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淼 蔣振營 勾瑞恩
(河南省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 鄭州 450004)
壓縮性骨折一般指前柱發生骨折而中柱無損傷的骨折,脊椎壓縮性骨折在各個年齡段都有可能發生,其中青壯年、老年人以及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是脊椎壓縮性骨折的高發人群[1]。骨質疏松是脊椎壓縮性骨折的一個誘發因素,多見于老年人因骨質疏松,導致肢體活動不靈活,跌倒時臀部著地易導致脊椎壓縮性骨折[2]。低黏度骨水泥經皮椎體成形術目前多用于椎體血管瘤、椎體轉移瘤、骨髓疾病等治療中,但低黏度骨水泥由于分子量小、保持液態時間久,發生滲漏的概率更高[3]。高黏度骨水泥經皮椎體成形術使用的高黏度骨水泥由低黏度骨水泥改進而來,其瞬時黏度高,可注射時間長,初期力學支撐效果更佳[4]。本研究旨在探究高黏度骨水泥經皮椎體成形術對骨質疏松性脊椎壓縮性骨折患者疼痛及脊柱功能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9 月~2020 年9 月于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72 例骨質疏松性脊椎壓縮性骨折患者,依據治療方案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36 例。對照組男19 例,女17 例;年齡58~72 歲,平均(61.23±1.05)歲;病程2~24 d,平均(11.68±4.96)d;單椎體骨折11 例,雙椎體骨折13例,三椎體骨折12 例。試驗組男20 例,女16 例;年齡59~71 歲,平均(61.33±1.03)歲;病程3~23 d,平均(11.70±4.99)d;單椎體骨折12 例,雙椎體骨折14 例,三椎體骨折10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納入標準:符合《實用骨折治療指南》[5]中骨質疏松性脊椎壓縮性骨折相關診斷標準;影像學檢查確診;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手術不耐受者;多部位粉碎性骨折者;生命體征不穩定者。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行低黏度骨水泥經皮椎體成形術,局麻后,于C 臂機透視引導在椎體后緣2 mm 處進行穿刺,使用導針,依次置入進行擴張,使用加壓注射器推注低黏度骨水泥。試驗組行高黏度骨水泥經皮椎體成形術,局麻后,經椎弓根入路進行穿刺,以椎體棘突位于中線、兩側椎弓根對稱、上下終板無雙邊影為原則進行C 臂機定位,使用穿刺針鉆入椎體前近1/3,穿過椎弓根進入椎體,使用加壓注射器推注高黏度骨水泥約4 ml。術后給予兩組抗感染治療72 h,并觀察至出院。
1.3 觀察指標(1)手術情況: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注入骨水泥量。(2)脊柱功能:術前、術后72 h 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6]評定疼痛程度,總分10 分,分數越高提示疼痛程度越高,采用Oswestry 功能障礙指數問卷表(ODI)[7]評定脊柱功能障礙,最高100%,指數越高提示功能障礙越嚴重。(3)并發癥:包括術后72 h 發生靜脈滲漏、椎間盤滲漏、椎旁滲漏等情況,并發癥總發生率=(靜脈滲漏例數+椎間盤滲漏例數+椎旁滲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23.0 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手術情況比較 試驗組手術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兩組術中出血量、注入骨水泥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情況比較()

表1 兩組手術情況比較()
2.2 兩組脊柱功能比較 兩組術后72 h VAS 評分、ODI 指數均較術前降低,且試驗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脊柱功能比較()

表2 兩組脊柱功能比較()
注:與同組術前比較,*P<0.05。
2.3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試驗組術后72 h并發癥總發生率11.11%較對照組30.56%低(P<0.05)。見表3。

表3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例(%)]
脊椎壓縮性骨折患者典型癥狀表現為畸形、疼痛、活動障礙等,還會伴發脊髓損傷、呼吸道感染、臟器損傷等癥狀。骨質疏松主要以骨量減少、骨組織微結構遭到破壞,導致骨脆性增加,進而易引發骨折[8]。低黏度骨水泥經皮椎體成形術通過球囊膨脹,擴大手術空間,恢復傷椎高度,同時能減少骨水泥滲漏,但低黏度骨水泥混合后液態期更長,同時骨水泥滲漏情況發生率更高。
高黏度骨水泥經皮椎體成形術采取單側穿刺,在椎體內前中部高黏度骨水泥能更好地彌散分布,進而縮短手術時間,同時骨水泥的機械抗壓及固定作用使椎體穩定性增加,減少術后并發癥發生[9]。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手術時間短于對照組,術后72 h 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說明高黏度骨水泥經皮椎體成形術能改善骨質疏松性脊椎壓縮性骨折患者的手術情況,同時減少并發癥發生。VAS 評分可反映疼痛程度,手術治療不可避免會在術后引起患者較重的疼痛感,VAS 評分越高提示患者疼痛程度越高,對其正常水平影響越大;ODI 指數可反映脊柱功能障礙,可從多個方面對患者脊柱功能障礙進行反映,其指數越高提示脊柱功能障礙越嚴重。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術后72 h VAS 評分、ODI 指數均低于對照組,說明高黏度骨水泥經皮椎體成形術能有效減輕骨質疏松性脊椎壓縮性骨折患者疼痛程度,保護患者脊椎功能,促進病情好轉。分析原因在于,高黏度骨水泥具有瞬間高黏度和低流動性的特點,能縮短手術時間,降低應激反應產生的疼痛因子水平,同時高黏度骨水泥可以很好地恢復骨折椎體的剛度和強度,進而改善脊柱功能[10]。
綜上所述,高黏度骨水泥經皮椎體成形術能有效減輕骨質疏松性脊椎壓縮性骨折患者疼痛程度,保護脊柱功能,同時改善患者手術情況,且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促進病情好轉。但本研究所選樣本量較少,還需進行多中心、大樣本量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