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忠出生于臺灣,多年來,他致力于研讀中國古籍和佛書,創作出膾炙人口的《莊子說》《老子說》《列子說》《禪說》等100多部經典漫畫,在3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多語種版本出版,銷量超過了5000萬冊。這位對國學、對藝術創作修養極深的智者總是秉持著“人生要把最喜歡做的事做到極致”的理念,一步步走向他的極致人生。
早慧少年
1948年,蔡志忠出生在臺北彰化縣。因為戰爭,在蔡志忠之前,父母已經失去了6個孩子。蔡志忠的到來帶給父母無盡欣喜,他們對蔡志忠從不過多要求,唯一希望就是蔡志忠能夠健康快樂長大。蔡志忠只喜歡畫畫,父母也就隨著他的意愿,任由他亂涂亂畫。
蔡志忠在三歲的時候,就開始思考自己以后的日子。經過一年半的思考,四歲半的蔡志忠,決定自己以后要畫畫。

蔡志忠總會問老師一些奇奇怪怪的問題:為什么玩水時間長了,手上會起皺?老師總是說:“明天告訴你。”可是老師從來沒有告訴過他,這些問題的答案。積累的問題越來越多,老師的知識量不足以填充蔡志忠的求知欲,他很早就開始明白,有問題就需要自己去找答案。蔡志忠認為:所有的事情是自己確認過,才相信,是正信,看了就相信那叫迷信。
從小學三年級開始,蔡志忠便開始自學。因此,他很小就有了獨立判斷能力,9歲的他就立志成為漫畫家,15歲時,蔡志忠收到一封來自臺北的信,信上說邀請他到臺北畫漫畫。收到信的當天,他告訴母親,他要去臺北了。母親沒有說什么,只說一句:“記得告訴父親。”晚飯后,他告訴父親,明天就要去臺北了。父親問他去干嘛?工作找到了嗎?他回答父親說:去畫漫畫。第二天,蔡志忠帶著250元臺幣,只身闖臺北,成為一名職業漫畫家。蔡志忠從小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決定。寬松的家庭環境,讓他恣意成長,有絕對的選擇權,并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漫畫狂熱愛好者
蔡志忠供職第一家公司時,老板給他開了雙倍的薪水。因為他太熱愛畫漫畫,太想創作,對比那些工作是為了拿薪水的人,蔡志忠是發自內心的熱愛漫畫。蔡志忠供職的第二家公司是文昌出版社。他的畫畫速度驚人,A4紙大小的漫畫,他一天能完稿15張。因為他知道,只有足夠快,才能養活自己;要想在城市有立足之地,生活過的還不錯,能時不時看看電影,喝喝咖啡,只有不停的畫。他好不容易從鄉村走進了城市,所以他抵死也不想再回去。從15歲到20歲,五年間,蔡志忠畫了200多本武俠漫畫。
蔡志忠說:“第二名是頭號輸家,我要成為亞洲第一。”他說到了,也做到了。蔡志忠不但成為原創漫畫的旗幟人物,還開創了古籍漫畫先河。他的《老子說》《莊子說》風靡全球。他計劃在有生之年,要把古老的智慧,如猶太的《塔木德》、紀伯倫的《先知》、印度的《奧義書》以及泰戈爾的《飛鳥集》還有日本180個禪宗故事等等,用漫畫的形式呈現出來。
皈依少林,與青塔古佛為伴
2020年11月17日,現年73歲高齡的漫畫大師蔡志忠,在少林寺落發修行。嵩山少林寺的藏經閣,方丈釋永信手持戒刀為蔡志忠剃度。蔡志忠皈依少林,法號延一,余生將與青塔古佛為伴。從此,滾滾紅塵再無那個留著飄逸長發的漫畫家。
從根本上說,蔡志忠與佛教淵源頗深。在飲食方面,他較為簡樸,數十年來一天只吃兩個饅頭。在創作上,蔡志忠曾經花三年時間研究佛經,創作了大量和佛教有關的漫畫,諸如《禪說》《六祖壇經》《漫畫佛學思想》等等。此外,早在2009年,蔡志忠就收集了3381尊銅佛,他聲稱,“如果你拿來一尊銅佛,我能夠判斷它是哪一年生產的。”
選擇在少林寺出家,同樣事出有因。1984年,蔡志忠在日本畫《六祖壇經》,東京池袋戲院正在上演李連杰主演的電影《少林寺》。看完之后,蔡志忠曾決定要制作動畫版的電影《少林寺》。2004年,少林寺方丈釋永信邀請他去嵩山。其時,蔡志忠正閉門研究物理學。2006年,蔡志忠出席第一屆少林論禪,并且為“蔡志忠漫畫碑”揭幕。此后,他曾多次到少林寺參加活動或小住。2014年,少林問禪“機鋒辨禪”活動中,蔡志忠曾開玩笑說“或許我會在少林寺出家,等我老了,就葬在少林寺”。看似不經意的一句話,卻堅定了蔡志忠和少林寺的緣分。
人生,追求簡單
蔡志忠對自己的要求是,一個故事能用一頁紙畫完,絕不兩頁,能用兩頁畫完,絕不畫三頁,力求簡短明了。
他對待漫畫這樣,生活亦是。蔡志忠對物質生活無所求,在面對生死這個問題上,更是刪繁就簡。蔡志忠曾表示不僅要葬在少林寺,還要在離世的前一周舉辦60人的聚會。地點定在他西溪濕地工作室后面的花園里,甚至連桌椅板凳的規格都定好了。

自己可以擇時離開嗎?蔡志忠的回答是肯定的,他還要在聚會上和每一個人道感謝,和他們告別。當我們看開生死后,還有什么可以困于心呢。復雜塵世簡單過,一生終了,大笑著離開。
蔡志忠說,他早就沒有了情緒,不喜不悲不怨不怒。如果不喜歡一個人可以直接說出來。他沒有不悅的情緒,他說出來也可能使別人不悅,但是這不會影響他的情緒。快意人生,不為無所謂的事情影響自己。要知道,生活可以簡簡單單,而非隨隨便便。
做自己喜歡又擅長的事情,盡情發揮自己的才華,終能成就夢想。
短短幾十年,放下羈絆,追求極致,學著簡單,生活定會如你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