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曉燁,趙嫣娟,普竹梅,倪曉娟,李 琳,王員芝,楊海云
(昆明市婦幼健康服務中心/昆明市婦幼保健院,云南 昆明 650000)
2019年年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性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在全國乃至世界迅速擴散[1]。2020年1月20日,我國將此病列為乙類傳染病,按甲類傳染病管理。2020年1月30日凌晨,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宣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2]。2020年1月27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發布的《近期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工作方案》提出,為做好近期疫情防控工作,要全面落實主體責任;切斷傳染源;阻斷傳播途徑,并進一步要求最大程度減少人員流動;增強全民防范意識,保護易感人群如老年人、孕婦及兒童等[3-4]。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昆明市為云南省省會,是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了解新冠肺炎對婦幼衛生服務工作的影響,并預測“后新冠時期”的工作開展趨勢,以科學的防控理念、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持續投入到這場抗疫斗爭中,在鞏固好疫情防控成果和切實保障婦女兒童健康等方面尤為重要。
本文綜合分析昆明市2020年第1~2季度婦幼健康服務工作主要指標,采用時間序列模型擬合2014年第1季度至2019年第4季度昆明市婦幼衛生服務主要指標數據,篩選最佳預測模型,預測2020年第1~4季度年昆明市婦幼健康服務工作的開展趨勢并對比分析實際情況,找準著力點、關鍵點,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以確保“后新冠時期”婦幼衛生服務工作的有效落實。
研究昆明市2020年第1~2季度婦幼衛生服務工作主要指標,包括婚檢、產婦早孕建冊、產婦產前檢查、產婦產后訪視、產婦系統管理、戶籍活產、非戶籍活產、新生兒訪視,其中戶籍活產為戶籍在昆明市的活產、非戶籍活產為戶籍在非昆明市的活產。本研究所選用的主要結果質量指標均來源于云南婦幼衛生直報系統,指標是由數十位婦幼保健領域專家,結合婦幼保健的特點,經過多輪專家咨詢、專家論證選取。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學方法綜合分析2020年第1~2季度昆明市婦幼衛生服務情況,以2014年第1季度至2019年第4季度的數據為建模數據,采用SPSS 25.0軟件建立指數平滑模型和差分整合移動平均自回歸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篩選最佳模型并預測2020年1~4季度的數據[5]。
1.2.1指數平滑模型
基本思想是預測值為歷史觀測值的加權和,且對不同的歷史數據給予不同的權重,新數據賦予較大的權重,舊數據賦予較小的權重,因此隨著時間的變化,時間序列中的既往值對模型預測的影響會逐漸減小,預測值能更準確地反映時間序列的實際變化,更適合實際應用中的短期預測[6-7]。一般有簡單指數平滑法、Holt雙參數線性指數平滑法、Winter線性和季節性指數平滑法,各指數平滑模型有不同適用范圍,實際中應當根據數據的趨勢性、季節性等特點進行模型選擇。
1.2.2 ARIMA模型
基本思想是將預測對象隨時間推移而形成的數列視為一個隨機序列,即除去個別的偶然原因引起的觀測值變化外,時間序列是一組依賴于時間t的隨機變量。對于具有季節性、周期性和長期趨勢的時間序列數據較適于采用ARIMA乘積季節模型,即SARIMA(p,d,q)×(P,D,Q)s進行描述和分析。該模型綜合考慮了序列的趨勢變化及隨機干擾,尤其在難以明確或較難獲得主要影響因素的相關數據時,ARIMA模型有其獨特的優越性[8-9]。
1.2.3模型評價指標
指數平滑模型和ARIMA模型均是通過參數的統計檢驗,給出擬合優度指標。在參數選擇過程中,以均方根誤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最小的模型為最優模型。統計量Ljung-BoxQ可檢驗殘差序列是否為獨立序列,若其假設檢驗的P>0.05,說明數據擬合后的殘差序列不存在自相關。平穩決定系數(平穩R2)統計量用于比較模型中的固定成分和簡單均值模型的差異,取正值時表示模型優于簡單均值模型;取負值時表示劣于簡單均值模型;為0則表示和簡單均值模型效果相同。決定系數(R2)表示模型所能解釋的數據變異占總變異的比例,其數值越大表示效果越佳。貝葉斯信息準則(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BIC)表示模型對數據的釋度,該統計量基于均方誤差統計量,并考慮了模型的參數個數和序列數據個數,其值越小則相對模型越優[10]。
1.2.4模型預測值準確性驗證
建模后,將兩個預測模型對2014年至2019年昆明市婦幼衛生服務指標的預測值與實際值進行比較,以確定預測效果較優的模型。
采用Excel 2007和SPSS 25.0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計數資料用例數(n)和百分比(%)表示,建立指數平滑模型和ARIMA模型,篩選最佳模型并預測2020年1~4季度的數據。檢驗水準α=0.05。
2020年第1季度指標總和為105 640人次,環比下降36.37%,同比下降13.48%。各項指標的環比增長率均為負;除產婦早孕建冊人數、非戶籍活產人數外,其余指標同比增長率為負。環比增長率下降幅度最大的三項指標為婚檢人數(-88.02%)、產婦產前檢查人數(-35.66%)、產婦產后訪視人數(-35.64%)。同比增長率下降幅度最大的三項指標也為婚檢人數(-40.20%)、產婦產前檢查人數(-18.69%)、產婦產后訪視人數(-18.39%)。
2020年第2季度指標總和為119 538人次,環比增長13.16%,同比下降12.36%,各項指標的環比增長率為正;除婚檢人數及非戶籍活產數外,其余指標同比增長率為負。環比增長率上升幅度最小的三項指標為產婦孕早期產前檢查人數(11.21%)、產婦早孕建冊人數(11.92%)、新生兒訪視人數(11.99%);同比增長率下降幅度最大的三項指標為產婦產后訪視人數(-16.75%)、產婦產前檢查人數(-16.72%)、新生兒訪視人數(-16.53%),如表1所示。

表1 2020年第1~2季度婦幼健康服務主要指標(n,%)
選擇最佳參數,采用兩種模型擬合2014年第1季度至2019年第4季度的數據,除非戶籍活產數指標外,其余指標的ARIMA模型相對誤差均低于指數平滑法,但非戶籍活產數的指數平滑模型統計量Ljung-BoxQ假設檢驗的P<0.05,所以其殘差序列存在自相關性,故選用ARIMA模型。婚檢人數的ARIMA模型相對誤差為0,但模型的各項參數指標也均為0,說明模型沒有意義,且指數平滑模型平穩R2、R2、RMSE、BIC指標均優于ARIMA模型,因此婚檢人數選擇指數平滑模型,其余指標均采用ARIMA模型,如表2~4及圖1所示。

表2 模型擬合值對比

表3 指數平滑模型擬合度統計

表4 ARIMA模型擬合度統計

注:UCL:預測值的規范上限,LCL:預測值的規范下限。
除第2季度非戶籍活產數外,2020年第1~2季度各項指標實際值均低于預測值。第1季度相對誤差最高的三項指標為婚檢人數(155.75%)、產婦產前檢查人數(58.82%)、產婦產后訪視人數(58.80%);相對誤差最低的三項指標為非戶籍活產數(5.88%)、產婦孕早期產前檢查人數(37.97%)、產婦管理系統人數(40.89%)。第2季度相對誤差最高的三項指標為產婦產后訪視人數(44.70%)、產婦產前檢查人數(44.57%)、新生兒訪視人數(44.52%);相對誤差最低的三項指標為產婦管理系統人數(16.66%),產婦孕早期產前檢查人數(17.36%),非戶籍活產數(18.06%),見表5。

表5 2020年1~2季度實際值與預測值比較
2020年3~4季度預測婚檢5 054人次、產婦早孕檢查33 637人次、產婦產前檢查52 237人次、產婦孕早期產前檢34 250人次、產婦產后訪視52 425人次、產婦系統管理32 926人次、本地戶籍活產數53 117人次、非本地戶籍活產數6 573人次、新生兒訪視52 992人次,合計323 211人次,與2019年水平接近,見表6。

表6 2020年第3~4季度預測值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幾個月后,我國抗“疫”工作取得階段性勝利,隨著奔赴武漢的醫務人員陸續返回工作崗位,醫療工作逐漸恢復正常,婦幼保健工作也開始進入“后新冠時期”。我們應該思考國內醫院防疫現狀對婦幼保健工作的影響,預測各項工作的發展趨勢,科學防疫,以期能在未來的工作中未雨綢繆,更好地迎接新的挑戰。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2020年第1季度各項指標數據總和的環比增長量、同比增長量均下降,其中婚檢、產婦產前檢查、產婦孕早期產前檢查、產婦產后訪視、產婦系統管理、戶籍活產、新生兒訪視人數的環比增長量、同比增長量都有所下降;產婦早孕建冊、非戶籍活產人數的環比增長量下降,但同比增長量略微升高。婚檢人數受疫情影響最大,環比增長率為-88.02%,同比增長率為-40.20%。第2季度各項指標數據總和的環比增長量有所升高,但除婚檢人數、非戶籍活產數外,其余指標的同比增長量仍為負數,結果提示婦幼衛生服務工作的開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疫情影響,第1季度受到影響較大,第2季度隨著復工復產的有序推進,婦幼衛生服務工作也穩步開展,但仍需要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確保婦幼系統保健服務的連續性。
根據預測情況,除第2季度非戶籍活產數外,2020年第1~2季度各項指標實際值均低于預測值,其中第1季度產婦產前檢查人數、產婦產后訪視、戶籍活產數、新生兒訪視人數低于預測值的規范下限,可能與疫情期間孕產婦擔心在前往醫療機構進行孕檢的路途上、常規孕檢和分娩服務就診過程中存在一定的感染風險有關,導致婦幼衛生服務利用率的降低[11]。2020年3~4季度各項工作覆蓋的預測人數為323 211人,高于2019年3~4季度的306 793人。考慮到2020年第1~2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婦幼衛生工作服務人數低于預測值,有大量的服務需求并未得到滿足,在后新冠時期,助產機構可能會出現患者更多、醫務人員工作量更大的現象,需要提高重視,積極應對,持續優化工作流程,確保醫患安全。
目前的流行病學數據顯示,我國國內的疫情已經基本得到了控制。為進一步鞏固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實現“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目標,針對復工復產逐步推進、大量服務需求亟待滿足以及無癥狀感染者存在一定傳播風險的情況,各級助產機構要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及救治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傳播風險,切實保障婦女、兒童等易感群體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12]。首先各級助產機構要合理調配醫護力量,有序開放普通門診、專科門診、專家門診,提倡預約就診;有序開展預檢分診,所有進入醫療機構的人員均須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離,診區嚴格執行“一人一診一室”。其次助產機構應做好出入人員登記,保持院前急救和院內急診正常安全有序開展;對孕產婦和新生兒做好疾病救治、安全助產等工作,保障母嬰安全。除此之外,還需進一步加強分級診療工作,充分利用“互聯網+醫療”等信息化手段,通過網上預約和線上咨詢等方式,引導患者有序就醫,提高工作效率,創新工作方法,不斷提升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全面落實常見病、慢性病、多發病患者首先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診制度,減少人群在大醫院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