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晴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腎臟內科 北京 100034)
原發性腎病綜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為泌尿系統常見病,臨床主要表現為水腫、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癥以及高血脂等,在所有慢性腎病患者中其發病率約占29%[1]。由于PNS 患者存在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下、低蛋白血癥,加之免疫抑制劑與糖皮質激素的使用,可引起患者全身免疫功能下降,易并發醫院感染[2]。醫院感染中,無明確潛伏期感染規定為入院>48 h 出現感染;有明確潛伏期感染規定為入院后超過平均潛伏期后出現的感染[3]。感染發生后可引起病情加重,或導致病情復發,促使腎功能惡化,使治療更為困難,不利于患者預后。為分析影響PNS 并發感染的危險因素,并針對性制定預防護理對策以減少感染的發生,本研究對北京大學第一醫院2016 年1 月—2017 年1 月收治的300 例PNS 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選取北京大學第一醫院2016 年1 月—2017 年1 月收治的300 例原發性腎病綜合征患者。納入標準:①符合《腎臟病學》[4]中的診斷標準;②年齡18 ~75 歲,入院時間≥2 d。排除標準:①妊娠或者哺乳期婦女;②合并院外感染。其中男182 例,女118 例;年齡19 ~75 歲。300 例PNS 患者中并發感染的有86 例,感染發生率為28.67%。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要求。
回顧性分析300 例PNS 患者的臨床資料,包括患者的一般資料(性別、年齡等),實驗指標(血清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 等),侵入性操作,預防性使用抗生素等。按照是否并發感染,分成感染組(86 例)與非感染組(214 例),對其中感染組單獨統計具體感染部位與菌培養結果。
采用統計軟件SPSS 20.0 進行數據處理,正態分布計量資料以(±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頻數(n)、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多因素分析采取Logistic 回歸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00 例PNS 患者中有86 例發生醫院感染,感染發生率為28.67%。其中呼吸系統感染35 例(40.70%),泌尿系統感染22例(25.58%),消化系統感染17例(19.77%),其他感染12 例(13.95%),見表1。

表1 86 例醫院感染發生部位及占比
86 例感染患者中檢出32 株病原菌,檢出率為37.21%。其中革蘭氏陰性菌檢出15 株(46.88%),革蘭氏陽性菌檢出11 株(34.38%),真菌檢出6 株(18.75%),見表2。

表2 86 例感染患者的病原菌檢出情況及占比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PNS 并發感染與年齡、血清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尿蛋白定量、血肌酐、侵入性操作、預防性使用抗生素有關(P<0.05),見表3。

表3 PNS 并發感染的危險因素單因素分析
經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血清白蛋白降低、免疫球蛋白降低、有侵入性操作是PNS 并發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OR= 1.425 ~2.752,P<0.05),見表4。

表4 PNS 并發感染的危險因素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
PNS 并發醫院感染的原因復雜,一般認為可能與患者的年齡、營養狀況、免疫抑制劑及廣譜抗生素等的使用有關。本文結果顯示,PNS 并發感染與年齡、血清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尿蛋白定量、血肌酐、侵入性操作、預防性使用抗生素有關,其中血清白蛋白降低、免疫球蛋白降低、有侵入性操作是PNS 并發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PNS 患者由于丟失了大量的蛋白質,發病后食欲減退,且胃腸道黏膜水腫導致消化吸收不良,多數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狀況,導致免疫功能減退,使得感染的發生風險明顯增加[5-6]。李小紅等[7]通過分析PNS患兒并發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得出,血漿白蛋白水平是PNS 患兒并發醫院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與本文結果具有較高的一致性。楊小娟等[8]的研究顯示,PNS 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與PNS 的發病機制與病情進展情況具有密切的相關性。侵入性操作可使機體自身防御機制受到干擾,患者也有可能因機械消毒不嚴格、細菌定植等導致感染的風險增加。周燕[9]通過對PNS 合并醫院感染與未合并感染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得出,28 例合并醫院感染的患者中,有侵入性操作的患者占到39.29%,無醫院感染組患者僅占11.36%。
基于此,為降低PNS 并發感染的發生率,在限制蛋白質攝入量的同時,應適時給予患者優質蛋白質以及足夠的熱量,同時避免攝入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用藥方面,應合理使用減少尿蛋白的藥物,患者的血漿蛋白濃度若能因此維持在較為理想的水平上,有助于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風險[10-12]。本研究發現免疫球蛋白降低可使PNS 并發感染的風險增加(P<0.05)。說明提高免疫球蛋白有利于降低感染風險。但通過大劑量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以提高免疫球蛋白價格昂貴,不易于在基層醫院推廣,因此,在治療過程中應告知患者注意休息,并適量鍛煉,經濟狀況尚可的患者可適當給予免疫球蛋白靜脈注射。為降低由于侵入性操作導致PNS 并發感染的風險時,在進行侵入性操作過程中應注意嚴格消毒,且盡量減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最大限度降低感染的發生風險,改善患者預后。
綜上所述,PNS 并發醫院感染與多種因素有關,血清白蛋白降低、免疫球蛋白降低、有侵入性操作是PNS并發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通過對這些影響因素給予積極干預,有利于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促進患者預后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