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美容 李春明 黃燕好
中晚期肝病患者的病情較重,伴有多種并發癥,如肝腹水、黃疸等,若不及時給予治療將危及患者生命。近年來,隨著臨床對免疫球蛋白的進一步研究,發現免疫球蛋白對中晚期肝病并發感染患者的病癥治療有積極作用[1]。本文選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86 例患者進行治療研究,分析免疫球蛋白對中晚期肝病并發感染患者的治療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86 例中晚期肝病并發感染患者,依據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3 例。對照組男23 例,女20 例;年齡最小46 歲,最大75 歲,平均年齡(63.47±5.83)歲。觀察組男22 例,女21 例;年齡最小45 歲,最大80 歲,平均年齡(63.55±6.19)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2]。納入標準:①知曉探究目的,均簽署知情同意書;②均經臨床肝活檢、影像學等檢查診斷,并確診者;③依從性良好,可積極配合完成實驗者;④臨床資料齊全。排除標準:①嚴重的免疫系統疾病者;②嚴重的心肺腎等重要器官缺損者;③嚴重惡性腫瘤或癌細胞擴散者;④不愿參與或抗拒者;⑤精神類疾病、智力有障礙者;⑥意識不清,或交流有困難者;⑦中途轉院或臨床資料缺失者[3]。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治療,給予患者保肝、護肝治療,以頭孢噻肟鈉舒巴坦鈉(湘北威爾曼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0095,規格:1.5 g)進行抗感染治療,3~9 g/d,分2~3 次靜脈注射(或靜脈滴注);若感染較嚴重每6~8 小時給予患者3~4.5 g,其中舒巴坦最大劑量推薦為4 g/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免疫球蛋白治療[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S10970081,規格:300 mg(10%,3 ml)],肌內注射,0.05~0.1 ml/kg(或注射3 ml/次),一次注射預防效果通常為1 個月左右。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以及治療前后的炎癥指標、T 淋巴細胞亞群。①療效判定標準[4]:患者發熱、感染相關癥狀均完全消失,且中性粒細胞計數正常為顯效;患者發熱、感染效果癥狀顯著改善,中性粒細胞計數減少為有效;上述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為無效??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②于清晨取患者空腹靜脈血4 ml,經3000 r/min 離心,20 min 后分離血清,于-80℃冰箱內保存,炎癥指標以酶聯吸附法檢驗包含CRP、PCT、IL-6;T 淋巴細胞亞群以貝克曼流式細胞儀檢測,包含CD4+、CD8+、CD4+/CD8+與Treg 細胞。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炎癥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CRP、PCT、IL-6 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C-CRP、PCT、IL-6水平均有所改善,且觀察組C-CRP、PCT、IL-6 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T 淋巴細胞亞群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CD4+、CD8+、CD4+/CD8+與Treg 細胞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CD4+、CD8+、CD4+/CD8+、Treg細胞水平均有所改善,且觀察組患者CD4+、CD8+、CD4+/CD8+、Treg 細胞水平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炎癥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炎癥指標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T 淋巴細胞亞群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T 淋巴細胞亞群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因中晚期肝病患者自身免疫力下降,感染成為患者的高發并發癥,病發后會加速患者肝功能衰竭,最終導致多項重要器官功能缺損[5]。因肝臟對機體免疫、防疫功能有重要作用,當患者肝細胞受損時,易造成細胞免疫功能紊亂,對外界的感染抵抗力減弱,繼而抑制機體中性粒細胞的作用,造成大量的未經解毒的細胞內毒素進入體內循環,誘發內源性感染、內毒素血癥等,從而改變患者血液動力學,促使患者并發多種并發癥,嚴重影響預后[6,7]。因此,對于中晚期肝病并發感染患者,積極采取有效的治療方案有重要意義。臨床常規治療常以抗感染干預為主,而頭孢噻肟鈉是常用的第三代半合成頭孢菌素,其抗菌譜廣,可廣泛分布與全身各種組織與體液中,有效發揮抗菌、抗感染作用[8]。
免疫球蛋白可通過獨特型網絡,有效中和自身病原性抗體,IgG 的Fc 片段和淋巴細胞上相對應的受體結合,有效調節其表達,亦可抑制對抗原提呈細胞的成熟和活化[9]。同時可增強抗感染作用,有效調節免疫功能,輔助調節T 細胞亞群的平衡,有效下調T 細胞措施的促炎細胞因子。在進入患者機體后,可直接調控炎癥細胞水平,恢復中性粒細胞的功能,顯著改善肝細胞損傷造成的細胞免疫調節紊亂癥狀,從而達到抗感染、調節免疫功能的目的[10]。且本文實驗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C-CRP、PCT、IL-6、CD4+、CD8+、CD4+/CD8+、Treg 細胞水平水平均有所改善,且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梢娒庖咔虻鞍讓颊逿 細胞亞群有顯著的調節作用,改善患者炎癥反應,提高免疫功能,改善自身免疫功能紊亂情況,繼而改善預后,對患者治療有重要意義[11]。
綜上所述,與單用抗菌藥物治療相比,聯合免疫球蛋白治療可有效發揮抗感染作用,同時顯著提高患者機體免疫功能,有效抑制炎癥指標,增加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患者T 淋巴細胞亞群,從而改善患者預后。因此,經聯合治療中晚期肝病并發感染病癥的臨床效果顯著,值得廣泛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