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娥 康幼紅
(1 福建省泉州市婦幼保健院產科 泉州 362000;2 福建省泉州市兒童醫院 泉州 362000)
近年來,隨著我國生育政策的調整,高齡產婦增多,剖宮產率越來越高,瘢痕子宮妊娠的發生率也越來越高,增加了分娩風險[1]。瘢痕愈合子宮的早期妊娠可能被人工或藥物誘導中斷,對孕婦影響不大,但足月孕婦宮頸成熟度相對較差。對于瘢痕子宮妊娠孕婦,如果操作不當,可能會出現嚴重并發癥,如大出血、子宮破裂和羊水栓塞等,對孕婦的生命安全形成嚴重威脅[2~4]。因此,選擇一種有效的誘導性方案對確保順利分娩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方法是給孕婦用藥物促進宮頸成熟,但所需時間長,且臨床效果差[5]。有研究表明[6~7],對足月孕婦使用宮頸擴張球囊可以極大地促進宮頸成熟,高度安全。因此,本研究分析宮頸擴張球囊應用于瘢痕子宮足月妊娠陰道試產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4 月~2020 年4 月收治的150 例瘢痕子宮足月妊娠產婦。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75 例。對照組平均年齡(31.51±0.82)歲;距上次剖宮產時間2~5 年,平均(3.31±0.72)年;平均孕周(39.51±2.80)周;平均孕次(2.51±0.45)次。觀察組平均年齡(31.55±0.83)歲;距上次剖宮產時間3~6 年,平均(3.33±0.67)年;平均孕周(39.46±2.79)周;平均孕次(2.54±0.44)次。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納入標準:孕37~41 周單胎;瘢痕厚度超過3 mm;瘢痕位于子宮下段;產婦及其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嚴重器官衰竭患者;精神病患者;重度妊高征和前置胎盤者。
1.2 治療方法 分娩前兩組均進行血常規、尿常規、肝腎功能、感染性疾病、陰道分泌物和心電圖等常規檢查。對照組接受常規藥物干預,給予縮宮素注射液(國藥準字H50021615)2.5 IU+500 ml 林格氏液,靜脈滴注至8 h,給藥30 min 后,待產婦出現宮縮,每15 分鐘增加劑量至4 滴/min,最大靜脈滴注速度應控制在40 滴/min 以內,縮宮素日總劑量<7.5 IU。觀察組采用宮頸擴張球囊干預,孕婦取膀胱截石位,常規消毒后將內窺鏡置于陰道內,暴露宮頸口并消毒,將氣囊插入宮頸管,使氣囊凸出部位到達宮頸外口,擴張子宮球囊,然后取內窺鏡,拔出導管,向宮頸球囊內注入生理鹽水30 ml,至150 ml即可。當孕婦出現頻繁宮縮、胎心異常等情況時將球囊取出。
1.3 觀察指標(1)促宮頸成熟效果[8]:顯效是指宮頸Bishop 評分在引產12 h 后增加3 分以上;有效是指宮頸Bishop 評分在引產12 h 后達到2~3 分;無效是指未達到上述標準或引產72 h 未臨產。總有效=顯效+有效。(2)母嬰結局:包括產程時間、產后2 h 出血量、新生兒體質量與1 min Apgar 評分。(3)引產并發癥出現情況:包括會陰裂傷、宮頸裂傷、羊水栓塞、子宮破裂。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促宮頸成熟效果比較 觀察組促宮頸成熟總有效率為94.67%,高于對照組的73.33%(P<0.05)。見表1。

表1 兩組促宮頸成熟效果比較[例(%)]
2.2 兩組母嬰結局比較 觀察組產程時間短于對照組,產后2 h 出血量少于對照組(P<0.05);兩組新生兒體質量與1 min Apgar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母嬰結局比較()

表2 兩組母嬰結局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3 兩組引產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引產并發癥發生率為5.33%,低于對照組的17.33%(P<0.05)。見表3。

表3 兩組引產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例(%)]
瘢痕子宮的形成與子宮手術密切相關,如子宮肌瘤切除術、剖宮產術和子宮畸形矯正術[9~11]。由于胎兒畸形、嚴重產科并發癥、社會因素和死產等,瘢痕子宮引產的潛在風險增加,對母嬰安全構成嚴重威脅。胎兒骨骼變硬,宮頸尚未成熟,子宮變大變軟,宮頸緩慢擴張,使子宮極易發生不規則宮縮和強直性宮縮,造成會陰和宮頸撕裂傷及其他并發癥[12~13]。研究表明[14],刺激球囊擴張也可以形成“像膜”的效果在宮頸組織中促進宮頸成熟,對陰道分娩有顯著影響,現階段缺乏關于高危產婦應用球囊擴張的文獻報告。
宮頸擴張球囊主要通過機械刺激和壓迫宮頸管內的球囊來誘導子宮收縮,促進宮頸局部分泌并釋放大量前列腺素[15],有效促進子宮成熟,它通過機械擴張直接擴張宮頸,縮短了工作過程。同時,對于瘢痕子宮等高危孕婦,非藥物誘導方法比較溫和,宮頸擴張球囊的應用可使宮頸成熟度與宮縮同步,從而降低會陰、宮頸撕裂和子宮破裂風險,提高母嬰安全系數。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促宮頸成熟總有效率為94.67%,高于對照組的73.33%(P<0.05),表明宮頸擴張球囊比常規藥物在瘢痕子宮足月妊娠中促宮頸成熟效果更為顯著,這與球囊擠壓力以物理傳輸的形式刺激宮頸有關,宮頸擴張球囊能夠促進內源性前列腺素的局部合成和釋放,可有效促進宮頸成熟。
母嬰結局是衡量妊娠是否成功的根本指標,也是最重要的指標之一。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產程時間短于對照組,產后2 h 出血量少于對照組(P<0.05),兩組間新生兒體質量與1 min Apgar 評分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說明宮頸擴張球囊使瘢痕子宮足月妊娠產婦產程時間縮短,出血量少,對于新生兒結局與常規藥物干預相比并無明顯差異。原因為宮頸擴張球囊可促進孕婦達到引產所需的宮頸成熟條件,使孕婦較快達到良好的引產狀態,從而縮短產程時間,減少出血量。
瘢痕子宮在瘢痕中形成纖維組織,降低宮頸擴張能力,易導致軟產道損傷、子宮破裂等并發癥[16]。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引產并發癥發生率為5.33%,低于對照組的17.33%(P<0.05),說明宮頸擴張球囊能夠大大降低瘢痕子宮足月妊娠產婦的并發癥發生率。原因可能為宮頸擴張球囊作為一種非藥物引產方法,其使用極其溫和,可以保證宮頸成熟度和子宮收縮的同步,減少并發癥發生。
綜上所述,宮頸擴張球囊對瘢痕子宮足月妊娠產婦具有明顯的促宮頸成熟效果,可縮短產程時間,減少出血量,并可以減少引產并發癥發生,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