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楓 王晨潤/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農業農村局
智慧農業農村建設是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具體行動,是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有力抓手。近年來,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發展智慧農業、建設數字鄉村的部署要求,加快推進智慧農業農村的改革探索,形成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國具有可推廣可復制的智慧農業農村“吳江樣板”。
創新建立政策體系。為高位推動智慧農業農村發展,做好頂層設計,全區第一時間制定《蘇州市吳江區智慧農業農村試點建設實施方案》,為全區智慧農業農村建設發展明確方向、劃定重點、做好規劃。成立智慧農業農村試點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強化對推進工作中重大事項、重點難點問題的協調解決。專門將智慧農業發展列入全區推進數字經濟和數字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推進示范區建設2021年重點改革項目清單和鄉村振興重點項目清單,與其他重點項目同部署、同考核、同推動。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將智慧農業農村建設列入全區高質量發展產業政策的若干實施意見,單一項目獎補最高可達100萬元。
創新建成示范載體。吳江擁有各級各類農業產業園、示范園、科技園、精品園14家,其中國家級1家、省級3家、市級4家、區級6家,實現鎮鎮建園區、搞示范,初步形成以國家級為龍頭、省市級為骨干、區級為基礎的園區發展體系。近年來,吳江創新探索以數字賦能現代農業園區的智慧化升級路徑,重點集成示范國內外先進的智慧農業新技術、新裝備、新模式,形成智慧農業在示范區全產業、全過程的“生態融合”和“基因重組”。已建成吳江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和浦江源太湖蟹生態養殖示范園智慧農業產業示范園兩個,成為蘇州市智慧農業技術的先行區、產業集聚區和企業孵化區。
創新建成智慧場景。吳江依托自身優勢,加快數字化技術成果轉化,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領域的深度融合,打出“新場景打造+老典型升級”的組合拳,創新實現主導產業全過程智慧化升級,成功打造智慧糧油、智慧園藝、智慧蠶桑、智慧畜牧、智慧水產等生產場景。“無人農場”生產場景被納入農業農村部智慧農業案例。有7個生產場景被認定為省智能農業百佳案例,占蘇州案例總數的三分之一。
創新關鍵技術攻關。瞄準智慧農業領域關鍵技術和產品的重大需求,鼓勵本地農業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開展產學研合作,研發適應性強、性價比高的新一代農業機器。目前,蘇州久富農業機械有限公司與江蘇大學、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自主研發“智能化無人精準側深施肥插秧機”和“智能化無人駕駛全喂入履帶式聯合收割機”兩類無人農機產品,在吳江國家現代農業園區內進行多年的產品測試,成功打入無人農機市場。2020年,公司無人農機銷售額300多萬元,2021年銷售額達1000萬元以上。
智慧農業農村試點建設以來,吳江先后獲評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先進縣、全省首批數字鄉村試點地區等,智慧(數字)農業示范基地的總量在全省名列前茅。
農業上“云”,實現生產節本增效、生態綠色發展。以農業園區為載體,示范推廣智慧農業新技術、新模式,孵化智慧農業企業,通過集成展示、宣傳與培訓、搭建國際化合作交流平臺等方式,把國家級農業園區打造成智慧農業的重要窗口。2020年,吳江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被列入蘇州市智慧農業技術集成示范園名單。在智慧大田方面,“無人農場”實現“耕、種、管、收”農機無人化駕駛,每畝可節約種子5%以上,增產3%~5%,燃油成本降低20%以上,人力成本降低45%以上,土地利用率提高0.5%~1%;在智慧蠶桑方面,突破我國蠶桑產業整體智能化綜合水平不超過5%的發展瓶頸,在蠶桑絲綢產業種植養殖、加工制造、商貿流通、休閑旅游等多個領域進行智能化、信息化提升,綜合智能化水平提升至23%,形成一二三產業高效協同創新發展的產業態勢;在智慧漁業方面,浦江源智慧云平臺開發應用,能將物聯網設備在線監測數據實時上傳,為生產決策提供精準指導,每年大約能節省20%以上餌料,30%以上的人工;在智慧園藝方面,通過智能ERP中央管理系統、智能自動化生產系統、物聯網環控系統的協同使用,實現全程智能化控制,提升工作效率45%,節省30%的成本,在播種、補苗、噴灌等作業環節實現無人化操作;在智慧畜禽方面,牧場配備先進設施設備,建成環境智能控制、自動飼喂、糞污封閉收集等六大智能化生產管理控制系統,使畜禽養殖達到現代化、智能化和生態化標準。全區已建成智慧農業生產基地10個,逐步將數字農業的“盆景”變成現代農業的“風景”。
農產品上“網”,實現農業實體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積極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和鄉村旅游拓展工程,大力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鄉村休閑觀光等新業態新模式,形成一大批質量優、特色亮、叫得響的農村電商品牌。建成地產特色農產品云商平臺,實現長三角地區農產品全時段“云”售,美菜網年度電子商務銷售額達10億。吳江絲綢產品成功躋身蘇州市十大智慧農業品牌,吳江太湖蟹在淘寶平臺“太湖蟹”關鍵詞搜索排名第一。目前已形成“一根絲”“一壺酒”“一只蟹”三大叫響全國的電商品牌,是順應數字經濟發展新趨勢、推動農民創業創新的突出典范。
數據資源上“圖”,實現江村現代模樣。依托吳江智慧城市、智慧鄉鎮建設基礎,推進數字農業農村管理平臺建設。統籌建成以“1+2+N”為整體架構的吳江區數字農業農村管理平臺,“1”即一個數據中心;“2”即農村基礎信息管理平臺、農業地理信息系統平臺兩個平臺;“N”即N個覆蓋生產、管理、服務、決策與營銷的業務應用系統,把數字農業農村管理平臺打造成集數據采集、監測預警、決策分析、展示共享于一體的智慧化、功能應用型新平臺,為農業農村發展提供有力數據支撐。推動5G網絡覆蓋、光纖入戶等信息化基礎設施和智慧教育、醫療、養老等基本公共服務向農村下沉,促進村級產業、社會治理和信息服務的數字化提升,推進農村資源管理、農村人居環境治理、鄉村產業發展等方面實現數字化轉型。從2020年起,吳江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智慧農村樣板,目前已初步建成東聯村、滄洲村智慧農村2個,規劃在建的鄉村7個,規劃總投資達5000萬元。到2022年底,確保每個涉農板塊至少建成1個以上智慧農村,使現代江村成為美麗鄉村建設的“最美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