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世旺,向儒先,李思寰,劉利猛
(懷化學院 商學院,湖南 懷化 418000)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與完善以及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快速推進,物流產業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突出地位已經顯現,在未來較長時間內將是重點發展的產業以及重要的經濟增長點。從中央到地方,都把物流作為發展經濟的主要抓手,積極將現代物流理念、先進的物流技術和現代物流模式引入國家、地方的經濟建設中,社會對于物流人才的需求總量巨大,物流專業人才被列為我國十二類緊缺人才之一。盡管我國開設物流相關專業的高校數量不斷增加,但人才培養環節相對滯后,向社會輸出能夠滿足物流崗位能力要求的合格人才的數量相對不足。高校物流相關專業培養方案中面向核心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體系的建設成為解決這種矛盾的必然選擇。
依據工作性質和所從事工作在物流系統中所處的層次不同, 可將物流專業人才劃分為管理決策人才、理論研究人才、理論應用人才和實際操作人才等幾個大類[1]。不同類別人才的能力要求可以為專業培養課程的設置確定大致方向。更多的文獻通過對畢業學生和用人企業的調查訪問并對應設置面向企業需求的物流管理專業育人指標[2-7],將物流專業畢業生從事的崗位進行分類,并詳細分析每一類崗位的作業內容與能力要求[8]。在此基礎上,建立專業課程體系與崗位能力需求體系之間的關系[9],最終在課程考核中增加相應環節實現對學生職業能力的測評[10]。除了課程體系,構建面向市場需求的“崗位+能力+實踐教學”一體化實訓課程框架[11],對于職業能力的培養也至關重要。在此基礎上,再針對特定行業、領域,比如港口物流[12]、園區物流、企業物流等,進行課程細分,將能力培養落到實處。最終形成面向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3 平臺”(公共基礎平臺、專業通用平臺和專業核心平臺)+“3 模塊”(選修模塊、創新創業模塊和拓展模塊)的綜合體系[13]。
物流崗位核心能力是從事物流行業相關崗位所必須具備的基礎能力和業務技能,必須通過對專業知識的系統化學習、操作技能的標準化訓練等培養環節才能獲得。本文以懷化學院物流管理專業為例,研究利用UC矩陣工具進行面向核心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體系的建設問題。
通過對懷化學院物流管理專業2015-2019 年畢業生就業去向的梳理分析,畢業生就業的行業主要集中在物流服務企業、商業流通企業以及生產制造企業, 崗位涉及倉儲類、運輸調度類、采購與供應鏈類、進出口與單證類、物流系統類、物流營銷類、文員與內勤類等七大類。結合企業的運營流程,其畢業生主要提供包括訂貨、取貨、分揀、包裝、倉儲、裝卸、搬運、配送、咨詢、物流財務以及信息服務等所有環節的專業化服務,并可將這些服務細分為一系列具體崗位,主要包括:
(1)倉儲類。該類職位主要包括物流倉管員、助理、集裝箱辦理、物流專員(倉儲)等崗位,入職門檻較低。物流管理專業畢業生從事類似工作的過程需要體現出專業性,以儲運為例,需要全面掌握從倉庫選址、倉儲原則、庫存控制、運輸線路優化原則以及訂單處理等等理論知識。
(2)運輸調度類。典型的職位包括物流協調員、國際貨運代理崗位等。運輸調度類工作需要熟悉物流行業的經營和運輸管理模式,熟練操作電腦辦公軟件,英語的能力在CET4以上,另外,較復雜的運輸調度也需要統計學方面的知識。
(3)采購與供應鏈類。該類職位主要有供應鏈業務員、物流采購儲備人員等。從分類來看,其屬于企業物流的范疇,要求崗位人員熟悉采購流程和供應鏈的運作過程。該類工作與外部交涉機會很多,崗位人員需要具備較好的溝通和應變能力,以及較高的外語能力。
(4)物流系統類。典型的職位有物流培訓師、供應鏈企劃專員、企業資源規劃信息系統的實施顧問等。該類職位的工作內容與高級物流策劃緊密相關,是成長為優秀物流策劃師的必要經歷。崗位人員需要具備生產調度、物流計劃與管理方面知識,掌握物流行業的常用系統軟件,如ERP的操作;熟練操作PPT、EXCEL、WORD 等Office 軟件操作。同時,由于這類工作需要對物流的整體運作有較為深入的認識,因此,崗位人員也需要熟悉物流系統運作與管理全環節的理論與方法,并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較強的創新思維能力與實戰能力。
(5)物流營銷類。有代表性的職位包括物流銷售、海運渠道銷售、項目銷售專員、銷售代表、國際物流營銷代表等。營銷就是在充分熟悉自身產品或服務的基礎上,獲取客戶的需求,并使盡可能多的合適客戶接受自己產品或服務的過程。這要求崗位人員掌握營銷的相關理論與方法,具備良好的溝通和表達能力,對貨運和物流行業有較為深入的認識,具備一定的市場分析及判斷能力,以及良好的客戶服務意識,涉及國際業務的還需要較好的外語能力。
(6)進出口與單證類。該類崗位主要有進出貨專員、物流運營單證員、跟單員等。該崗位人員以客戶訂單為依據,跟蹤產品,跟蹤服務運作流向,具體工作包括:進出口相關單證(如合同,發票,裝箱單,原產地證等)的制作、管理及信用證審核;收集和整理各種單證,完成送貨單、訂單、提單核對等對單據的各項處理,并進行基礎數據錄入和歸檔;跟蹤每票貨物的送貨情況,統計核對相關數據等。要求崗位人員熟悉國際物流以及進出口業務流程的知識以及較好的外語水平,且對數字較為敏感,熟悉辦公管理軟件和ERP軟件,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念。
(7)文員與內勤類。常見的職位有物流文員、物流客服等。該類崗位人員主要負責包括:公司所有業務物流信息數據、單據、檔案管理,物流供應商相關合同的整理歸檔;物流運輸動態信息跟蹤及匯總;物流信息日報表、月度庫存核對以及物流臺賬匯總等。要求崗位人員了解物流管理、物流系統相關業務等方面的知識,熟練使用辦公軟件,特別是EXCEl和ERP,并具有較強的責任心和良好的溝通能力。
通過分析獲得上述職業崗位及其知識/能力需求之后,就可以進行課程體系的規劃了,即培養方案中課程模塊的劃分。
可以將設置的課程視作培養方案系統中具有相對獨立知識體系的功能模塊,這些課程模塊需要其它先修課程模塊的知識為基礎,并在次基礎上產生新的知識,如圖1所示。這些既相互關聯又各自具有相對獨立功能的課程模塊,以培養學生核心專業能力為目標整合為一個系統。
U/C 矩陣是管理信息系統開發中用于子系統劃分一個重要工具,用來表達過程與數據類之間的關系。矩陣中的行表示過程,列表示數據類,并以字母U(Use)和C(Create)來表示過程對數據類的使用和產生,利用結果關系可以進行系統子系統的劃分。

圖1 課程模塊關系簡圖
本文借用這種方法,將專業崗位對相關知識的需求視作對應知識的功能,這樣在矩陣表的左邊第一列列出物流專業各崗位或作業的名稱,在上面第一行列出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提供的知識/能力類的名稱,用表格的形式表示知識/崗位系統化分析的結果,表中在各崗位與知識類的交叉處,標記崗位與知識點的關系,C表示知識類在相應的崗位實施過程中產生,U 表示相應的崗位使用這個知識類(見表1),并通過聚合表中適當量的知識點,形成不同的課程。

表1 知識/作業矩陣
得到表1 所示的知識/崗位(作業)矩陣后,即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課程模塊的劃分了。
(1)調整知識/作業矩陣。作業行按照前面劃分的六大崗位類中的主要作業依次排列,調整知識列,使得矩陣中的C最靠近主對角線,在不破壞崗位作業組成邏輯性的基礎上,也可以適當調整崗位/作業分組,使U也盡可能靠近主對角線,調整后的結果見表2。
(2)畫出課程模塊對應的方框,并設置課程名稱,見表3。
(3)用箭頭把落在課程框外的U 與相關的課程模塊聯系起來,表示課程之間的先后關系,為培養方案中個學期的課程分配提供依據,見表4。將落在課程框外的U相關的兩個課程1與課程k連接,表示課程k需要用到由課程1輸出的知識點Nk,2,課程1應該作為課程k的先修課程。

表2 調整后的知識/作業矩陣

表3 劃分課程模塊

表4 課程模塊之間的聯系
通過課程模塊之間聯系表,可以直觀顯示一個課程模塊被其它課程的使用程度。被較多課程使用的課程模塊應該及早開設,這與常規的培養方案中課程在不同學期分配的思想是一致的。
按照上述方法構建的課程體系具備如下特點:
①完備性。即每一個知識點必須有一個產生者(單元格中的“C”標號)和至少有一個使用者(單元格中的“U”標號)。每個職業崗位必須產生或者使用知識點。
②一致性。這是指每一個知識點僅有一個產生者,即在矩陣中每個知識點只有一個“C”。如果有多個產生者的情況出現,則會產生知識點不一致的現象。這也可以有效避免培養方案設置的課程在知識體系上存在的重復甚至不一致的現象,解決培養方案設置的不同課程中存在的內容重復問題。有時不同教材對相同知識點的闡述又不盡相同,容易給學生造成困惑。
③無冗余性。這是指每一行或每一列必須有“U”或“C”,即不允許有空行或空列。若存在空行或空列,則說明該知識點的劃分是沒有必要的、冗余的。
根據專業崗位的分類結果以及對專業知識的需求情況,表5為按照上述步驟對物流管理核心專業課程模塊的劃分情況。
表5中框出的核心課程從上至下依次為:物流設施設備、物流運籌學、物流經濟學、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應用統計學、物流系統建模與仿真、管理學、物流商務談判、物流成本、物流商務英語、國際物流、會計學、物流信息系統、物流營銷等,并給出了每個課程模塊的主要知識點(能力)以及服務的崗位作業。課程模塊之間的箭線表明了課程開設的先后關系,不同課程模塊之間不會存在重復的知識點,既保證了課程的課堂效率,也有效避免了相同或類似知識點在不同課程中出現時可能的不一致現象。
建立面向學生專業核心能力培養的專業課程體系,一直是應用型本科專業培養方案的主要內容。市場對專業人才的能力需求是不斷變化的,培養方案的修訂與調整必須緊密跟蹤市場變化。在掌握最新的專業崗位需求與要求的基礎上,本文應用U/C矩陣法,建立了物流管理專業崗位作業的能力需求與課程知識點之間的對應關系,并通過調整、聚合,形成了核心的專業課程模塊及其相互聯系,實現了專業能力與課程內容的緊密對接。該方法可應用于面向核心能力培養的專業培養方案的課程設置以及學期課程分配。

表5 利用U/C矩陣對物流管理核心專業課程模塊的劃分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