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玉珍
(甘肅省臨夏州和政中學 731200)
高中物理是一門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并且高中物理作為物理的基礎理論學習,存在著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物理現象,教師在幫助學生進行高中物理學習的時候,應該結合生活去進行探索,讓學生在生活中尋找物理現象,然后在課堂上教師通過問題情景法、視覺情景法、實踐情景法等多種方法去結合課堂上的物理知識,幫助學生在學習高中物理的時候,有興趣去學習,樂于去學習,使學生通過學習具備物理素養,獲得更多的物理知識.
在高中物理課堂上,學生生性活潑好動,枯燥無聊的課程,難以提起學生的興趣,這時教師在學習的時候就應該通過問題情景法進行提問,使學生保持一個高度集中的狀態,這樣學生才能去認真聽課,才能去明白物理的基礎知識.然后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物理知識的神奇和生活的緊密相關,這樣就能通過問題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深度學習物理知識,發現物理的奧秘,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比如,在學習高中物理《研究平拋運動》時,在進行這節課學習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預習,讓學生明白平拋運動的基礎概念,指導平拋運動形成的條件有哪些?然后教師應該幫助學生理解平拋運動是勻變速運動,那么它的加速度又是什么?在進行這節課的學習的時候,教師應該以研究物理科學的思想為主線,去幫助學生進行平拋運動規律的學習.教師可以通過對舊知識的復習讓學生進行回想,然后提出新的問題來導入新課,教師可以通過向學生提問:一個物體在什么情況下會做曲線運動?當這個物體在做曲線運動時,它的速度是什么?它的方向又是怎樣的呢?然后通過提問讓學生進行舉手回答問題,為了讓學生有一個更深刻的了解,老師可以利用拋出的粉筆在空中隨意的一個運動軌跡,然后讓學生對這個粉筆的運動軌跡進行觀察,然后向學生提問:粉筆頭的運動性質是什么?在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運動是與我們剛才扔的粉筆的運動相似的呢?通過這樣的提問,就能夠啟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對接下來要學習的物理知識進行探究.
在高中物理課堂上,單純的理論講解會使學生坐不住,教師在講課的時候應該結合多媒體等多種方式,通過圖片或者是視頻等為學生營造一種物理可視化的學習狀態,這樣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就能通過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進行學習.教師通過這樣的方式,也能夠強化學生的視覺效果,增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進行物理實驗的過程中,教師通過PPT或者是視頻展示給學生,能夠減少學生實驗操作的難度,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去了解物理知識.
比如,在學習高中物理《太陽與行星間的引力》時,在進行學習的時候,教師可以首先讓學生去回想一下太陽系的整個家族都有哪些,然后學生圍繞著太陽的運動,又滿足著哪三大定律,讓學生通過回想去對以往的知識進行一個回顧,為接下來學習新的知識做好鋪墊.在學生對舊知識增強復習之后,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上展示一下,在課前提前找好的視頻為學生去播放,像跟太陽和行星有關的視頻,通過視頻讓學生對神奇的宇宙進行深度的了解,然后教師可以利用PPT向學生展示,伽利略、開普勒、胡克、哈雷等人對行星為什么繞太陽做橢圓運動?做出的研究結論進行分析,教師可以在PPT上首先為學生展示太陽和行星的圖片,然后在后面的PPT上展示這些科學家的人物圖像,旁邊寫著他們的研究結論.通過這樣的學習,既能增加學生對科學家的認識,也能夠使學生基于前人對慣性的研究進行思考,太陽對行星的引力與什么因素有關?通過這樣的視覺情景法就能增加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印象.
物理課堂上也存在著很多實驗,學生在進行物理難點知識學習的時候,可能就會有一種畏難心理.長此以往,如果學生針對難題得不到解決,那么它們再次學習高中物理的時候,就會因為物理知識過于難而存在一種恐懼心理,不利于學生的物理學習,這時教師就應該通過調動學生的情感,幫助學生進行心態上的調節,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學生學習物理的最佳狀態.
比如,在學習高中物理《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時,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應該幫助學生去檢驗學生是否已經掌握了恒力做功的方法,讓學生明白,力在空間中的累積效應,以及在物體做功的同時,速度也在改變,使學生對物理知識進行一個準確的掌握.由于這節課存在的知識比較難,教師在為學生講解的時候應該逐步講解,讓學生通過鞏固對打點計時器的使用和紙帶去測量物體運動速度技能的實驗,使學生更深刻的明白本節課要學習的知識.當然,在學生進行物理實驗的過程中,教師也應該讓學生針對實驗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幫助學生學會使用物理處理軟件和物理處理數據.通過這樣的學習,就能夠培養學生科學嚴謹認真的態度,但是在學習的過程中,面對比較難的物理知識,學生可能會存在一種恐懼心理,或者是在長時間學不會之后,學生就不樂意去學習物理知識,這時教師應通過運用情感去鼓勵學生,支持學生,讓學生能夠有最好的狀態去進行接下來的物理學習.
物理來源于生活,是對生活中物理現象的總結,教師在進行高中物理教學的時候,應該讓學生對生活中的物理現象進行發現,然后提出疑問,這樣通過對生活中現象的解答,就能夠使學生明白物理知識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并且教師也應該引導學生將學過的物理知識應用于生活之中,通過實踐來檢驗自己對物理知識的掌握,這樣就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物理學習,使學生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識.
比如,在學習高中物理《生活中的圓周運動》時,在進行這節課學習的時候,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去理解向心力的含義,然后通過對物理教材的學習,讓學生能夠運用圓周運動的知識去解釋生活中存在的那些圓周運動的現象,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發現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去發現物理現象,然后根據所學到的知識去解決這些物理現象,教師也應該在物理課的學習中鼓勵學生將自己所學到的物理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通過應用解答生活中的問題.教師在課上的時候可以向學生播放汽車在轉彎時的視頻,讓學生去研究,為什么汽車在拐彎的時候會發生側翻?然后學生通過對物理教材的學習,就能夠觀察到汽車轉彎時所運用的力.接下來,教師還可以向學生提問,在生活中是否走過橋?在橋上都標著承重,然后教師就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如果汽車在拱形橋上行駛,當到達拱形橋最高點的時候,小橋受到的壓力應該怎樣計算?通過這樣的計算去幫助學生結合生活,加強物理知識的學習.
實踐證明,高中物理的學習最主要的是教師要通過引導,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融入到高中物理課堂的學習之中,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進行精心設計,對課堂的內容和環節進行規劃,然后在教學的過程中為學生創設不同的教學情景.在進行實踐的過程中,教師也應該結合教材,多媒體等多種方式去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物理的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運用自身的教學經驗,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幫助學生由情入境,由境入學,使學生將自己融入到高中物理的層層教學之中,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掌握物理知識,獲得物理成績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