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賽
(河南省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急診科 鄭州 450006)
急性腦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ACI)是因腦血管供血不足或中斷造成腦組織缺血壞死引起的,會使患者出現暈眩、耳鳴、半身不遂、昏迷不醒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臨床多采用尼莫地平片治療ACI,尼莫地平可阻滯鈣離子進入細胞內,增強腦血流量,減輕患者癥狀,但有部分患者會出現頭暈、腸胃不適等不良反應[1]。中醫學將ACI 歸于“中風”范疇,認為是因患者年邁體弱、氣虛血瘀所致[2]。而血栓通注射液是一種中藥制劑,主要成分為三七提取物三七總皂苷,可以活血化瘀[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觀察血栓通注射液聯合尼莫地平片在ACI 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8 年6 月~2020 年6 月在我院就診的450 例ACI 患者臨床資料,將225 例采用常規療法聯合尼莫地平片治療的患者納入對照組,將225 例采用常規療法聯合尼莫地平片、血栓通注射液治療的患者納入觀察組。對照組男116 例,女109 例;年齡53~79 歲,平均年齡(66.28±3.26)歲;發病至治療時間1~4 h,平均(2.64±0.43)h。觀察組男115 例,女110 例;年齡54~80 歲,平均年齡(66.41±3.45)歲;發病至治療時間1~5 h,平均(2.63±0.45)h。對比兩組患者基線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有可對比性。診斷標準:(1)西醫符合《實用內科學》[4]中ACI 診斷標準,伴有偏癱、昏迷、四肢癱瘓等癥狀。(2)中醫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5]中氣虛血瘀證中風診斷標準,主癥為半身不遂、口舌歪斜、不語;次癥為面白、氣短、自汗出;舌質暗紫、苔白、脈細。納入標準:(1)符合上述中西醫診斷標準;(2)臨床資料完整;(3)可耐受本研究藥物。排除標準:(1)出血性疾病急性期;(2)合并精神疾病;(3)合并急性感染或嚴重過敏性疾病;(4)合并其他免疫性疾病;(5)合并心、肝、腎等重要臟器病變;(6)合并惡性腫瘤。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長期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注冊證號H20130339),1 片/次,1 次/d;阿托伐他汀鈣片(國藥準字J20171063),2 片/次,1 次/d。對照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口服尼莫地平片(國藥準字H20044983),2 片/次,3 次/d,治療4 周。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靜脈滴注血栓通注射液(國藥準字Z44023081),140 mg/次,用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稀釋,1 次/d。治療4 周。
1.3 觀察指標(1)臨床療效。按《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5]中積分標準:將主癥按輕、中、重度分別記為2、4、6 分;次癥按輕、中、重度分別記為1、2、3 分;舌脈正常為0 分,不正常為1 分。總分30分。根據中醫癥候判定療效:顯效為癥狀、體征均有明顯的改善,積分減少<70%;有效為癥狀、體征均有好轉,積分減少30%~70%;無效為癥狀、體征均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積分<30%。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采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評估兩組治療前、治療4 周后神經功能缺損情況,量表包括11 項條目,分值0~42 分,得分越高,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越嚴重[6]。(3)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采用巴氏指數(Barthel Index,BI)量表評估兩組治療前、治療4 周后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包括10 項條目,分值0~100 分,總分100 分,得分越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越強[7]。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 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用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4 周,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NIHSS 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NIH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4 周后,兩組NIHSS 評分均比治療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NIHSS 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NIHSS 評分比較(分,)
2.3 兩組BI 指數比較 治療前,兩組BI 指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4 周后,兩組BI 指數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BI 指數比較(分,)

表3 兩組BI 指數比較(分,)
ACI 患者的發病機制極為復雜,多因血管、血流動力學異常造成腦動脈阻塞所致[8]。目前ACI 多采用溶栓治療,常用藥物有阿替普酶、尿激酶、尼莫地平等。其中尼莫地平是治療ACI 的常用藥物,通過提高腦血管的血流量,有效預防血管痙攣的發生。尼莫地平片屬于鈣離子阻滯劑,通過阻滯Ca2+跨膜進入平滑肌細胞,使平滑肌外周序貫擴張和松弛,進而增加血流量,緩解血管痙攣,改善ACI 患者缺血性腦損傷的癥狀。但有部分患者效果不顯著,仍需尋求其他有效的治療方式。
中醫學認為ACI 多因體勞傷脾、臟腑失調、血行不暢、腦脈痹阻等導致氣虛血瘀,治療需以益氣活血為原則。三七具有散瘀止血、通脈活絡的作用,血栓通注射液是以三七提取物三七總皂苷為主要成分的中藥劑,常用于治療中風偏癱患者。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4 周后,觀察組總有效率比對照組高,NIHSS 評分比對照組低,BI 指數高于對照組,說明血栓通注射液、尼莫地平片聯合用于治療ACI,可降低ACI 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效果顯著。分析原因在于,現代藥理學研究顯示三七總皂苷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縮短出血和凝血時間、增加腦血流量、改善微循環的作用。三七總皂苷由多種成分組成,其中人參皂苷Rb1是一種鈣通道阻滯劑,可有效抑制Ca2+電流,改善腦動脈硬化、腦供血不足、腦出血等癥狀;人參皂苷Rg1 是促進造血的有效單體,具有增強患者體力及活動能力、提高神經可塑性的功能;三七皂苷R1 可以通過抑制細胞凋亡、神經元細胞凋亡功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情況。而尼莫地平片為鈣離子阻滯劑,具有阻滯Ca2+進入細胞內、抑制平滑肌收縮的作用,能增加血流量,進而阻止因缺血導致的腦組織死亡。因此,血栓通注射液、尼莫地平片聯合使用可降低ACI 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提高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綜上所述,血栓通注射液聯合尼莫地平片使用效果顯著,可有效降低ACI 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