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 朱海路 傅麗萍 李章健 楊志浩 謝冬文
(江西省新余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中心醫院 新余 338026)
外傷性鼓膜穿孔是機械性暴力造成的鼓膜不規則或裂隙狀破裂,通常耳周有瘀血,穿孔邊緣有血痂、血跡[1]。臨床對于外傷性鼓膜穿孔最常用的治療方法為保守治療,就是預防感染、保持鼓膜干燥,等待穿孔自行愈合,但自愈率并不理想[2~3]。貝復新適用于各種創面的愈合和修復,在臨床治療中應用廣泛[4~5]。本研究主要探討耳內鏡下貝復新治療外傷性鼓膜穿孔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1 月~2020 年10 月新余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中心醫院收治的60 例外傷性鼓膜穿孔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經耳鏡等相關檢查確診外傷性鼓膜穿孔;(2)耳內鏡下可見鼓膜裂隙狀或不規則狀穿孔;(3)單側鼓膜穿孔,穿孔直徑均<5 mm;(4)患者及家屬了解本研究并同意。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心、肝、腎等臟器功能不全者;(2)鼓膜穿孔后繼發感染者;(3)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及不能耐受耳內鏡手術者。采用簡單隨機分組法將60 例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年齡21~50 歲,平均(37.18±2.39)歲;男21 例,女9 例;小穿孔(穿孔<3 mm)19 例,中度穿孔(穿孔<5 mm)11 例。對照組年齡20~49 歲,平均(35.92±3.18)歲;男20 例,女10 例;小穿孔18 例,中度穿孔12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取保守治療,包括消毒外耳道、應用抗生素類藥物、禁用外耳道沖洗和滴藥、避免感冒及用力擤鼻涕等,等待鼓膜穿孔自然愈合。觀察組行耳內鏡下貝復新(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國藥準字S20040001)治療。消毒外耳道后,取2 ml 無菌注射器抽取適量貝復新凝膠,涂于清創后的鼓膜穿孔處,外耳道置入無菌干棉球,每隔2 d 換藥1 次,至穿孔完全愈合。
1.3 觀察指標
1.3.1 臨床療效 治療14 d 后評價療效。(1)治愈:鼓膜穿孔完全愈合,鼓膜形態良好、標志清晰,聽力正常;(2)顯效:鼓膜穿孔未完全愈合,穿孔面積縮小>80%,鼓膜標志尚可,聽力提高20 dB;(3)有效:鼓膜穿孔面積縮小<50%,鼓膜標志聽力提高15 dB;(4)無效:鼓膜穿孔愈合面積<20%,聽力未提高。總有效率=治愈率+顯效率。
1.3.2 鼓膜穿孔平均愈合時間 采用耳道內窺鏡(由桐廬優視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檢查鼓膜,記錄兩組患者鼓膜穿孔愈合時間,計算平均愈合時間。
1.3.3 氣骨導差 于治療前后采用純音聽力計(由丹麥爾聽美生產)在隔音室內進行純音測聽(頻率為250 Hz、500 Hz、1 000 Hz、2 000 Hz 以及4 000 Hz),分別檢測患者骨導純音聽閾和氣導純音聽閾,計算氣骨導差。測聽檢查均在同一隔聲室內由同一名專業人員進行操作。
1.3.4 生活質量 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1 周、4 周后采用生活質量評估表(QOL 量表)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估,滿分100 分,分數越高生活質量越高。
1.3.5 并發癥 記錄兩組治療期間刺痛、感染、延遲愈合、再穿孔等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33%,高于對照組的70.00%(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氣骨導差及鼓膜穿孔平均愈合時間比較治療后觀察組氣骨導差低于對照組,鼓膜穿孔平均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氣骨導差及鼓膜穿孔平均愈合時間比較()

表2 兩組氣骨導差及鼓膜穿孔平均愈合時間比較()
2.3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治療1 周、4 周后,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表3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2.4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4。

表4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例(%)]
外傷性鼓膜穿孔是指由直接或間接外力導致的鼓膜損傷,常表現為耳部疼痛和聽力減退,聽力檢查呈現傳導性或混合性耳聾[6~8]。縮短鼓膜穿孔愈合時間,盡快修復穿孔,可明顯減輕患者臨床癥狀,同時避免因穿孔后鼓室與外界直接相通引起的中耳感染等不良影響[9]。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耳內鏡下采用貝復新治療外傷性鼓膜穿孔,可明顯縮短患者愈合時間。貝復新屬于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類藥物,對來源于中胚層和外胚層的細胞(如上皮細胞、真皮細胞、成纖維細胞、血管內皮細胞等)具有促進修復和再生作用[10]。與傳統耳顯微手術相比,耳內鏡微創手術具有高清、美觀和微創等優勢,對中耳干耳等要求不高[11]。耳內鏡可觀察到顯微鏡下難以探查的竇腔,移動調節鏡頭即可看清耳內結構,同時放大耳道對鼓膜情況進行徹底詳細的檢查,可聯合貝復新將鼓膜穿孔修補完整,封閉中耳腔,恢復中耳和內耳正常解剖結構與功能。此外,耳內鏡還可通過側視角多角度對鼓膜穿孔進行觀察,解決了術野遮擋對手術安全性的影響[12]。氣骨導差指同一耳在某一特定頻率的氣導和骨導聽閾差值,表明傳導性聽力損失的程度[13]。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經耳內鏡下貝復舒治療后氣骨導差明顯下降,同時生活質量評分明顯升高,臨床療效提高,證實了耳內鏡下貝復新治療外傷性鼓膜穿孔療效確切,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復。
綜上所述,采用耳內鏡貝復新治療外傷性鼓膜穿孔,可有效縮短鼓膜穿孔平均愈合時間,提高療效,恢復聽力,避免嚴重并發癥發生,同時兼具內鏡微創優勢,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