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卓 石 澤
工業遺產與歷史文化遺產一樣都有著豐富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而與一般的歷史文化遺產相比,工業遺產中還具有一定的科技研究價值。工業遺產不僅能夠體現其所處時代的工業特點,還能夠通過研究科技的發展軌跡來為現階段工業以及科技的發展提供有價值的資料和思路。現階段,我國對工業遺產的保護和開發主要以博物館和遺址紀念館的形式來發展旅游業,文旅融合能夠為工業遺產的保護和開發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工業遺產是包含所有與工業相關領域的各種建筑以及社會活動場所的總稱,在現代社會的發展過程中,隨著工業遺產的旅游價值被應用和開發,越來越多的歷史工業建筑被納入到工業遺產的范圍當中。現階段工業遺產的內容不僅包括各種作坊、車間、倉庫等傳統的工業企業生產經營場所,還將各種記錄工業發展和技術的檔案資料、工藝流程以及當時的交通系統等都納入到工業遺產的范圍當中。目前所見而言,我國工業遺產的保護和開發工作以上海、北京、無錫、樂山等地的開展情況較為合理。這些地區不僅擁有歷史發展過程中大型的工業生產和制造基地,還能夠以現代社會的經濟發展條件來對工業遺產進行更好的開發和保護。
工業遺產的價值構成是體現在多方面的(見圖1)。

圖1 工業遺產的主要價值構成
1.歷史價值:工業的產生和發展本身就是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對其進行保護和開發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
2.科技價值:科技價值是工業遺產區別于其他歷史文化遺產的最主要價值,無論是工業生產的技藝還是流程,都會對現階段工業的生產以及工業產品的多樣性呈現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3.文化價值:工業的產生和發展對社會歷史的變革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因而工業遺產對人們研究歷史文化的發展脈絡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有著豐富的文化價值。
4.獨特性與稀缺性價值:在整體規劃與布局和留給人們的記憶與習俗方面,都是當時當地客觀條件的綜合統一體,具有其內在的獨特性;同時,在愈發緊缺土地資源的條件下,工業遺產不斷遭到損毀,成為了稀缺性資源。
5.藝術價值:工業遺產也具有著重要的藝術價值,它們是整個城市的工業景觀所無法替代的城市特色,個性鮮明,改變了“千城一面”的面貌,保持著濃郁的地方特色。
6.教育價值:工業遺產凝聚了大量的科學技術信息和知識,在不同程度上記載了當地的各方面信息,可以使人們進一步了解和感知工業社會進步與發展的知識。
7.經濟價值:除此之外,由于工業在生產和發展的過程中還會通過創造經濟效益來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因而其也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
8.社會價值:而從社會的角度來說,工業遺產是世界范圍內人們共同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對其進行保護和開發還具有一定的社會價值。
我國的三線城市有著豐富的工業遺產資源,這是由我國的國情和實際發展情況決定的。在新中國建立初期,我國以農業和工業為重要的發展目標,一些城市依靠豐富的工業生產資源成為我國發展工業的重要基地,這些城市的經濟發展狀況也在當時處于領先的地位。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越來越多的沿海城市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主力軍,以服務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正在迅速崛起,以工業為主要發展模式的城市逐漸失去了優勢地位并開始衰落,當中包括大量的三線城市。這些城市大多數有著豐富的工業遺產,它們也越來越注重工業遺產的保護和發展。
工業遺產本身價值豐富,對其進行保護和開發不僅能夠幫助人們更好的了解歷史,還能夠為現代工業的發展提供一定的思路。文旅融合是現階段能夠促進我國旅游資源以及各個地區的文化資源有效整合的重要發展理念(1)鹿磊.中國非物質工業遺產保護性旅游開發[J].特區經濟,2011,(11):166-168.,在工業遺產的保護和開發過程中融入這種理念,能夠讓工業遺產在發展的過程中更好的體現歷史文化價值和內涵,讓人們在參觀過程中了解到工業遺產的發展情況以及遺產保護的重要性,進而更好的保護當地城市的工業遺產。
遺產本身就具有不可復制性,不同的城市由于地理位置、歷史發展情況的不同會形成具有獨特風格和形式的工業遺產。而在將工業遺產作為旅游資源進行保護和開發的過程中,這種獨有的工業遺產能夠以其獨具特色的風格呈現來形成特色的旅游資源,當地城市能夠在文旅融合的過程中將當地的特有文化與工業遺產進行融合形成特定的旅游品牌形象,進而在促進旅游業發展的同時,也能夠對工業遺產的保護和開發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旅游業是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發展的過程中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成本,僅僅依靠城市本身獨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觀就能夠實現產業的發展(2)楊磊.用28項遺產串起一部中國工業發展史[J].出版人,2020,(07):83.。將文旅融合的發展理念融入到工業遺產的保護和開發過程中,能夠通過工業遺產景觀的獨特性來吸引游客的注意,在提高城市工業遺產景觀的市場價值和競爭力、促進當地城市旅游業發展的同時,也能夠促進城市整體經濟的發展。而在促進當地城市旅游業的發展過程中,為了能夠達到對工業遺產的有效保護和開發的目的,還要注意工業遺產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情況。
1.政府的政策支持與推動
2019年,首次全國文化和旅游廳局長會議在京召開。著重討論了如何推動文旅融合,會議提出 “尊重規律、因地制宜、穩中求進、鼓勵創新”四點意見。一方面通過文化升華旅游內容的高度,另一方面通過旅游體驗作為文化傳播發展和輸出的載體,從而實現兩者的協同發展。這為洛陽工業遺產資源的文旅融合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政策支持,近年來,洛陽工業文化遺產園區取得了良好的發展成果,尤其是在產業化與特色型道路上發展迅速,如在洛陽首個工業遺產園——第一拖拉機制造廠舉辦的“追夢音樂嘉年華”與“新型農機博覽嘉年華”。此為國內首個由老舊廢棄工廠改造而成的音樂節場地,且在現場展出了眾多新款農用機械,大量的工業元素充滿著現代的藝術氣息,為眾多樂迷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體驗。
2.城市工業遺產資源豐富
在中國工業的發展歷程中,洛陽市都占著舉足輕重的位置。目前洛陽市共有四家企業入選國家工業遺產,其中最具特色的當屬以“一拖”為代表的蘇式建筑群。可見,洛陽市的主要工業遺產資源十分豐富,且各有特色(見表1)。

表1 洛陽市現有的部分工業遺產資源
1.對工業遺產和文旅融合的認識不充足
洛陽市工業遺產資源豐富,但長期受“重古代,輕近現代”的影響。加上許多工業遺產的建筑外形多以簡練風格為主,觀賞價值及藝術研究價值不及古代建筑(3)劉歆,王昳昀,邵燕妮.河北省工業遺產旅游開發初探[J].建筑與文化,2017,(05):208-209.,導致人們對于工業遺產缺乏認知與開發,使得洛陽市有關部門發展工業文化遺產旅游的意識不強,沒有能夠將工業遺產作為文化遺產的一部分進行開發和利用,導致旅游價值凸顯較低。
2.工業遺產園開發不完善
洛陽現有的工業遺產景區,大多都開發不完善,管理上也缺乏系統化。各景區開發力度不夠,大致表現為(見表2):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見圖2,圖3),景點外觀和文化內涵不符,當地工業特色不鮮明,眾多廠房尚未改造且日常營業的店面較少,管理模式混亂,工作人員專業化程度低,導致游客在直觀上認為所見非所聞。

表2 洛陽市工業遺產園對比

圖2 八里唐文化公園未改造廠房(4) 洛陽八里唐文化藝術公園掠影[EB/OL]. (2015-02-28)[2021-11-15].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2175d60102vnn5. html.

圖3 八里唐文化公園未改造廠房(5) 八里唐文化藝術公園. [EB/OL]. (2015-02-28)[2021-11-15]. https://www.meipian.cn/1k0zxt7h.
在經濟水平日益發展的今天,旅游已逐漸發展為一個大眾化、世界化的活動,消費者從最初的簡單觀光旅游轉變為體驗式旅游,工業遺產方向的旅游就興起于人們對于懷舊情結及懷舊事物的體驗(6)于黨政.工業遺產旅游文獻綜述[J].環球人文地理,2014,(16):108-109.。工業遺產旅游既擁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底蘊,又能夠帶給人們充足的心理及實際的體驗與感受,讓消費者既能感受到懷舊事物帶給他們的豐富情感,又能讓人們滿足追求新鮮事物的興奮。通過富有特色的工業遺產旅游,形成全新的旅游模式,將文化傳播和旅游二者充分結合,實現二者協同發展,推動洛陽城市文化交流和擴大文化價值,增強文化軟實力和影響力。
1.政府的大力支持。2021年,河南省文旅融合發展基金正式設立,首期規模達15.5億元,其支持文旅相關等產業融合發展,這對于洛陽市工業遺產資源開發是一個非常好的發展契機,能夠全方位地賦能洛陽市文旅企業及文化。
2.鼓勵組建文旅投資集團企業,完善旅游業發展。以洛陽一拖工業園開發建設為代表,支持大型企業在洛陽設立投資基金,積極拓展投融資渠道,為更多創業者及中小型企業提供更加具有活力的經濟生態。強化文旅融合,將品牌推廣出去,加大宣傳力度,創新宣傳手段。
3.以人為本,符合消費者需求(7)武曉鑫.工業遺產保護與“活化”再利用——阜新海州煤礦[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7,(14):200-201.。在工業遺產的創新打造方面,要以人為本,從消費者出發,符合當前消費者的需求,改變傳統的旅游、商業空間,建設更有創意的、更加富有獨特工業特色的創意街區,文化展覽等,不僅能夠寓教于樂,還能夠宣傳當地特色旅游文化,增強文化的傳播和吸引力。
近年來,國內眾多城市也緊鑼密鼓地開始進行對工業遺產旅游項目的開發,其中不乏有著工業強市:濟南市、鄭州市、哈爾濱市。這給洛陽市旅游業帶來了巨大的競爭壓力。這些城市的工業遺產項目起步較早,發展也較為完善,定會將洛陽的一部分客流量分流出去,鄭州市的智能終端(手機)產業園工業旅游示范基地,新鄉市的大信“魔數屋”工業旅游景區、娃哈哈工業旅游示范基地等等正迅速發展,也會對洛陽開發工業遺產資源產生相當的競爭壓力。要根據當地工業遺產資源的特色,結合洛陽當地文化,創新方法,拓寬視野,從而打造開發新模式。
隨著國家的不斷發展,我國愈發鼓勵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在激發在文旅消費潛力的方向上加大力度,對各地旅游業加大資金投入,旨在打造高品質、特色旅游目的地。同樣,2018年河南全省布局鄭州、焦作、濟源三個市和修武等23個縣作為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加大推動旅游業發展力度,并創建了15家河南省工業旅游示范基地,這對洛陽市工業遺產旅游的開發有著很大的競爭力和發展壓力。
三線城市本身擁有著大量的工業遺產資源,將工業遺產的保護與開發與旅游業的經營發展相結合是能夠有效利用工業遺產資源以及幫助城市形成特色的產業發展模式的重要渠道。而文旅融合發展理念的提出,又為三線城市工業遺產的開發和保護提供了強有力的思想支持和行動指導原則(8)呂建昌.中西部地區工業遺產旅游開發的思考——以三線工業遺產為例[J].貴州社會科學,2021,(04):153-160.。在文旅融合視域下,要想對三線工業遺產開發模式進行分析,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著手:
現階段我國三線城市的工業遺產以工業遺址為主要呈現形式,在城市的發展建設過程中,這些廢棄的工業遺址大多會采用兩種方式進行處理:一種是直接對工業遺址進行推倒重建,在舊的工業遺址上建設能夠符合現代化城市發展特點的現代建筑;另一種則是對工業遺址進行一定程度的保護和改造利用,讓其能夠在現代化城市的發展過程中重新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而工業遺址作為承載著城市歷史以及工業發展脈絡的重要載體,對其進行推翻重建雖然能夠節省一定的處理成本,但卻會毀滅一種需要長時間歷史演變才能夠形成的工業文化財富。對工業遺產進行保護是有效促進工業歷史文化以及工業精神的傳承和弘揚的重要措施。文旅融合的發展觀念為三線城市保護和開發工業遺址提供了一條更加明確的發展道路,在文旅融合視域下,要想促進三線城市工業遺產的保護和開發,首先就要與三線建設城市當地的文化旅游資源相結合。
具體來說:首先,一些城市在對自身擁有的工業遺址進行保護和改造利用的過程中,可以將其與周邊的自然環境相結合,讓游客在觀賞工業遺產的過程中也能夠通過環境氛圍來感受到工業遺產與自然景觀之間的和諧統一;其次,三線城市所擁有的工業遺址大多具有代表性,但游客對于許多三線城市的工業遺產內涵以及發展歷程不甚了解。針對這種情況,三線城市在對工業遺產進行保護和開發利用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舉辦一些工業遺產的主題活動,并在工業遺產中設置專門的展覽廳以及陳列廳來向游客呈現工業遺產的發展歷程;第三,工業遺產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通常會存在特定的工業生產流程和技藝,在當時的歷史時期也會因工人的衣著服飾、住宿條件、美食小吃等形成獨具特色的旅游資源。三線城市在對工業遺產進行保護和開發的過程中,還要注重對這些特色的旅游資源進行重點開發,在開展工業遺產相關的主題活動時將這些特色的旅游資源融入進去。
工業遺產所擁有的特色工業景觀以及特色工業文化是三線城市能夠區別于其他城市的重要文化差異,同時也是工業遺產的藝術價值所在(9)袁方.淺議工業遺產的保護與旅游開發[J].時代經貿(中旬刊),2007,(SB):30-31.。旅游業本身就需要依靠特色的旅游資源來支持其發展,因而打造特色的旅游資源和旅游形象是一座城市的旅游業能夠在旅游市場中占據一定地位、參與競爭的主要依據和優勢。對于三線城市而言,工業遺產作為城市旅游業發展的主要資源,要想在文旅融合的發展理念下促進工業遺產的保護和開發,并讓三線城市的旅游資源能夠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更大的優勢,進而吸引更多的客源來促進城市的經濟發展,還要形成三線建設旅游資源的專屬藝術符號。
而從這一方面來說,工業遺產的藝術價值是其能夠形成專屬藝術符號的重要基礎(10)王琪琪,趙江麗,劉文淵.文化創意產業視域下的工業遺產旅游開發研究——以洛陽市為例[J].創新科技,2018,18(01):20-22.。工業遺產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通常會有著較大的生產經營和發展優勢,這與工業生產的流程技藝以及企業文化是分不開的,盡管現階段這些工業企業已經不復存在,但仍能夠通過對工業遺產的保護和研究了解到該工業企業能夠在當時的社會盛極一時的主要原因。以工業遺產為主體來進行專屬藝術符號的創作,以法國南特城市的“島嶼機械”最為典型。這種專屬藝術符號的創作靈感主要來自于儒勒的小說《機械島》,在以工業遺產和南特城市的文化資源為主體打造“島嶼機械”藝術符號之后,大批游客慕名而來,為城市旅游業和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國的三線城市在保護和開發工業遺產的過程中也可以借鑒該城市工業遺產開發的相關經驗,通過與相關文學藝術作品的結合來打造獨一無二的工業遺產旅游資源。
營銷是為了能夠讓產品或服務擴大知名度、加大市場購買力,進而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重要方式。旅游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也要對城市的旅游資源進行營銷和宣傳才能夠吸引更多的游客,在促進旅游業發展的同時也能夠提高城市整體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文旅融合發展理念的影響下,具有特色工業遺產旅游資源的三線城市要想在保護和開發工業遺產的同時也能夠促進旅游業和城市經濟的發展,還要做好宣傳和營銷的工作。
具體來說,三線城市在對工業遺產進行保護和開發的過程中,不僅要注意打造特色的文化旅游資源,還要做好工業遺產旅游資源的宣傳工作。而要想擴大宣傳效果,單一的宣傳渠道必定是不可取的。以工業遺產為主來建設旅游業的營銷模式不僅要借助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宣傳渠道和手段,還要在宣傳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宣傳方式和特色活動。舉例來說,我國三線城市擁有的工業遺產無論是在類型上還是工業文化的傳承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在宣傳這些工業遺產的特色旅游資源時可以通過舉辦節日慶典和競賽活動的形式來打造宣傳活動的主題,進而吸引游客的目光,讓工業遺產的開發能夠為城市經濟的發展發揮更大的促進作用。
一些工業遺產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由于受到科學技術條件的限制,通常會就近選擇工業產品的生產場地,而這些工業遺產在現代社會的發展過程中通常會存在于村落等遠離現代化城市的地區(11)沈思涵.文旅融合視域下日本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J].歌海,2020(01):19-22.。對于這些工業遺產而言,在對其進行保護與開發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借助工業遺產附近的自然資源來對工業遺產進行設計和改造。而在這個設計和改造的過程中要讓工業遺產與自然環境的結合體現一定的藝術美感,這種藝術美感不僅體現在自然環境能夠融入到工業遺產中,還主要體現在對工業遺產進行改造的過程中能夠將現代的科技元素融入到工業遺產的藝術效果呈現當中,這種被稱為“藝術+旅游”的發展模式不僅能夠有效體現工業遺產的各種價值和深刻內涵,還能夠為藝術創作提供更好的靈感,在促進三線城市旅游業和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能夠推動藝術設計的繁榮。
綜上所述,文旅融合的理念對促進三線工業遺產的保護和開發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對文旅融合視域下三線工業遺產的開發模式進行分析之后可以得知,要想讓工業遺產的保護與開發切實促進三線城市的建設發展,不僅要與當地城市的特色文化相結合,還要注意打造自己獨有的品牌,讓城市的工業遺產旅游業能夠在市場中形成較大的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