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陽
(博羅縣人民醫院骨科 廣東 博羅 516100)
骨折是一種常見的疾病類型,隨著近年來交通事業與建筑事業的快速發展,骨折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1]。骨折患者往往合并多種并發癥,低張性水腫是骨折常見并發癥類型[2]。對于骨折后低張性水腫,西醫一般是通過給予靜脈滴注甘露醇的方式,主要是采取這一方式緩解水腫情況,但是實際中常容易受個體差異影響造成干預效果不佳的情況[3]。中醫對于低張性水腫提出給予中藥湯劑輔助的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近年來也被推廣用于臨床治療過程。本研究納入60 例骨折后低張性水腫患者,旨在探討給予加味補陽還五湯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收治的60 例骨折后低張性水腫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進行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0 例。納入標準:①患者均行骨折外固定治療,術后經臨床表現及影像技術檢查確診低張性水腫,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中的相關診斷標準,中醫辨證分型為氣滯血瘀癥;②患者臨床資料完整,對治療方式無禁忌;③精神狀態良好并且有良好溝通交流能力;④征得患者的知情及配合。排除標準:①粉碎性骨折的患者;②術后出現骨筋膜室綜合征的患者;③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者;④妊娠期、哺乳期女性。觀察組男18 例,女12 例;年齡19 ~72 歲,平均年齡(49.12±2.26)歲;病程最短2 個月,最長34 個月,平均(20.14±2.16)個月;骨折部位:肱骨10 例,尺橈骨7 例,股骨6 例,脛腓骨7 例。對照組男19 例,女11 例;年齡20 ~72 歲,平均年齡(49.26±2.31)歲;病程最短2個月,最長35個月,平均(20.21±2.13)個月;骨折部位:肱骨8 例,尺橈骨8 例,股骨7 例,脛腓骨7 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要求。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西醫治療:具體告知患者需要注意保證睡眠,同時給西藥治療,具體是用125 mL 20%甘露醇注射液(河北天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23452,規格100 mL:20 g/瓶)治療,靜脈滴注,2 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中藥治療,給予加味補陽還五湯,組方如下:黃芪30 g、白術30 g、當歸12 g、地龍12 g、防己12 g、川芎8 g、紅花8 g、桃仁8 g、益母草8 g、澤蘭8 g。結合癥狀表現隨癥加減:上肢骨折加桂枝12 g,下肢骨折加牛膝12 g、茯苓30 g。以上諸藥加500 mL 水煎至300 mL,1 劑/d,分早晚2 次溫服,每次150 mL。兩組患者均以14 d 為1 個療程,持續治療1 個療程后評價療效。
(1)療效評價標準。痊愈:經治療后患肢腫脹情況消退,在活動后無明顯疼痛不適;好轉:患肢腫脹改善,但是在活動后可出現疼痛;無效:腫脹情況未改善且在靜置狀態下也見疼痛不適情況。總有效率=(痊愈+好轉)例數/總例數×100%。(2)治療后隨訪3 個月,在治療前、治療1 個月與治療3 個月,使用視覺模擬評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評價患者疼痛情況,分值為0 ~10 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疼痛也越嚴重。(3)評價腫脹分級:根據腫脹嚴重程度分成0、1、2、3 度4 個級別。其中0 度為未見任何腫脹情況;1 度為肢體表明皮膚腫脹,但仍舊存在皮紋;2 度為皮膚腫脹,腫脹部位部分皮紋消失但是未見痛感;3 度為腫脹部位皮紋均消失,皮膚表面瘢痕明顯并且有持續痛感。(4)血液流變學。入院時、治療14 d 均采集患者空腹12 h 的靜脈血液4 mL,將血液標本置入裝有抗凝劑的試管中,試管經3 000 r/min 的速度持續離心15 min 分離血清。應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兩組血沉、血細胞比容、血漿比黏度、全血比黏度指標。
使用SPSS 21.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 s)表示,組間比較使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n)、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使用χ2檢驗。以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骨折后低張性水腫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治療后,觀察組VAS 評分、腫脹分級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骨折后低張性水腫患者VAS 評分、腫脹分級比較(± s)

表2 兩組骨折后低張性水腫患者VAS 評分、腫脹分級比較(± s)
注:VAS,視覺模擬評分;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 <0.05。
VAS 評分/分治療前治療1 個月治療3 個月觀察組 305.62±0.722.33±0.45a1.65±0.31a對照組 305.57±0.713.21±0.62a2.51±0.47a t 0.3867.77410.022 P 0.701<0.001<0.001組別 例數腫脹分級/級治療前治療1 個月治療3 個月觀察組 301.86±0.321.02±0.18a0.62±0.08a對照組 301.88±0.341.42±0.28a1.01±0.12a t 0.3227.82517.801 P 0.749<0.001<0.001組別 例數
治療前,各組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4 d 觀察組各血流動力學指標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骨折后低張性水腫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s)

表3 兩組骨折后低張性水腫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s)
血細胞比容/%入院時治療14 d入院時治療14 d觀察組 30 30.24±4.52 21.25±5.02 54.13±5.18 46.12±7.25對照組 30 30.18±4.49 26.65±5.21 53.98±5.22 50.11±7.02 t 0.0735.6760.1573.113 P 0.941<0.0010.8750.002組別 例數血沉/(mm·h-1)全血比黏度/(mPa·s-1)入院時治療14 d入院時治療14 d觀察組 301.98±0.26 1.32±0.12 5.31±0.41 4.26±0.25對照組 301.97±0.25 1.61±0.18 5.28±0.42 4.88±0.31 t 0.2198.8240.39110.954 P 0.827<0.0010.697<0.001組別 例數血漿比黏度/(mPa·s-1)
骨折是一種常見的情況,臨床治療中主要是應用合理方式進行復位,并且給予有效固定方式,常見的固定手法為外固定[5]。臨床中骨折的主要治療方法是應用合理方式進行復位,并且給予有效固定方式,常見的固定手法為外固定。然而骨折外固定后極容易出現低張性水腫,主要是因為骨折外固定后需長時間臥床,肢體固定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因局部肌肉處在松弛狀態,會使得肌肉無法正常收縮,無法起到泵的作用,靜脈血液回流受影響[6]。患者經過平臥處理或者抬高患肢處理后可以緩解低張性水腫情況,然而若是站立則可造成水腫加劇的情況,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及康復,需給予有效的干預[7]。常規西醫主要是采取靜脈甘露醇處理,甘露醇屬于常見脫水藥物,可盡快提高人體血漿滲透壓,提高腎臟血流量、腎小球濾過率,緩解肢體水腫情況[8]。受到個體差異的影響,部分患者存在腫脹改善不明顯的情況。
中醫認為骨折患者損傷后多臥或坐,久臥傷氣、久坐傷肉,水的布散借助氣的推動。氣機損傷影響脾傳輸,腎及膀胱氣化使得水液積聚而發腫脹[9]。此外脾主四肢、肌肉,外傷日久損傷脾臟,脾傷使得運化失常,水濕內生而發腫脹。《素問·生氣通天論》云:“謹和無味,則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辨證錄·痿證門》亦云:“胃氣一生而津液自潤,自能灌注腎經,分養骨髓矣”,認為經健脾養胃法自潤可補腎強骨,因此對骨折后低張性水腫,中醫治療上當以補氣活血通絡為主[10]。補陽還五湯屬于一種理血劑,具有補氣,活血,通絡之功效,方中黃芪味甘性溫,歸肺、脾經,可益氣固表、補氣養血;白術健脾益氣并調節胃腸運動,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當歸活血補血;地龍清熱定驚,通絡平喘利尿;防己祛風濕、止痛及利水消腫;川芎、紅花、桃仁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益母草消水腫及活血祛瘀,可顯著降低紅細胞的聚集性,并可抗血小板聚集及預防血栓形成;澤蘭活血祛瘀、利水消腫。諸藥聯用共奏活血化瘀、利水消腫的功效[11]。
本文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有效率(93.33%)顯著高于對照組(73.33%);觀察組VAS 評分、腫脹分級評價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使用加味補陽還五湯輔助治療骨折后低張性水腫的效果滿意。本文結果顯示,治療14 d 兩組患者血沉、血細胞比容、血漿比黏度、全血比黏度指標均是較入院時降低,且觀察組治療14 d 的各血液流變學指標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補陽還五湯干預對改善骨折后低張性水腫可改善血液流變學指標。主要是經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補陽還五湯中黃芪具有正性肌力作用,能提高心肌收縮力及保護心肌細胞,增加心排出量并擴張血管,且能降低血小板黏附率[12]。小鼠實驗結果表明,注射高劑量與中劑量的黃芪注射液均可增強小鼠心肌收縮力及升高血壓,改善血液流變學指標。當歸能促進機體造血功能及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及降低血脂,主要是當歸中阿魏酸可同血小板作用發生反應,升高血小板內cAMP/cGMP 的比值,并且能抑制血小板膜磷脂酰肌醇磷酸化過程,此外阿魏酸對冠狀血管、腦血管以及外周血管均有明顯擴張作用[13]。川芎可擴張血管及抗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主要是其中的川芎嗪可擴張股動脈、冠狀動脈及腸系膜動脈等,降低腦血管阻力并增加血流量,舒張肺動脈及改善微循環障礙;此外川芎嗪可提高線粒體膜流動性,對腦細胞膜鈣離子與鎂離子ATP 酶活性具有保護作用,降低細胞內鈣離子超載問題,改善腦缺血性損傷情況[14-15]。
綜上所述,針對骨折后低張性水腫,在應用常規西醫治療的基礎上增加中醫加味補陽還五湯的治療方式,可以起到增效作用,改善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有效緩解患者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中應用。本次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主要是選擇病例數較少,并且對治療方式的不良反應也并未觀察,因此后續應做進一步大樣本多中心的研究探討以得出更有參考價值的結論,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