招雙引推介會”,展示了開發區的良好形象,讓“走出去”的步伐愈加堅定。
隨著開發區江浙招商線強勢發力,以專業的素質和優質的服務,網羅長三角地區的優質項目,開發區人有信心在推動轄區傳統產業提質增效的同時,不斷集聚新興產業“拼圖”,引領發展格局向高端攀登。
服務升級做深做實
打造社區化園區,“無事不擾,有求必應”
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三化三型”政務服務,這不僅僅是一句口號、一個對標方向,更是需要每天都落實到位的工作態度。在萊西經濟開發區,政府的政務服務屢屢被贊賞,金牌服務的冠冕,像一個隱形的光環,加持著政務工作做得更好、更細、更有溫度。
打通審批全流程。按照“充分放權、加強指導”的原則,市級經濟管理權限全鏈條同步下放,相關市直部門刻制的“2號審批專用章”由開發區使用,實現“區里事區內辦”。在萊西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規劃建設部設立審批服務中心,承接下放審批權,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變后置服務為前置服務。采取“一站式”審批服務,極大方便了轄區企業,優化了營商環境。下一步,將引入園區物業公司,為企業送上更專業的優質服務。“保姆式”服務、“酒店式”服務,“無事不擾,有求必應”的服務理念,將開發區服務水準推向新境界。
同時,強化區域合作。加強與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溝通聯系,著力加強萊西、萊陽在企業開辦、幫辦、代辦方面的通力合作,推進“跨區通辦”,足不出區即可完成萊西、萊陽企業開辦全過程。
深度優化產業服務。成立“山東省萊西經濟開發區高質量發展賦能中心”,為園區提供戰略規劃、企業服務、資本運營、經營管理培訓等8大類別78項精準服務,著力優化提升產業體系,引導企業組團發展。實行“網格員制”走訪服務,結合“鏈長責任制”,不間斷走訪送政策上門;搭建區企互動平臺,限時解決企業難題,每月組織企業家座談會和行業協會活動;搭建企業“托舉”平臺,對機械制造等重點培育產業項目實施“托舉”計劃,解決企業技術力量不足的問題;搭建企業交流平臺,利用好愛本地易貨平臺和企業用工共享平臺,為園區企業在貨物交易、臨時用工等方面提供便利,增強區域企業之間的聯系和黏性,解決本地企業產品和信息不互補的問題。
搭建區企互動平臺,著力優化提升產業體系,依托平臺公司,拓寬融資渠道,挖掘和培育新的融資載體,加大開發區現有資產運作和自主開發力度,盤活存量資產,探索設立總部經濟模式,鼓勵市內外企業總部入駐開發區,依托飛地經濟,捆綁總部經濟園,做大做強經濟實體。
珍視每分每寸土地的價值
向“存量”要效益,盤活閑置土地
今年,開發區全力完成兩個“100萬”目標,大力打造工業樓宇平臺,全力推進中建國際青北高科園、綠天使高新技術產業園等多個產業園區建設,力爭年內實現兩個“一百萬”,即東部園區新開工建筑面積100萬平方米,北部園區完工建筑面積100萬平方米。
不只開建新園區,還向“存量”要效益,喚醒沉睡的閑置資源,以“畝產效益”作為項目建設核心,讓土地的一分一寸都有產出、見效益。開發區積極探索“土地矛盾題”解決之道,為發展騰挪空間,讓“老樹開新花”。截至目前,開發區盤活閑置土地921畝,廠房35440平,引進、改造升級企業32家,增加產值26億。
對園區企業生產運營狀況、土地廠房使用情況等展開“地毯式”摸排,全面梳理長期閑置土地、廠房等資源,并將其地址、占地面積、建筑面積、手續情況等情況進行登記造冊,在此基礎上,綜合運用司法拍賣、扶持盤活、督促開工、土地收儲等多種方式方法,摸排包括奧日特電器在內的各類閑置資源167處,其中土地24宗約1495畝,閑置廠房124142平。根據分片區、分園區、分行業、分產業的“四分”要求,建立閑置土地數據庫和利用閑置土地招商項目信息庫,制定開發區“騰籠換鳥”攻堅任務,實行“掛圖作戰”。

“喚醒”閑置資源工作不是簡單的舍棄或收回,而要按照分類處理原則,“一企一招”、“一地一策”巧妙破題。一是對經營困難、長期停產的企業,鼓勵破產清算,再通過二次招商引進優質企業盤活閑置資產。二是對有虧損、但能維持經營的半停產企業,結合“惠企服務”以及開發區項目調度機制,強化精準幫扶幫助企業擺脫困境恢復生機。三是對于拿地后長期不建和確實無力開建的企業,主動對接,收回土地。目前已主動約談3家投資商,收回土地3宗約72.1畝閑置土地。
產業引導,厘清思路“方向明”。對因投資信心不足造成停建、延建的主動上門拜訪,為企業上找門路,下找銷路,引導企業發展方向,打消企業投資顧慮。針對零散、小塊閑置地,開發區結合土地周邊產業情況,以“標準地”模式為靈感,預先設定招引項目標準,通過“鏈式招商”實現產業聚集。不斷完善園區惠企政策和方法,通過“鏈長制”和開發區企業賦能中心,全力支持園區企業技術改造、轉型升級和創新驅動發展,并依托萊西經濟開發區園區大數據管理平臺,每月對園區企業運行情況進行分析,以大數據分析為導向,精準幫扶企業,持續優化區內營商環境,為園區各類企業做大做強提供堅強保障,幫助企業遠離“僵尸化”。
未來,開發區將繼續穩妥推進閑置資源“騰籠換鳥”,挖潛盤活閑置資源,提升開發區土地利用率,推進市場資源要素合理有效配置,推動開發區高質量發展。同時,建立長效機制,實行源頭防控,強化監管,確保“不欠新賬”。
放眼未來繪藍圖
傾心打造萊西CBD,大力提升城市功能
開發區奮力描繪近遠期發展藍圖,實現產城一體、產城融合。從企業招引、落戶、研發、生產,到企業家和業主的居住、生活、醫療、教育、購物等配套設施的建設都將不斷完備。著力提升北京東路、上海東路等城市主干道的城市功能,配套酒店、醫院、學校,配齊城市功能的硬件,打造萊西CBD,發揮開發區的巨大潛力,助力萊西城市功能升級。
除此之外,站在大格局的視角上,萊西經濟開發區將著眼雙萊一體化,加快建設中日韓貿易往來橋頭堡,凸顯經濟腹地城市的樞紐作用,凸顯膠東五市最具發展潛能的中心地區的更大功能。
乘風起勢,迎向未來
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用腳踏實地的工作,醞釀一場煥然新生的攻勢,萊西經濟開發區的建設者們,在青島之北、城市的“后花園”,正用深耕細作譜寫出一個嶄新功能區的絢麗華章——
從1992年到2021年,從萊西視角到雙萊一體化的眼界拓寬,開發區的建設在格局上實現了不破不立、全新出發,隨著新一輪建設周期的如期推進,這個省級開發區正向著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闊步飛躍,在這片宜業宜居、人杰地靈、充滿新希望的熱土上,一個嶄新的萊西傳奇,正被書寫。
以鴻鵠之志謀劃明天,以努力奔跑面向未來。創建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這是萊西經濟開發區上上下下為之努力奮斗的愿景。回溯開發區建設目前所取得的成果,展望下一步的燦爛前景,隨著園區企業、社會資本一波又一波的強力進駐,高精特新企業不斷涌入,開發區的整體效能正被一步步放大。在省級開發區的排名中一路躍升,盡早入列國家級開發區,萊西的建設者們對此信心滿滿,壯志滿懷。
戰鼓催征,使命在肩。萊西經濟開發區步履鏗鏘,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