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泉清
《新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的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笨谡Z交際無時無刻不存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我國教育家陶行之說:“生活即教育?!必S富多彩的生活給口語交際教學提供了源泉活水,教者不但要上好口語交際課,還要在日常生活中上好口語交際課,要善于捕捉現實生活中的精彩畫面,創設口語交際的情境,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在生活中加強小學生口語交際訓練,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一、在學校生活中訓練
每天,學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在這段時間里,學生與老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都發生了許多的事,這都要進行交際。作為教者,就要關注學生日常生活,創設交際情境,激發學生交際欲望。如在一年級新學期的第一節課,教者可以面帶笑容,先用“嗨,小朋友們,大家好!”的問候拉近師生間的距離,然后向同學們作自我介紹:“我叫XXX,我是你們的老師,也是你們的大朋友。我喜歡看書、唱歌、畫畫,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和小朋友一起玩。誰愿意做我的好朋友呢?”如此一來,學生們都躍躍欲試,積極參與,個個搶著要發言。此時,教者順勢抓住時機,利用對話形式教學生交際技巧。教者可以大大方方地走到一位學生面前,握住他的手說:“小朋友,你好!請問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幾歲了?我可以做你的朋友嗎?”接著又提出如“你家在哪里?有幾口人?都有誰?你最喜歡參加什么活動?”等問題。師生一問一答,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介紹自己。為了使每個學生都能有機會交流,教者接著安排同桌互相介紹,把想問的、想說的都告訴了對方,并讓說得好的同學上臺示范。寬松愉快的環境會使學生心情愉悅,樂于思維,敢于表達。在學校生活中口語交際訓練的機會很多,如:開學初的班干部選拔、故事演講比賽、詩歌朗誦比賽,甚至上課提問交流,下課走廊討論,都離不開口語交際。其實口語交際隱身于學校生活的每個角落,教者要抓住每次讓學生訓練交際能力的機會,為學生創設交際的情境。
二、在家庭生活中訓練
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學生放學回到家,總喜歡把自己一天的所見所聞講給父母聽,如學校里、班級里發生的事,上學路上發生的、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作為教者,要長期與家長溝通,提醒家長重視對孩子進行早期的口語交際訓練,做孩子的忠實聽眾,及時糾正孩子口語的毛病。同時布置一些口語家庭作業,讓學生在家庭中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如,學了《救命骨髓》《民放英雄戚繼光》后,請同學們回到家后,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和父母一起分享讀書的快樂。父母親的生日到了,做張愛心卡,并說幾句祝福的話給父母親聽。當班里新轉來一位小朋友,把他(她)介紹給父母認識。學生喜歡觀看電視節目,讓學生向家長發表自己的看法。通過教者對學生的意識地布置一些家庭口語交際訓練,使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來不斷得到了提高。
三、在社會生活中強化口語交際訓練
教者除了重視通過課堂教學加強訓練外,還要引導、組織學生在社會交往中實踐,積極開展各種社會交往活動。通過組織學生到校外去參觀、訪問、調查、慰問、做好人好事等實地感受活動,使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得到培養和發展。如教學“春天里的發現”口語交際課時,教者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到美麗的田野里盡情地欣賞春天、感受春天。引導學生觀察青的草,綠的葉,各色鮮艷的花,聽著小溪的歌唱,青蛙的鳴叫,學生會有所感有所想,美好的語言如涓涓細流,流出心田:“花兒笑了,在等小蜜蜂來親她呢!”“風兒像大梳子,正在給柳樹姐姐梳長頭發呢!”“青蛙是位歌唱家,正在為春天演奏一曲贊歌呢!”自然風光的熏陶與感染,啟發了學生的心智,發展了學生的個性,解除學生的束縛,使他們覺得有話可說,有情可表,語言變得絢麗多彩。此外,還可以讓學生到校外慰問孤寡老人,做好人好事,上街購物討價還價等。這些實踐活動,學生樂做,又感興趣,在不知不覺中鍛煉了口語交際能力。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作為教者,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任重道遠的。小學口語交際是一個全新的課題訓練,交際能力的訓練是長效的,應貫穿于整個語文教學,應滲透在學生的課內、課外、校內、校外的各個生活環節中,經過“細水長流”的口語交際訓練,學生口語交際就不再言之無物,不再言不由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