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政委 王秀敏 陳玉軍
(河南省安陽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 安陽 455000)
潰瘍性結腸炎(UC)是一種慢性腸道疾病,急性發作時會引起免疫功能紊亂及炎癥反應等,嚴重影響患者身體健康。目前,環孢素在UC 的治療中較為常用,能夠有效緩解機體免疫反應,有利于疾病的控制及癥狀的緩解,但該藥物長期使用易出現消化道反應、過敏反應等副作用,不適合單一用藥[1]。中醫認為,UC 主要因飲食不節、情志不暢、感受外邪所致,治則以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為主。翁連解毒湯能夠有效起到化濁解毒、清熱燥濕的作用,還可抑制機體炎癥反應,改善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較高[2]。本研究對UC 患者進行研究,旨在探討翁連解毒湯對免疫球蛋白(Ig)及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MCP-1)、轉移生長因子-β(TGF-β)、C 反應蛋白(CRP)水平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8 年2 月~2021 年2月收治的80 例UC 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40 例)與對照組(40 例)。觀察組男22 例,女18 例;年齡25~60 歲,平均年齡(40.85±6.47)歲;發病時間1~14 d,平均時間(7.94±2.21)d。對照組男23 例,女17 例;年齡25~59 歲,平均年齡(40.79±6.45)歲;發病時間2~14 d,平均時間(7.89±2.18)d。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發病時間等基線資料方面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符合《炎癥性腸病診斷與治療的共識意見(2012 年·廣州)》[3]中UC 的西醫診斷標準;(2)符合《潰瘍性結腸炎中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2017)》[4]UC 的中醫診斷標準;(3)入院前1 個月內未服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治療;(4)對本研究內容知曉,并自愿參加。排除標準:(1)合并腸穿孔、腸梗阻等嚴重并發癥者;(2)存在凝血功能障礙者;(3)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4)對翁連解毒湯或環孢素過敏者。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環孢素軟膠囊(國藥準字H20093398)治療,口服,根據體質量每日12 mg/kg,分3 次服用,2 周后改為每日6 mg/kg 并維持。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翁連解毒湯治療,組方:白頭翁、米仁、葛根、大血藤、茯苓各15 g,升麻12 g,陳皮、防風、白芍、白術、秦皮、地榆各10 g,黃連8 g,炙甘草5 g。加水1 000 ml 煎煮至400 ml,每日1 劑,分2 次服用,早晚各1 次,每次200 ml。兩組均連續治療1 個月。
1.4 觀察指標(1)Ig 水平:治療前及治療1 個月后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3 ml,以3 5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層清液,采用免疫比濁法對血清IgA、IgG、IgM 水平進行測定。(2)血清細胞因子水平:抽取患者治療前及治療1 個月后空腹靜脈血5 ml,以3 500 r/min 轉速離心10 min 后,取上層清液,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MCP-1、TGF-β、CRP 水平。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描述,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描述,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Ig 水平比較 兩組治療前IgA、IgG、IgM水平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與治療前相比,兩組治療后IgA、IgG、IgM 水平明顯降低,且觀察組明顯更低(P<0.05)。見表1。
表1 兩組Ig 水平比較(g/L,)

表1 兩組Ig 水平比較(g/L,)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2.2 兩組MCP-1、TGF-β、CRP 水平比較 兩組治療 前MCP-1、TGF-β、CRP 水 平 比 較 無 明 顯 差 異(P>0.05);與治療前相比,兩組治療后MCP-1、CRP水平明顯降低,TGF-β 水平明顯提高,且觀察組MCP-1、CRP 水平明顯更低,TGF-β 水平明顯更高(P<0.05)。見表2。
表2 兩組MCP-1、TGF-β、CRP 水平比較()

表2 兩組MCP-1、TGF-β、CRP 水平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UC 是一種發生于結腸及直腸的慢性非特異性腸道疾病,具有遷延難愈、易復發的特點,對患者生活質量影響較大[5]。中醫認為,UC 屬“大瘕瀉、休息痢、泄瀉”范疇,因飲食不節、情致失調而致脾胃受損,加之外邪入侵,致使腸道經絡受損、氣血瘀滯,治則以化濁解毒、收澀止痢、解表勝濕為主。
環孢素是一種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具有選擇性免疫抑制的作用,能夠與細胞內受體親環素A(CypA)及鈣調磷酸酶(CaN)發生反應,形成復合物,進而抑制CaN 酶活性,發揮調節免疫反應的作用,在緩解UC 患者臨床癥狀方面效果顯著,但該藥物長期使用易引起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單一使用存在一定局限性。翁連解毒湯是一種中藥湯劑,其成分中炙甘草、陳皮、白術等可清熱去火、健脾益氣,黃連、防風等可瀉火解毒、清熱燥濕,升麻、白頭翁、大血藤等可解表透疹、清熱解毒,白芍、地榆等可平抑肝陽、斂陰養血。諸藥合用,共奏清熱涼血、解毒利濕、理氣和中之功效[6]。現代藥理學表明,葛根能夠提高結腸平滑肌線粒體跨膜電位,使線粒體結構及上皮細胞得到修復,促進結腸黏膜的修復及重構,促進腸道平滑肌功能的恢復[7]。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后IgA、IgG、IgM 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在改善Ig 水平上翁連解毒湯聯合環孢素的應用效果更好。究其原因,黃連、白術等藥物具有抗炎、抗氧化的作用,能夠抑制機體炎癥反應,清除氧自由基,發揮免疫調節作用,促進Ig 水平改善。
有研究指出,MCP-1 是一種促炎因子,會導致多種炎癥介質在腸道病灶處聚集,加重UC 患者臨床癥狀;TGF-β 參與UC 的相關信號通路,影響病情的發展;CRP 是機體受到損傷時的一種標志物,與UC 患者機體的炎癥程度呈正相關[8]。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MCP-1、CRP 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TGF-β 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充分體現了翁連解毒湯聯合環孢素在改善MCP-1、TGF-β、CRP 水平上的優越性。究其原因,白頭翁、陳皮等藥物具有廣譜抗菌作用,能對抗腸道內致病菌,抑制機體炎癥反應,減少炎癥細胞的聚集及黏附,促進MCP-1、TGF-β、CRP 水平的改善。
綜上所述,UC 患者給予翁連解毒湯聯合環孢素治療,能夠促進Ig 及MCP-1、TGF-β、CRP 水平的改善,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