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榮
學科核心素養是在課程中落實的,所以課程是教學改革的核心。信息化帶來學習方式的變革,社會發展需要能解決問題的復合型人才,建構適合學校定位、學生發展的跨學科課程是學校教育的當務之急。
課程價值 首先,翻轉課堂是以學生為主體的。翻轉課堂是信息技術帶來學習方式變革的課程樣態。其最大的亮點是在線上用微課傳授知識點,學生用課余時間在網上學習。線下的翻轉課堂上,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用知識解決難題,當學生學習遇到瓶頸時,既有同學幫助,又有教師在場,教學能整體推進。這樣的課堂,學生自然成為課堂的主人。其次,各學科有自己的閱讀和寫作體系。而以主題閱讀為核心建構跨學科課程能全方位地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基于《論語》的人生規劃課設計與實施 首先是設計理念。從《論語》中入世出世、修身養德、人際交往、人情人性、生活態度等五個方面確定主題,根據五個主題確定需要的學科,選擇各學科要閱讀的書目,從書目中確定各學科大概念統領下要落實的必備知識、關鍵能力、核心素養,建構人生規劃課程群。
情境設計:上高中后,你面臨著選科,但你對自己的未來或許清楚,或許一頭霧水,無論你處于哪種狀態,可能對職業本質的認識都不到位。請根據各學科提供的書目,基于主題閱讀,解決職業選擇問題。
整體任務設計:根據你的研究,制作人生指南系列手冊之一—職業選擇手冊。
其次是實施步驟。
一是制作學科微課。各學科制作微課,包括學科整本書閱讀方法微課,各學科知識微課。
二是各學科確定大概念統領下的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和核心素養。
三是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混合式學習方式。教師根據學生在微課學習后提出的問題,分類歸納提煉出翻轉課要研討的核心問題,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混合式學習方式操作。每個小組認領一個核心問題,教師提供相應的學習資源,以小組為單位,在線上規定的日期截止前完成研討。組長組織討論的時間,把核心問題拆解成小問題,每位同學對自己負責的小問題得出初步的思考,以語段或文章以跟帖的形式記錄下思考。各組組長根據同學的跟帖整理出這個核心問題的小組結論。在翻轉課上,教師組織學生就核心問題做小組交流。交流時對每個核心問題既要有講解組,也要有點評組。兩組形成辯論的態勢,在爭論中得出辯證的結論。如果學生對結論并不滿意,教師還可推薦哲學書籍供學生思考問題的本質。
四是用編演職業選擇的劇本體驗學習。學生根據所學編寫職業選擇的劇本。因為學生未來從事的職業是不同的,因此劇本編寫的內容可以跨學科整合其他學科內容。如,因報考院系父子產生了沖突。在這個情境中,根據院系的不同,學生要用不同學科的知識,在閱讀、編寫劇本、演出的過程中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在情景劇表演中體驗的是生活,然后讓學生比較、勾連解決問題時所用到的主題閱讀里的情節,對作品表達的認識有感性的體會。
五是讀寫評一體化課程設置。根據編演劇本,主題閱讀的書目提煉出職業選擇的原則,同時要求學生把這幾部書解決矛盾的方法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并做出解釋、評價。以研究論文的形式寫出自己對職業的認識,同時寫出這種學習方式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什么樣的影響。職業選擇原則編制成冊,配以學生寫的研究論文。之后是做課程評價。通過教師設計的量規評價學生學習過程、學習技巧、學習的最終成果。教師根據職業選擇的原則創建一個自我評價表,幫助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評價和反思。
一是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整本書是語文學科必修的教學內容,基于翻轉課堂,以演出劇本來體驗課程內容不僅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也是語文學科育人的有效方式。二是基于核心素養建構學科課程群體系。學科課程群以水平層級的方式對課程內容核心素養分階段落實,既保證了課程的連續性和深入性,也能保證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有遷移運用的情境,以此不斷地豐厚學科核心素養。三是以情境、主題建構課程。基于翻轉課堂,以主題閱讀為核心設計特定情境的課程,突顯課程的體驗性,學生的興趣高,學習效果也比較好。
翻轉課堂是信息技術融入教學后教與學的方式改變后的課堂形式。課程是教學的內容,是教學的核心,形式和內容相互作用有利于學生學習。因之,基于翻轉課堂的特色課程設計和實施能推進教學改革深入,研究空間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