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媛

伴隨著信息化智能化應用等高新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我們快步邁入了新媒體時代。新媒體時代給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等方方面面都帶來了日新月異的改變,特別是對我們的語言傳播方式帶來了很大的變化,在大學生口語傳播方面帶來的新情景體現得尤為突出。要想在新媒體時代中把握住千載難逢的良好發展機遇,推進大學生口語傳播能力的穩步提升,就要練好基本功,夯實大學生口語傳播的基礎,利用新媒體時代給大學生口語傳播能力帶來的積極影響,積極開展大學生新媒體口語傳播實踐活動,推動大學生在新媒體時代主動規范自己的口語傳播行為,促使大學生積極應對來自新媒體時代對口語傳播的挑戰,穩步提升自己的口語傳播能力。
作為人類社會發展至今歷史最為久遠的傳播形式,口語傳播可以通過簡單的發出聲音等方式來滿足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互相溝通和組織表達的最基本的需求,進而口語傳播在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得到了持久、廣泛的應用,并且在一定的社會發展階段中對人類歷史有深遠影響的事件中發揮了不可忽視的重大作用。當前,新媒體時代的快速發展給我們帶來了更多新鮮的傳播媒介和更多樣化的傳播途徑,深受各個年齡段、各行各業人士的喜愛和追捧,如雨后春筍般誕生了新媒體時代的自媒體創作者,不同的作品顯示出差異化的口語傳播能力??谡Z運用和表達能力更加體現了新媒體時代大學生的綜合素質,這種能力同時也是現代社會要求優秀人才必須具備的的基本技能之一。
夯實新媒體時代大學生口語傳播能力的基礎
隨著當代社會進步和發展,社會整體就業壓力不斷增大,接受了普通高等教育的大學畢業生更愿意畢業后緊跟新媒體時代的潮流自力更生自主創業。新媒體時代在大學生群體中也誕生了很多自媒體創作者,在更便捷地進行口語傳播的同時,在大學生群體中有一部分大學生的口語傳播作品表現出口語表達能力不足、文化素養匱乏、文化知識積累不夠、社會主義價值觀念不穩定等問題。大學生口語傳播的能力和素養對新媒體時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夯實大學生口語傳播能力的基礎,既是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必然要求,又是新時代普通高等教育中提升大學生素質教育質量的基本要求之一。
通過夯實大學生口語傳播能力的基礎,進而提升大學生口語傳播能力,就要全面培養大學生語言文字和口語表達等口語傳播方面的相關能力和素養。2017年1月17日,為了切實發揮學校在語言文字工作中的基礎作用,進一步加強學校語言文字工作,教育部和國家語委聯合印發了《教育部國家語委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語言文字工作的意見》,在這個文件中提到,學校語言文字工作的總體目標是打造全社會語言文字規范化建設的示范標桿,培養學生的“一種能力兩種意識”?!耙环N能力”即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兩種意識”即自覺規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意識和自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的意識。這也是大學生口語傳播能力提升對學校普通高等教育的要求,普通高等教育階段更要時刻關注和堅持培養大學生的“一種能力兩種意識”,夯實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培養大學生自覺規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意識和自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的意識,從而進一步提高大學生口語傳播能力。
利用新媒體時代給大學生口語傳播能力帶來的積極影響
在新媒體時代高速發展的背后,正是互聯網時代的信息化智能化應用等高新科學技術的創造性的大變革,給我們的現代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影響。在新媒體時代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更加方便快捷地學習和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服務和體驗。在新媒體時代高速發展的同時,如雨后春筍般的諸多的新媒體平臺通過互聯網高新技術誕生了,大學生口語傳播也變得越來越容易了。
如雨后春筍般的新媒體平臺在信息化智能化的跨越式發展中得到了更加廣泛應用,接受了普通高等教育的大學生是這些新媒體應用軟件平臺使用的中堅力量。大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也經常使用抖音、快手、頭條、西瓜視頻等順應時代浪潮的新媒體應用軟件平臺,大學生群體在這些新媒體平臺上進行交流、分享和互動的頻率非常高,新媒體時代的口語傳播擺脫了傳統傳播方式中對口語傳播的不利因素限制,即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與此同時新媒體應用軟件平臺還有選擇平臺眾多、下載極為方便、基本免費使用、高效快捷方便等特點,極大地減輕了大學生口語傳播的成本,也為大學生口語傳播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新媒體時代機遇。
大學生口語傳播能力提升方法
積極開展大學生新媒體口語傳播實踐活動
我們常說實踐出真知,而大學生新媒體口語傳播能力提升更是如此。普通高等教育要根據大學生的特點,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積極開展一些既能夠符合大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征,又可以緊跟新媒體時代的發展要求的大學生新媒體口語傳播實踐活動。不同地區的不同學校還可以積極引導大學生充分挖掘所在地區的歷史和時代發展背景,根據當地的社會發展、人文歷史發展、良好的風俗習慣等主動參與有計劃地開展一系列既符合我國當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又具有新媒體時代創造性特點的大學生新媒體口語傳播實踐活動,促使大學生在新媒體口語傳播實踐活動中,保持口語傳播思維的活躍,感受到新媒體口語傳播的時代要求和社會意義,不斷地為新媒體時代大學生口語傳播能力的提升提供內生動力。
注重口語技巧,提升口語能力
口語傳播由于每個人的資質與后天培養不同,表現出的差別比較明顯。如何準備把握每個人的口語能力,就要從口語技巧、語言表達、語言復述、思維能力、交流技巧等方面來掌握,每個人這些能力都有高有低,不會表達、不愿表達的現象經常出現在有些班級同學身上,口語傳播受到很多方面的影響。我們與其他人交流時需要注意一些言語方法,交流原則我們應該熟練掌握,交流原則主要包括互相尊重、包容互鑒、言語得體、禮貌待人。雙方對話需要站在同一高度,進行溝通商議。使共同的交流目標得到共同商議,達成一致的意見,在溝通過程中注意談吐得當,儀表得體,語言表現出當代大學生積極向上的面貌,顯示出專業性與技巧性。交流時不卑不亢,不受周圍人的影響,思路明確。會說話會交流是一門藝術,有些同學在與其他人交流時自帶親和力,言語規范,加上后天訓練擁有的專業性術語,會使整場交流輕松愉悅,完美呈現,這樣的交談才能優化語言傳播表現。舉一個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例子,每位節目主持人都談吐優雅、自帶氣場,言語表達十分得體,不僅達到了播報的目的還有助于提高節目收視率。我們要向這些主持人學習,他們的狀態非常飽滿,在節目觀看中,我們就能自主學習、不會受到時間空間的限制。
新媒體時代大學生口語傳播能力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十分深遠的社會影響。如何在新媒體時代培養和提高大學生口語傳播能力是所有普通高等教育階段教育工作者一直研究和深入探索的問題,除了本文中提到的三個方面的提升途徑,還可以通過加強國際合作和對外交流,借鑒國際社會在新媒體時代推動口語傳播學學科建設和提升大學生新媒體口語傳播能力的有益經驗。在當前新媒體時代背景下,讓更多的大學生具有口語傳播的基本素養,面對數字信息技術具備正確的傳播意識,積極地投入新媒體時代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去,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充分體現大學生口語傳播能力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