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貴通
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出發,深刻闡釋了辦好思政課的重大意義,深入分析了教師的關鍵作用,明確提出了思政課改革創新的基本原則和目標要求。
針對義務教育階段中道德與法治教材建設提出“要從維護國家意識形態安全、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高度來抓好”。我們培養人的目標是什么要搞清楚,現在非常明確堅定地提出要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學校要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做到每一堂課不僅傳播知識、而且傳授美德,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種子在學生們心中生根發芽。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這一時期心智逐漸健全,思維進入最活躍狀態,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
“蒙以養正,圣功也”,就是說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給他們正確的思想,引導他們走正路。因此,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課教師隊伍責任重大。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我們該怎樣當好思政課老師?
一、有理想信念,立德樹人
新時代教育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做到“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教師。作為思政課老師我們更應該有責任、有擔當,更好地履行鑄魂育人、立德樹人的重要使命。
作為思政教師,首先要認真學習領會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保持政治清醒,自覺抵制各種謊言謬論,與其劃清界限,敢于批判各種錯誤政治觀點、政治思潮,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全面提升政治素養。再者,要對政治理論做到真懂真信,帶著感情融會貫通地講,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動人;要以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學生,以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學生,用真理的強大力量引導學生。引導學生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中。傳道者自己明道、信道,情懷深,才能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和抱負。
二、有道德情操,師德高尚
思政課教師要明辨是非善惡,自覺追求真善美;要嚴于律己、謹言慎行,課上課下一致、網上網下一致,自覺弘揚主旋律,帶頭傳遞正能量;要自覺堅守精神家園、加強自我修養、健全人格操守;要用堂堂正正的人格感染學生、贏得學生,自覺做為學為人的表率,做讓學生喜愛的人。要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的“四個相統一”要求,即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統一,堅持潛心問道與關注社會相統一,堅持學術自由和學術規范相統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2019年4月山東省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素養提升研討會上,呂文強老師作為道德與法治教師的楷模作了題為上作的題為《讓每一朵花蕾都在我的手中絢麗綻放》的報告,深深地感染與感動了與會者。這反映出廣大思政課教師積極進取、向上向善。其實我們身邊不缺這樣的榜樣,盡管他們沒有呂老師這么多的榮譽,我們要向榜樣人物學習,做一個可信、可敬、可靠、樂為、敢為、有為的思政課教師,用自身的力量去教育、影響學生,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
三、有扎實學識,?本領過硬
教師需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拓寬知識的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鉆研業務,勇于探索創新,這才能克服教學工作中出現的困難,解決教學工作中的新問題,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淵博的知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積累的,需要教師們不斷地學習和探索,人們常說“才高八斗方為師”,如果老師的知識有一桶水,那么他能給學生的也就只有一碗水;如果老師的知識只有一碗水,那他能給學生的也就剩下了一滴水。?思政課重點不在于知識傳授,而在于價值引領。思政課教學內容要跟上時代,思政課教師要有知識視野、國際視野、歷史視野;要博覽群書、學貫中西、鑒古通今,廣泛涉獵各學科、多領域的知識,包容接納不同國家、種族的文化;要了解最新的國內外時政,緊跟時代步伐。我們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備課、常講常新,才能取得較好教學效果,才能把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之中,在傳授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理想信念的教育。
當然,在思政課教學中也不能只強調知識性,不能為了應付考試讓學生死記硬背知識點,而不注重對學生價值觀的引導。學生有興趣才會記憶,這種記憶是牢靠的,沒有興趣死記硬背就是死知識。知識是載體,價值是目的,要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之中。
四、有仁愛之心,仁而愛人
“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說明水流所從出,源遠流長,關鍵在于源頭。教育是“仁而愛人”的事業,所以仁愛之心是師德之源泉。師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情感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教育就實現了其根本的育人功能。思政課教師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贏得學生。要有學識魅力,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學生,以深厚的理論功底贏得學生。要有仁愛情懷,把對家國的愛、對教育的愛、對學生的愛融為一體,心中始終裝著學生,讓思政課成為一門有溫度的課。
我們作為思政教師,要承擔起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的歷史使命,肩負起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時代重任;把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擺在首要位置,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要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引導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