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贛貞

津津有味地聊八卦
八卦是網絡上那些真假難辨的新聞,涵蓋了閑話、丑聞、流言蜚語、竊竊私語等非正式信息,內容具有評價性,能夠反映傳播者的態度和觀點。閑聊八卦時需要適當的場景或環境,離不開熟悉、親密、有趣的氛圍。英國心理學家羅賓·鄧巴將八卦行為定義為“對不在場的第三方進行評價并分享信息”的行為。
八卦與謠言存在區別,但很容易被混淆。八卦的重點在人,強調個人的私事,廣泛存在于現實生活中。一般不需要被證實,人們更傾向于關注事件本身而非真實性。八卦更強調人際性,體驗揭露隱私的快感。謠言的重點在事,強調發生的事件,更可能發生在未知的威脅環境下。謠言往往涉及社會重大事件,需要經過檢驗。
俗話說:“誰人背后不說人,誰人背后不被說。”這句話精辟地概括了八卦的廣泛性,幾乎是人人都在講八卦,人人也都可能成為八卦的主角。有人的地方就有八卦。美國心理學家邁克爾·加扎尼在《人類的榮耀》中說:“也許你認為普通人才愛聊八卦,像全球的政治家、經濟巨頭們在午餐時聊的一定都是世界大事。其實他們80%以上的時間也是在聊八卦,諸如聊‘鮑勃的高爾夫球技術‘比爾換了新車這樣的事?!比藗冊谌粘U勗捴虚e聊八卦的時間占65%,其中85%的人喜歡談論熟人或朋友的八卦,只有5%的人帶有惡意。
人們喜歡明星八卦,一是因為大家通過熒屏認識了他們,同時這些明星又跟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圈子沒有多大關系;二是明星身處名利場,生活精彩紛呈,故事傳聞多,很能吸引眼球;三是看到明星越光鮮亮麗,人們越想找到一些破綻,因為太過完美就會顯得假,讓人難免產生一種盼著其現出原形的沖動。
心理學家將八卦內容分成三類:積極的或奉承的八卦;中性的、觀察性而非評價性的八卦;消極或惡意的八卦。其中第三類破壞性極大。在電影《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中,女主角名叫瑪琳娜,天生麗質,十分迷人,小鎮里很多女性會嫉妒她。于是關于她的八卦逐漸增多。這些女人會說她“經常勾引男人”“與很多男人保持著不正當關系”“寡婦肯定耐不住寂寞”。這些八卦使瑪琳娜聲譽受損,父親與她斷絕關系,原本不明真相的女性也討厭她。這個可憐的女人沒有招誰惹誰,原本只想過平淡的日子,但最終不得不為生存當上軍官的情婦,遠走他鄉。
隨著現代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人們的壓力越來越大,渴望通過某種渠道調節神經,緩解焦慮。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經常聊八卦的人幸福指數明顯高于沉默寡言的人。聊八卦是一種不必注重邏輯的語言表達,不像做報告,不必負責,也沒有心理負擔。人們熱衷聊八卦,與大腦有“負面偏好”有關。因為負面信息對人類生存和繁衍的影響更大,對危險而非安全的了解更有利于人們的生存。
當我們與別人比較后發現自己掌握的信息匱乏時,就會產生相對剝離感。而八卦作為一種社會資源,從某種角度來說可以用來填充人們的信息缺口。同時,人們的好奇心是普遍存在的,不僅對自然界客觀事物和規律好奇,對周圍的人和事更好奇,聊八卦恰恰可以滿足人們這種好奇。
研究發現,這種好奇與預期獎賞的腦區相關。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學院心理學家的一項新研究指出,我們的大腦會對信息上癮。人在獲取信息時,會激活腦內紋狀體和內側前額葉皮層,這兩個區域與大腦獎勵回路有關,能產生讓人興奮的多巴胺。巧克力之所以能讓人感覺開心,在于這種食品刺激了大腦中內啡肽的分泌??疵餍前素院褪秤们煽肆σ粯?,可以刺激大腦分泌內啡肽。人們吃過巧克力后可能會因為攝入過多熱量而感到有些后悔,而明星八卦給人們帶來了快感,而且還不用擔心發胖。
美國達特茅斯學院心理學家艾辛·喬利研究表明,八卦是通過與他人交換信息來形成關系的一種方式,它涉及信任并促進了社會聯系,這種聯系隨著進一步的交流而加強。聊八卦有多種社會功能,不但在人們日常交往中起到重要作用,讓人們保持團結、冷靜,帶給人愉快的心情,而且一些八卦還能提供有用的資訊,通過他人的經歷間接地了解這個世界。
在這項研究中,喬利收集了5項觀察研究的數據,系統分析了愛八卦人群的特征以及內容特征。所有參與者都配有電子激活記錄器,在2—5天內對5%—12%的聲音進行采樣,聲音文件被編碼為八卦、價值(積極、消極和中性)、主題(熟人和名人)和話題(社會信息、身體外觀和成就),并完成人口統計和個性問卷。
結果顯示,幾乎每個參試者都會聊八卦,經常聊八卦的人更加傾向于外向;八卦的對象絕大多數傾向于熟人,多數八卦內容是中性的,而不是消極或積極的;最早在5歲的孩子身上就已經出現了聊八卦的行為,相比于年長者,年輕人會聊更多消極、惡意的八卦;低學歷、低收入、低社會階級的人并不會更喜歡聊八卦,反而是高收入的人會更喜歡聊中性的、非評價性的八卦;女性確實比男性更喜歡聊八卦,但只是會聊更多的非評價性八卦,在聊積極、消極的評價性八卦的數量上,男女之間并沒有顯著的差異,女性更愛聊八卦是其社會角色和地位所決定的,相對而言她們角色偏弱,較易沒有安全感,探索到的秘密越多安全體驗就越多。
八卦是人際交往的一個重要線索,當人們與他人無法直接接觸時,八卦就成了獲得信息的重要途徑,可以了解他人的性格等情況。很多人將八卦作為飯后談資,制造話題,是因為八卦不僅制造了巨大的娛樂效應,還能起到潤滑人際關系的效果,促進建立某種趣味相投的親密關系。八卦消息的轟動效應和吸引眼球的效果,可以令八卦炒作者短時間內迅速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滿足他們的虛榮心。
在整個八卦過程中,多方都是處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且八卦多是點對點的,并不經過某個中心化的節點。八卦的行為難以被監測和控制,卻有極高的溝通效率,也就是說八卦是一個非?!叭ブ行幕钡男袨?。它是雙向的(從傳播的角度講是無序的),但可以在小圈子內自動“糾錯”形成共識。主要的問題是,八卦總是會造成當事人的很多困擾。
如果大家都在聊八卦,那么產生的內疚感、罪惡感和不道德感就會分散,每個人所承擔的則微不足道,甚至在很多時候都意識不到傳播他人負面八卦是“不道德”的事情。另外,人們傾向于關注同級或上級的八卦,尤其是他們的負面八卦。在一定程度上,這種八卦可能產生“幸災樂禍”的心理,從而提高自尊,激發積極情緒。
負面八卦會對八卦目標的聲譽產生威脅,他們會由于個人隱私被泄露而感到焦慮和壓力感,產生恐懼和憎恨,甚至可能引發抑郁傾向和退縮行為,大大降低人們的生活滿意度。更有甚者,在競爭資源時制造八卦,故意抹黑競爭對手,加劇與組織和群體的沖突,破壞人際關系和組織團結。由于過度的群體規范使得組織成員去個性化,降低了群體的多樣性,不利于組織的和諧發展。對于八卦的傳播者來說,過度八卦往往也會損害自身形象,遭人排斥,無人親近。
有人發現,如果在某些媒體和App點過幾條八卦新聞后,接踵而來的八卦信息便會“投其所好”,源源不斷推送的內容會變得越來越單一,使受眾陷入“信息繭房”之中?!靶畔⒗O房”指的是人們關注的信息領域會習慣性地被自己的興趣所引導,從而將自己的生活變成像蠶在“繭房”中的現象。原本聊八卦是希望獲取更多消息,利于擴大社交面,但這樣一來就可能本末倒置,使信息接收的維度變窄,困在八卦之“蛹”中。
綜上所述,八卦有利有弊,看你怎么對待。有人說,生活窮困的人才喜歡刺探別人的私事。有人覺得,八卦本來就是人生的一部分,無法避免。你可能比自我感覺到的更喜歡講八卦,如果真的發現說了太多或聽到了太多消極的、惡意的八卦,也需要對自己或別人的行為進行糾正。
我們生活的社會離不開八卦,即使你想成為一個不說八卦的清高“賢人”,有時也會不自主地“說三道四”。重要的在于水準問題,追求比較有品位的方式來聊八卦,而不是到處在別人背后說壞話。聊八卦本無害,關鍵是要懂得分辨哪些八卦聊起來無害,哪些可能會傷人。即使是聊八卦,我們也要聊得有態度,有所聊有所不聊。在遇到管不住嘴想要八卦的時刻,先想一想,如果能對他人或自己排雷避坑提供幫助,那就但說無妨。如果這些八卦行為可能對人有傷害,那么我們就管好自己的嘴吧!
編輯:夏春暉? ?38675320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