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里兵
(浙江省臺州中學 317000)
解題反思作為數學學習中的重要環節,不僅是對解題方法與過程的回顧與再認識,而且還能通過相關數學模型的構建,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對問題進行再認識,對相同類型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并概括出相應的解題規律,促使學生由感性認識逐漸上升至理性認識.反思通常對學生深化數學知識有著重要作用,其作為學生對學習行為的評價,不僅能夠使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得到有效提高,而且還能使學生形成相應的思維品質以及學習習慣.
反思習慣不僅能夠使學生形成相應的解題思路,而且還能實現高效化學習.但是,大部分高中生都沒有解題反思意識,且不知道該怎樣實施解題后反思,往往在上完一節課之后,沒有對相關教學內容回顧與反思,這就會對解題的正確性造成不利影響.基于此,高中數學的具體教學中,教師需注重對學生自身反思習慣的培養,并要求學生專門準備解題反思的本子,讓學生對錯題、典型例題、多解題等進行記錄與反思,從而使學生反思意識得到有效提高,這不僅可以使學生充分掌握解題中的易錯點,而且還能促進學生解題思維的拓展,從而使學生解決數學知識的正確率得到有效提高.



根據解題后反思可總結出,在做題中,需充分考慮相關參數的取值范圍,并對試題中的隱藏條件進行挖掘,就能在錯題當中有所收獲,將錯題轉化為有效的學習資源,并根據相同類型的試題,獲得豐富的解題經驗,掌握豐富的解題技巧.除此之外,數學教師在具體教學時,需注重反思,并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根據多樣化教學,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主動性,從而使學生實現高效學習.
解題反思作為對學生解題思維的再現,能夠對解題思路進行優化和總結,明確具體解題當中的問題,提升解題效率.解題反思不僅有助于學生解題思維的深化,而且還能深化學生對數學試題的思考.因此,數學教師需注重解題反思情境的創設,指導學生反思解題的正誤和方法的優劣.例如,許多學生在做函數試題的時候,在讀完試題的題目后,通常會覺得較為簡單,并會沖動下筆,導致試題解錯.這就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反思所做試題,并對試題的整個思路進行疏理和思考,從而使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為何錯,錯在哪里,并在下次遇到類似的題目時,不會再次犯相同的錯誤,從而實現高效解題的同時,實現數學成績的提高.
例2 方程x2-2kx+k+6=0有兩個實根,兩個根分別是a與b,則(a-1)2+(b-1)2的最小值是( ).


解題反思的實踐通常能夠使學生自身的解題思維得到有效拓展,并經過相關訓練,促使學生自身解題思維的優化,從而使學生解題速度得到提高的同時,實現解題正確率的提高.因此,數學教師需注重指導學生對解題實踐進行反思,對相關數學理論進行提煉,從而使學生充分掌握相關數學知識的同時,將其融入到自身數學知識體系中,以實現學生解題能力的發展,促使學生更準確、清晰的找到數學試題的核心,并迅速找到相應的解題方法,確保試題解答的條理化.
例3設Sn是等差數列{an}的前n項和,已知S10=10,S100=190,那么S110等于多少?

試題本身并不難,但是學生所用的時間比較長,主要原因是運算復雜,大部分時間都用在計算上,效率不高.因此,要結合等差數列的性質,對解題方法進行反思,以更好的提高解題效率,加快解題速度.有學生在反思中認為,題目中給出的是前10、100項和,求前110項和,因此可以將S10、S20-S10、S30-S20看成一個新等差數列,然后設公差為d1,很容易求出d1=2,則S110=220,相對于第一種方法,此方法明顯更加高效.那么,是否還有其他方法呢?

通過反思,能夠豐富學生的解題思路,深化學生對知識的認識,提高學生的解題技能,不斷優化學生的解題思路,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能夠對試題有全新的認識,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發展.
綜上所述,在高中數學的解題中,數學教師需充分注意學生自身反思能力培養.在培養學生自身反思能力時,學生解題能力通常是螺旋上升、動態發展的,基于此,數學教師需盡可能培養學生的反思習慣,在具體教學當中,指導學生通過反思情境的創設、反思解題的實踐,對數學題目當中隱藏的條件進行挖掘并反思,指導學生對自身的學習過程進行反思與評價,從而使學生在解題后,形成相應的反思習慣,并促使學生實現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