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研究:回顧與展望

2021-02-14 19:39:51鞠傳國
鄱陽湖學刊 2021年6期
關鍵詞:文明綠色生態

2021年11月27日,由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哲學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生態文明研究院和德國羅莎·盧森堡基金會共同主辦的“中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研究小組”2021年學術年會暨“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研究: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在湖北武漢以線下與線上相結合的方式舉行。來自全國30余所高校和研究機構以及一些學術期刊出版單位的代表參加了研討會。會議總結了“中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研究小組”成立6年來的工作情況,并且圍繞“馬克思主義生態(學)理論研究”“國外馬克思主義生態流派及進展研究”“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理論研究”“新時代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實踐”四個議題展開了學術交流。現將會議代表的發言要點綜述如下。

一、會議緣起與主旨

“中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研究小組”(CRGSE)是2015年6月由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與羅莎·盧森堡基金會北京代表處共同創辦、自主開展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理論與實踐相關議題研究的全國性學術共同體。自成立以來,該研究小組每年舉辦學術年會,2021年是第七屆年會。

本次會議的開幕式由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郇慶治教授主持。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黨委書記欒永玉教授致歡迎辭,他介紹了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概況并對研討會圓滿舉行表達了良好祝愿。復旦大學哲學學院陳學明教授暢談了他對“中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研究小組”成立6年來的看法,認為研究小組的工作已在中國生態文明研究學界與國家相關部門產生了廣泛的影響,理應進一步發揮自身優勢,更加自覺地肩負起推進中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光榮使命。郇慶治教授向會議宣讀了德國羅莎·盧森堡基金會北京代表處孫巍主任的書面致辭,孫巍主任對“研究小組”所取得的多方面成果給予了高度肯定。

在開幕式之后,會議進入了“工作總結與展望”板塊。首先,郇慶治教授從項目概況及其主要活動、主要成果等幾個方面匯報了“中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研究小組”自成立以來開展的各項工作及其取得的成果。他指出,“中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研究小組”已經舉辦了6次學術年會、5次博士生論壇以及2次專題研討會,組織了多次全國性的生態文明建設地方調研,翻譯出版了《超越發展:拉丁美洲的替代性視角》和《資本主義自然的限度:帝國式生活方式的理論闡釋及其超越》兩部著作;更為重要的是,“小組”內的專家學者發表了一系列學術論文,出版了一系列學術著作,深入推進了中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理論與實踐的研究工作。在此基礎上,他認為,“中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研究小組”始終堅持自身明確的工作目標,基于一種廣義的生態馬克思主義和生態社會主義理論,著重探討自2012年以來黨和政府大力推進的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是否以及在何種程度上將會成為一種全面深刻的經濟政治制度綠色化重構或社會生態轉型,開展了對中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話語與實踐的一種綠色左翼視角下的系統性研究,提出了關于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制度愿景及其實踐路徑的戰略與政策建議,促進了中國生態文明研究學者與國際綠色左翼學界的全球性交流與對話,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理論研究學術共同體,為黨和政府的生態文明建設戰略與政策提供了理論支撐以及相應的咨詢服務,并且具備了與國際綠色左翼進行學術對話的能力。

在郇慶治教授的主旨發言之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王聰聰副教授匯報了“研究小組”主辦的五屆博士生論壇的基本情況,重點介紹了該論壇在人才培養和學術成果方面的成效與影響;東華理工大學花明教授、福建師范大學蔡華杰教授、南京林業大學曹順仙教授、海南師范大學楊英姿教授、山東大學李昕蕾教授和山西大學王繼創副教授補充介紹了他們各自所在單位參與“研究小組”學術會議和地方調研的情況,中國人民大學張云飛教授、哈爾濱工業大學解保軍教授、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李宏偉教授、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劉仁勝研究員、中央財經大學李強教授、蘭州理工大學劉海霞教授、中共湖北省委黨校魯長安副教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郭劍仁副教授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徐海紅教授分享了他們參加“研究小組”學術活動以及對其學術研究的積極影響,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王雨辰教授、北京郵電大學李全喜教授、中共青海省委黨校馬洪波教授、東華理工大學華啟和教授、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鞠昌華研究員、成都理工大學羅浩軒副教授、華東師范大學何娟講師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李雪姣助教對“研究小組”未來的發展方向與活動組織提出了各自的意見和建議。隨后,會議進入了專題發言板塊。

二、馬克思主義生態(學)理論研究

在“馬克思主義生態(學)理論研究”的議題之下,上海師范大學耿步健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徐海紅教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高紅貴教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榮樞副教授、北京大學博士后鞠傳國和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陳藝文分別作主題發言。

耿步健教授認為,中國的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繼承了馬克思恩格斯生態思想中批判資本主義的價值取向,可以超越資本邏輯。具體來說,他認為,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立足于自身實際、遵循社會歷史的客觀規律、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而推動進行的一場具有革命性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由于受到經濟全球化的深刻影響,當前中國的經濟社會建設無法徹底擺脫資本邏輯的影響與制約,需要正面應對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的資本邏輯反生態性問題,進而在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活動中充分發揮中國社會主義社會制度的優越性,克服資本邏輯,解決資本邏輯所帶來的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等現實問題,最終超越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由資本邏輯所主導的現代性社會文明形態,構建起人類文明新形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徐海紅教授論述了辯證自然觀與生態自然觀的內涵,辨析了它們之間的共性和差異,進而認為理解把握辯證自然觀和生態自然觀對于人們理解馬克思主義自然觀具有重要價值,對于大力推進中國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她認為,恩格斯《自然辯證法》是關于人與自然、人與自然科學關系圖景的重要著述,可以通過對恩格斯《自然辯證法》的研讀來厘清辯證自然觀與生態自然觀的內在關系:辯證自然觀是對人與自然科學和人與自然界內在關系的認識,指認的是自然科學和自然界內部的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關系屬性,對建構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共贏機制具有方法論意義;而生態自然觀則是以勞動為基礎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根本觀點,可以為推進中國綠色發展奠定價值觀基礎。

高紅貴教授從經濟學視角闡釋了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時代意蘊,分析了全面綠色轉型的優勢和挑戰,提出了促進全面綠色轉型的措施。她認為,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就是要在全社會推動綠色發展,把綠色發展理念融貫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各方面和全過程。在此基礎上,她指出,一方面,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已經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為全面綠色轉型提供了有利條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和生態文明制度具有優勢,也為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綠色轉型也面臨著巨大挑戰,例如在本世紀中葉實現碳中和將面臨巨大挑戰,實現生態環境治理能力現代化仍有壓力。有鑒于此,她認為,中國應當培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動力,提升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能力,通過政府、企業、社會公眾各方的努力協同匯聚全面綠色轉型的合力。

榮樞副教授聚焦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她指出,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了“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這一新概念,研究闡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的內涵和特征成為學術界關注的焦點問題。她深入分析了馬克思的物質變換理論,認為具有自然向度與社會經濟向度的馬克思物質變換理論,是把握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落實生態文明理念最為堅實的理論基礎。她從馬克思物質變換理論視域來理解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認為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蘊含著以唯物辯證的世界觀為指導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價值觀,蘊含著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和文明發展道路,蘊含著兼顧國內美麗中國建設與全球生態安全的天下情懷,具有社會主義獨特的價值取向和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需要長期堅持的科學指南。

此外,鞠傳國博士分析了福斯特(John Bellamy Foster)生態帝國主義批判思想與布蘭德(Ulrich Brand)“帝國式生活方式”理論的重要價值與不足之處,進而提出了展開“資本主義國際生態秩序批判”的理論主張。陳藝文博士通過對學術文獻史進行梳理,考察中國馬克思主義生態學研究的歷史進程和主要議題,試圖以此推動中國馬克思主義生態學研究的進一步發展。

三、國外馬克思主義生態流派及進展研究

在“國外馬克思主義生態流派及進展研究”的議題之下,福建師范大學蔡華杰教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郭劍仁副教授、中共湖北省委黨校魯長安副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李雪姣助教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張星萍講師分別作主題發言。

蔡華杰教授在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視域中重新審視“動物解放”議題。他結合彼得·辛格(Peter Singer)、特德·本頓(Ted Benton)等人的思想觀點,深入探析了“動物解放論的本體論根基何在”、“人是怎樣異于動物的”以及“究竟如何為解放動物創造條件”等重要問題。他指出,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德意志意識形態》以及《資本論》等經典著作中論述了人與動物的關系問題,揭示了二者之間共存于生態圈中“差異中的統一”的相互關系,從而將動物解放建立在了更加牢固的本體論基礎之上;馬克思以歷史唯物主義方式,書寫了人與動物的差異,進而表明了只有置于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根本前提之下,才有可能實現動物的徹底解放。

郭劍仁副教授梳理了福斯特關于資本、技術與生態相互關系的思想學說,指出福斯特認識到了資本主義就是生態問題的社會歷史根源,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不改變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情況下只運用技術手段是無法徹底解決生態問題的。他指出,資本、技術與生態的關系問題是當前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實踐難以回避的理論問題,也是全球生態治理行動無法繞開的問題,福斯特深入探討了這一問題,指出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及其資本邏輯是導致全球環境和生態問題的根本原因,并且分析批判了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試圖通過自然資本化和科學技術改良來解決生態問題的錯誤之處。在此基礎上他認為,中國的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應當避免單純的自然資源商品化、資本化和市場化,也不能盲目相信技術綠色創新一定能夠有助于人們改進社會與自然的關系,而必須建立起經濟制度、技術創新和資本運行之間的良性機制。

魯長安副教授介紹了喬爾·科威爾(Joel Kovel)生態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內容,進而評析了科威爾生態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貢獻與不足之處。他指出,科威爾的生態社會主義思想從全球性生態危機和社會崩潰性危機出發,對顯性的資本和隱性的控制自然的觀念進行了生態批判,對資本主義生態政治學和傳統社會主義的理論或實踐展開了批判,進而闡述了實現生態社會主義的路徑,預表了生態社會主義的歷史圖景,一方面深化了關于資本主義的生態批判、系統建構了革命型生態社會主義理論、進一步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另一方面也存在著對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闡釋偏離了馬克思主義、對生態社會主義的預表具有綠色烏托邦色彩、對生態社會主義實現路徑的設想不一定具有可行性等問題與局限。

李雪姣助教闡發了社會生態轉型的政治哲學意蘊,論述了社會生態轉型的全球擴展情況,探討了社會生態轉型作為一種政治哲學可能遭遇的挑戰及其發展前景。她指出,社會生態轉型理論在資本主義不斷升級的“綠色議程”及其全球環境治理失效的背景下應運而生,并在其理論思潮的全球擴展中形成了不同的轉型版本;而與先前的轉型話語相比,社會生態轉型理論不僅是一種全面否定資本主義發展邏輯的綠色左翼政治的前沿性表達,更是突破現代性規制、融合客觀現實情境、轉向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等整體性社會變革的新型方法論工具。全面系統地分析研究社會生態轉型,有助于我們更客觀地認識當下全球綠色左翼政治的基本生態現實。

張星萍講師論述了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觀的生成邏輯,指出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形成了以生態理性為核心的科技價值觀和以社會正義為導向的科技發展觀。她認為,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是在對全球性生態危機的現實關懷和對西方綠色思潮的全面清算中,指認了科學技術的資本主義使用而非科學技術本身是環境問題的始作俑者,進而把哲學價值觀和社會制度的雙重變革看作是消弭這一問題的根本出路。她還指出,盡管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對當代資本主義的科學技術所進行的生態政治學批判和生態社會主義建構帶有一定的烏托邦色彩,也不完全符合中國國情,但其中不乏有利于推進中國生態現代化建設的寶貴思想資源,對于我們如何看待科學技術及其應用的社會后果、如何規避科技進步帶來的發展悖論、如何利用科技創新助力生態文明建設,無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四、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理論研究

在“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理論研究”的議題之下,南京財經大學劉希剛教授、北京郵電大學李全喜教授、南開大學任鈴副教授、福建師范大學楊晶副教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哲學院陳春英博士和湖州師范大學侯子峰副教授分別作主題發言。

劉希剛教授探析了中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的內在邏輯,依次論述了中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生態文明應然性邏輯、社會主義本質屬性邏輯、中國特色邏輯以及創新邏輯。他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國家戰略的提出與部署,表明中國把生態文明的理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全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可持續發展的世界潮流以及人類文明的歷史發展趨勢緊密結合在了一起;中國所建設的是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它是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的中國探索,是生態文明應然性邏輯、社會主義本質屬性邏輯、中國特色邏輯與創新邏輯的綜合體現。

李全喜教授以中西生態話語的橫向對比為研究視角,以西方生態話語所遭遇的敘事危機為切入點,論述了中國生態文明話語在國際場域出場時具有的比較優勢,并為進一步提升中國生態文明國際話語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建構策略。他指出,國際生態治理領域是當前各國謀求話語權力的主要平臺,中國生態文明話語植根于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偉大實踐,抽象概括并形象闡釋了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進程,在理論與實踐層面有效回應了全球生態治理赤字,為世界生態治理提供了寶貴經驗。在此基礎上,他認為中國應當筑牢實踐基礎、以提振中國生態文明話語自信為出發點,堅守話語內核、以創新中國生態文明話語表述為著力點,搭建話語場域、以完善中國生態文明話語傳播為關鍵點,建構起中國生態文明國際話語權。

任鈴副教授分析了中國生態治理現代化的動因,考察了中國生態治理現代化的演進歷程,進而總結了中國生態治理現代化的歷史成就與科學經驗。她認為,生態治理并非生態文明建設領域中的孤立問題,而是從屬于社會主義社會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現代化進程;中國的生態治理現代化就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過程中實現的,其中蘊含著深刻的理論自覺動因、生態環境動因、政治自覺動因、經濟發展動因以及社會利益動因,并且不斷賦予生態治理以中國語境和中國特色,成功地型塑了生態治理的話語、結構和制度,通過從系統化入手、一體化著眼和常態化落腳,最終推動形成了生態文明治理體系和治理結構的現代化。

楊晶副教授考察了中國生態文明國際話語權的生成機理、比較優勢與運行邏輯,指出中國應當系統打造高質量的生態文明國際話語體系,在實踐過程中塑造中國生態文明的世界形象。她認為,在中國生態文明理論研究與實踐建設的雙重支撐下,中國生態文明國際話語體系不僅是政治話語、學術話語和大眾話語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學理統一,更是中國特色的話語表達和價值觀念的內在統一。在此基礎上她指出,當前中國生態文明的國際話語權仍處于相對弱勢地位,應當在擴大話語體系比較優勢的同時,以“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理念為理論基礎,系統打造高質量的生態文明國際話語體系,在實踐過程中自塑中國生態文明的世界形象,以重構世界生態文明的話語格局為最終目的,全面提升中國生態文明的國際話語權。

此外,陳春英博士認為,厘清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話語體系建構的基本維度,對建設美麗中國、進而建設清潔美麗的世界具有重要意義。她從理論、制度、文化和實踐等方面探析了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話語體系的建構維度。侯子峰副教授論述了百年來中國共產黨生態思想的歷史演進,認為中國共產黨的生態思想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生態思想,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以人民為中心的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理論。

五、新時代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實踐

在“新時代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實踐”的議題之下,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李宏偉教授、武漢工程大學張三元教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張忠民教授、山東建筑大學劉海霞教授、中央財經大學李強教授、蘭州理工大學劉海霞教授、南京理工大學鄭麗瑩副教授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高曉溪講師分別作主題發言。

李宏偉教授介紹了海南熱帶雨林的保護概況,從央地合作、管理體制、綜合執法、資金保障、土地置換等多個方面考察了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建設實踐。她指出,國家公園體制建設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內容,海南將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確定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12個先導性項目之一和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的四大標志之首,通過制度創新,成立國家公園管理局,實行統一管理、整體保護和系統修復;通過完善規劃體系,成立國家公園研究院,開展海南長臂猿保護研究;通過創新土地置換制度,開展核心保護區生態搬遷,有序推動了國家公園項目建設。

張三元教授認為綠色生活方式的構建是生態文明建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他梳理了“綠色生活方式”概念的理論淵源,闡發了“綠色生活方式”概念的豐富內涵。他指出,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新形態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建設生態文明需要構建與之相適應的綠色生活方式,因此可以說綠色生活方式就是人類文明新形態的一種集中體現。在此基礎上,他考察了馬克思恩格斯關于人的生活方式的思想觀點,分析了習近平關于綠色生活方式的重要論述,認為人們可以從廣義和狹義兩種不同的層面來理解綠色生活方式的概念內涵:從廣義上說,“綠色生活方式”概念指的是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根本價值取向的人的現實生活構成;從狹義上說,“綠色生活方式”概念是指綠色消費方式及其所引導促進的生態文明社會變革。

張忠民教授關注生態文明的中國法治與法典表達。他認為,生態文明思想與法治思想的融合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經之路;中國經歷了由單一的生態文明法制體系向更加綜合多元的生態文明法治系統的轉變,中國的環境法治正向著立法完備化、執法嚴格化、司法專門化、守法普遍化方向發展,而環境法典是承載生態文明法治思想的最佳制度形式,是生態文明建設發展到新階段的重要標志。山東建筑大學劉海霞教授認為,中國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走出了一條“紅綠交融與最嚴制度”相結合的道路,這一道路首先表現為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的理論自覺和責任擔當,表現為綠色發展理念的辯證反思和創新超越,表現為最嚴格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頂層設計和現實踐履。她指出,中國共產黨以最大決心對生態環境保護作出最大努力,著力建構最嚴密生態環境法律體系,實行最嚴格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制度,強化最嚴明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對其他國家的生態建設具有啟示性意義。

李強教授探討了生態積分能否引導人們的綠色生活方式的問題。他運用計劃行為理論分析了撫州“綠寶”碳普惠公共平臺在政策設計、運行機制等方面的積極性與不足之處,指出撫州“綠寶”碳普惠公共平臺運用生態積分機制將綠色社會治理分解化、細節化,引導了民眾日常生活行為的綠色轉型,取得了明顯的社會與經濟效益,但是還需要在運行場域、反饋機制、動態管理等方面進一步發展完善。蘭州理工大學劉海霞教授梳理了學術界關于黃河流域生態文明建設的研究成果,分析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的現實困境,進而提出了相應的措施建議。她指出,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經濟協調發展,對于維護中國生態安全、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促進社會和諧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應當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治理和經濟發展的頂層設計,完善生態法律法規,構建現代生態產業體系,加強跨區域生態管控互助合作。

此外,鄭麗瑩副教授探討了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城市空間治理問題,梳理了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關于生態問題及城市空間問題的理論論述,指出了中國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城市空間治理的現實挑戰并且提出了應對策略。高曉溪講師論述了列斐伏爾(Henri Lefebver)、哈維(David Harvey)、索亞(Edward W. Soja)等人的空間批判理論,認為空間批判理論是國外馬克思主義由現代性批判轉向后現代話語的樞紐,可以為我們提供思想史梳理和評價得失的重要參照。

責任編輯:胡穎峰

猜你喜歡
文明綠色生態
綠色低碳
品牌研究(2022年26期)2022-09-19 05:54:46
請文明演繹
銀潮(2021年8期)2021-09-10 09:05:58
“生態養生”娛晚年
保健醫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8:02
漫說文明
住進呆萌生態房
學生天地(2020年36期)2020-06-09 03:12:30
生態之旅
綠色大地上的巾幗紅
海峽姐妹(2019年3期)2019-06-18 10:37:10
對不文明說“不”
文明歌
生態
領導文萃(2015年4期)2015-02-28 09:19:0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婷婷丁香在线观看| 亚瑟天堂久久一区二区影院|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看免费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丝袜长腿丝袜| 丰满人妻中出白浆|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网站| 国产农村精品一级毛片视频|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日韩免费| 国产欧美中文字幕| 欧美激情成人网| 欧美日韩高清在线| 亚洲丝袜第一页|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对白优播| 少妇高潮惨叫久久久久久| 狠狠躁天天躁夜夜躁婷婷| 成人一级免费视频|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无码| 亚洲不卡影院| 久久综合色天堂av|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五级| 国产精品免费露脸视频| 国模极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级视频久久| 凹凸国产分类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 97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爱| 日本a∨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 91网址在线播放| 美女啪啪无遮挡| 91区国产福利在线观看午夜| 亚洲欧美在线看片AI| 欧美a√在线|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第一| 日韩a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九九热精品免费视频| 精品一區二區久久久久久久網站| 亚洲成在线观看| 91免费精品国偷自产在线在线| 亚洲无码高清免费视频亚洲| 欧美成人一级| 国产十八禁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 99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日本欧美在线观看| 性色生活片在线观看| 久久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区| AⅤ色综合久久天堂AV色综合| 欧美日韩综合网| 尤物在线观看乱码| 国产在线视频自拍| 日本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8090成人午夜精品| 91精品国产无线乱码在线|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免费| 伊人久综合| 国产成a人片在线播放| 日韩成人免费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成人| 刘亦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91视频区|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 亚洲欧美自拍一区| 美女国产在线| 无码久看视频| 国产精品9| 日韩高清欧美| 亚洲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亚洲人成网18禁|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国产午夜无码专区喷水| 国产丰满大乳无码免费播放| 丁香六月综合网|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激情第一区| av尤物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一区在线| 亚洲天堂自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