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超 林偉龍 鄭曉華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〇〇醫院莆田醫療區 福建莆田 351100)
骨關節炎是一種非炎癥性的退行性關節病[1],臨床表現為關節疼痛、僵硬、肥大及活動受限等,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一定影響。骨關節炎是骨關節生理性退化的表現,發病主要與年齡的增長和肥胖有關,好發于50 歲以上人群。目前尚無逆轉或終止骨關節炎進展的藥物,治療目的是減輕疼痛,緩解癥狀,阻止和延緩疾病的發展,保護關節功能。鹽酸氨基葡萄糖膠囊適用于治療和預防全身各部位的骨關節炎,但單一用藥的療效有待提升。氟比洛芬是一種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2],具有較好的耐受性。本研究主要探究氟比洛芬凝膠貼膏聯合鹽酸氨基葡萄糖膠囊治療膝骨關節炎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0 年6 月~2021 年5 月我院收治的89 例膝骨關節炎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抽簽法分為對照組44 例和觀察組45 例。對照組男20例,女24 例;年齡48~76 歲,平均年齡(62.43±4.78)歲;病程1~13 年,平均病程(6.73±2.07)年;單膝35 例,雙膝9 例。觀察組男21 例,女24 例;年齡46~80 歲,平均年齡(63.47±5.56)歲;病程1.5~12.5年,平均病程(6.29±1.63)年;單膝34 例,雙膝11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1)膝骨關節炎在近1 個月內反復疼痛,晨僵時間<30 min,膝關節骨端肥大;(2)符合《骨科臨床診療手冊》[3]中關于膝骨關節炎的診斷標準;(3)年齡>40 歲。排除標準:(1)對本研究所用藥物存在禁忌證;(2)膝關節處存在陳舊傷未痊愈;(3)合并風濕或類風濕等其他慢性關節炎疾病;(4)患病部位合并皮膚感染;(5)中途改用其他藥物治療。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治療方法 指導兩組患者通過健康飲食、加強鍛煉等方式減輕體質量,指導患者充分休息。對照組飯后口服鹽酸氨基葡萄糖膠囊(國藥準字H20060748),1 粒/次,2 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于患處貼氟比洛芬凝膠貼膏(國藥準字H20103549),2 次/d。兩組均治療6 周。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臨床療效、不良反應發生率、膝關節HSS 量表(HSS)評分及睡眠狀況自評量表(Self-Rating Scale of Sleep,SRSS)評分。(1)療效標準[4]:治療前后指導患者填寫Lysholm 膝關節評分量表,根據評分結果及患者癥狀改善情況評估治療效果。Lysholm 膝關節評分量表包含跛行、疼痛、支撐、交鎖、腫脹、不穩定、爬樓梯、下蹲共8 項內容,滿分100 分,分數越低表示關節功能障礙越嚴重。治愈:患者疼痛、晨僵完全消失,Lysholm 膝關節量表評分提升≥30 分;好轉:患者疼痛、晨僵等癥狀較之前好轉,Lysholm 膝關節量表評分提升<30 分,但≥6 分;無效:患者疼痛、晨僵等癥狀無好轉,Lysholm膝關節量表評分提升<6 分。總有效率=(治愈例數+好轉例數)/總例數×100%。(2)不良反應:惡心、腹瀉、頭暈。(3)HSS 評分:分為疼痛(30 分)、功能(22分)、活動度(18 分)、肌力(10 分)、屈膝畸形(10 分)及穩定性(10 分)6 大項,另外設有扶拐(-3 分)及伸直(-2 分)兩個減分項,總分100 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膝關節功能越好。(4)SRSS 評分:通過10 個與睡眠相關的問題評估患者的睡眠質量,每個題目采用5 級評分(1~5 分),總分50 分,評分越高說明睡眠問題越嚴重。
1.4 統計學方法 將研究所得數據均納入SPSS22.0 軟件處理,用()表示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用t檢驗,與正態分布不符的資料先轉化成正態分布后再進行t檢驗;用%表示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例(%)]
2.3 兩組HSS 評分及SRSS 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HSS、SRSS 評分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HSS 評分高于對照組,SRSS 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HSS 評分及SRSS 評分比較(分,)

表3 兩組HSS 評分及SRSS 評分比較(分,)
關節炎是一種致殘率較高的疾病,其中又以骨關節炎最為嚴重,引起關節炎的危險因素包括超重、受傷和糖尿病[5~7]。骨關節炎分為原發性骨關節炎和繼發性骨關節炎,前者原因不明,常為多數關節受損,發展緩慢;后者常局限于單個關節,多由外傷、關節發育不良、畸形等因素引起,病情進展較快。兩種類型的骨關節炎臨床表現與病理改變基本相同。膝骨關節炎患者在活動關節時疼痛感會加重,早期為陣發性疼痛,后期可轉變為持續性疼痛,夜間疼痛加劇,若不給予有效治療,可引起關節畸形。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提示采用氟比洛芬凝膠貼膏聯合鹽酸氨基葡萄糖膠囊治療可顯著提高治療效果。氟比洛芬凝膠貼膏具有起效快、透氣、保濕等優點,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環氧酶的活性,從而起到鎮痛消炎的效果。且氟比洛芬凝膠貼膏在炎性組織細胞中的滲透速度快,可快速發揮藥效[8]。膝骨關節炎患者關節軟骨蛋白多糖生物合成異常,鹽酸氨基葡萄糖膠囊是一種天然的氨基單糖,是蛋白多糖合成的前提物質,可通過刺激黏多糖的生化合成反應及增加骨骼鈣質的攝取,提高骨與軟骨組織的代謝功能與營養吸收,改善骨關節功能[9]。鹽酸氨基葡萄糖膠囊還可增強骨關節滑膜囊中黏液的黏稠度,增加滑膜液生成,提供關節潤滑功能。因為氟比洛芬凝膠貼膏是外用藥物,鹽酸氨基葡萄糖膠囊是口服藥,二藥相互作用且不會互相影響藥效,內服、外用聯合可增加治療效果,進一步改善患者癥狀,延緩病情進展。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無明顯差異,表明聯合使用氟比洛芬凝膠貼膏、鹽酸氨基葡萄糖膠囊具有良好的安全性。鹽酸氨基葡萄糖膠囊耐受性良好,偶爾會發生輕微的腸胃不適,如惡心、腹瀉等,在飯后服用可減少腸胃不適,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氟比洛芬在分子結構中引進了一個氟原子,由氟原子引起的獨特性能使其在發揮強藥性的同時,將副作用降至最低,且藥效持續時間長[10]。本研究結果還顯示,治療后觀察組HSS 評分高于對照組,SRSS 評分低于對照組,表明氟比洛芬凝膠貼膏、鹽酸氨基葡萄糖膠囊聯用可有效改善患者膝關節功能及睡眠質量。鹽酸氨基葡萄糖膠囊可阻斷骨關節炎癥的病理過程,改善關節活動能力,緩解關節腫痛,抑制退行性關節病變形成,減輕患者痛苦。氟比洛芬凝膠貼膏可延緩骨關節炎的病理過程和疾病進程,改善關節活動,緩解疼痛。二藥聯用可有效緩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延緩病情進展,減輕疾病帶給患者的疼痛感,使患者夜間可得到更好的休息,從而達到提高睡眠質量的效果。
綜上所述,對膝骨關節炎患者采用氟比洛芬凝膠貼膏+鹽酸氨基葡萄糖膠囊治療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緩解患者癥狀,減輕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睡眠質量,且藥效安全有保障,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