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江
摘 要: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技術是一項較為復雜的新興技術,所以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并不成熟。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具有自身優勢是不置可否的,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往往也會出現一些問題。
關鍵詞: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不足;優化;分析
1我國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不足
1.1 能源消耗過高
國家對工業生產越來越重視,而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技術在工業生產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一項不可或缺的技術。隨著現代化工業發展的飛速進步,工業生產追求更高的生產質量和生產效率,因此對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日益追求智能化、自動化的生產方式。高質量、高效率的成果背后是要付出代價的。在工業生產過程中,能源消耗是不可避免的,比如天然氣、煤炭、焦炭;生產染料、塑料、輕紡產品所消耗的原料油等。同時,能源消耗所帶來的問題也是不容小視的,一方面嚴重污染社會環境,與我們國家一直提倡的可持續發展相違背;另一方面,過多的能源消耗加重了國家負擔,能源不是無窮無盡的,如果一直無限制的使用下去,能源遲早會枯竭,不僅僅會阻礙工業的發展,還會導致經濟增長的停滯。
1.2 成本過高,效率過低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技術在工程應用中存在一些問題,投資以及采購原材料時往往缺乏經驗,導致成本過高,而效率過低。從成本方面來分析,比如在選擇工程所需材料時,工作人員沒有對目標材料進行篩選,通常把所有材料都買來,但其實有些材料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并不需要,而且可以用更廉價的同種類的材料去替代。同時,一些準備工作做得不充分,這其中包括方案沒有提前制定好而走了彎路。其次,我們國家現在所采取的大部分還是一些傳統生產模式,在現代生活中顯得略有不妥,增加了生產成本,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從效率方面分析,效率是追求經濟效益的保障。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技術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據,而工作效率則是評估一個企業內部生產力水平的關鍵要素。但目前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技術在各個領域的應用沒有保證效率,看似高科技智能化的產品背后,卻是日日夜夜的生產。自動化本身意味著“高效率、智能化、自動化”,可是對我們國家來說,生產相關產品時很難兼顧效率。效率低下是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在我國很難得到突破的關鍵問題所在。目前,我們國家在工業生產方面的發展能力較低,但是存在發展空間和潛力。
1.3 部分質量未達標
隨著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大,給人們帶來福利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安全隱患,這些安全隱患通常和工程質量未達標相關。電氣工程的質量不僅僅決定著產品的使用壽命,更和廣大群眾的安全息息相關。在現實生活中,施工時的安全問題并沒有引起大家足夠的重視。這主要體現在:相關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較差,對工程不夠重視,他們往往只是關注工程的表象,并沒有把規范、規則落實到位。這樣一來,很難保證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相關工程的工程壽命以及他們自身的安全。質量保證是任何一項工程可以進一步進行下去的基石,如果電氣工程的質量未達到保證,對工程造成的危害也是無法估計的。
2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優化
2.1 減少能源消耗,進行節能設計
隨著工業的迅速發展,各個企業對能源的需求越來越大,環境壓力、社會壓力也隨之增加。如此下去,不僅會使能源枯竭,阻礙工業發展、社會進步,還會對環境造成嚴重危害。因此,我們應該努力減少能源消耗,進行節能化設計。首先,電氣工程中可以采用國家大力提倡的新能源,比如風能、太陽能。通過改用這些能源,可以大幅度緩解能源緊缺的情況,符合“保護環境”的生產原則,同時滿足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其次,要想從根本上降低能源的消耗,當前傳統的生產模式已經不再適應時代的要求,還需要技術人員不斷引進或者開發更先進更節能的技術,采取更科學合理的生產方式。通過改進生產方式,可以將能源消耗降至最低,實現節能的目的,推動了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可持續發展。在進行節能化設計期間,工作人員應當提前了解工程實際情況,才能針對實際問題進行合理的節能化設計,比如供電系統的變壓器可以使用阻值較小的繞組。
2.2 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目前,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技術在許多領域的應用仍然采取傳統模式,缺乏創新,且集成化程度很低,極大增加了生產成本,同時降低了生產效率。通過創新來提升集成水平是一種很好的辦法。因此,需要增強工作人員的創新意識,提升他們的專業技術能力,充分挖掘他們的創新潛力,加快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集成化進度。具體方法如下:第一,建立完整的系統化操作平臺,從確立目標開始,經過全面分析、調查以制定整體計劃,同時對項目進行預測估計,選擇最優方案。第二,可以通過引進或者自主研發先進技術來實現技術創新,改變之前的生產方式,實現技術變革。因為之前的傳統生產模式已經不再符合時代的要求,耗費時間和金錢。第三,注意信息的定時更新,比如及時掌握行業內部數據的變動,或者當前哪種商品更能得到消費者的偏愛。要想在瞬息萬變的當代社會跟上時代的步伐,必須時刻掌握最新消息,不能故步自封,要不斷創新、不斷更新。
2.3 加強質量管理,完善監督體系
針對質量不達標問題,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第一,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培訓。一方面提升他們的專業技能,使其更深入地掌握專業知識。強化他們的專業水平,增強綜合素質,增強責任意識,提高對相關產品的重視程度。同時可以引入高水平人才,保證生產團隊的質量。第二,強化、完善監督體系。頻繁出現的質量未達標問題與監管人員把關不嚴格脫不了關系,因此需要整頓監督體系。這其中包括對施工材料的仔細審查,可進行隨機篩選,自動淘汰不合格產品,確保質量過關;對生產出來的產品先試驗,保證在安全限度內能正常運行之后再推廣到市場;對于生產的每一個環節都要時刻監督,堅持規范性原則,確保萬無一失。第三,制定規則制度進行硬性要求。當今社會,任何行業都有相應的規則來約束工作人員的行為,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行業也不例外。企業內部應制訂嚴格制度,規范工作人員的行為。從長遠角度考慮,只有質量過關,才能獲得消費者的認可,提高品牌的影響力,從而獲取可觀的經濟效益。
3結束語
結合實踐來看,我國在這方面的不足之處以及造成的影響,應當重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在應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節能設計,引進先進技術,逐步完善監督體系是我們的目的。加大對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研究力度,保證在安全限度內正常運作的同時,朝著高效穩定的方向努力,使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這項技術更好地給人們帶來福利。
參考文獻
[1]項競博.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J].數碼世界,2019,000(001):136.
[2]謝寶強.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發展現狀分析及發展趨勢[J].化工管理,2020,000(008):138-139.
[3]陳啟達.探究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不足與改善對策[J].建材與裝飾,2020,No.612(15):206-207.
[4]蔡杰濤.淺析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電子樂園,2019(2):0146-0146.
[5]高新宇.電氣工程及自動化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對策分析[J].科學與信息化,2019,000(004):7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