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祥鵬
摘 要:因為深海環境比較復雜,有著復雜的交變應力情況,所以為了保障海洋平臺的錨樁足夠穩定,需要做好鑄鋼材料研究。本文將對比美標與德標在建筑材料中的要求與性能,優化控制鑄造工藝,探索熱軋件焊接質量控制思路和鑄鋼件焊接辦法。焊接中做好余熱溫度控制,嚴格管理焊接層間溫度和參數,確保焊后熱處理效果與質量,以防出現焊接裂紋,保障焊接效果。利用工程實踐,分析焊接工藝應用思路,提高錨樁的焊接水平。
關鍵詞:海洋工程;浮式生產儲油平臺;錨樁焊接
海洋表面建設浮式平臺用于生產和儲存油品。平臺生產具有儲量大、運量大的特點,為保障穩定生產,需要確保平臺有足夠的抵御風浪能力。平臺的固定,使用的是錨鏈。為防止風浪引起錨鏈劇烈晃動,產生交變載荷,需要充分利用錨樁吊耳,延長吸力錨壽命。在現有技術限制下,目前鑄件的內部晶體很容易出現焊接裂紋。焊接期間,如果控制不當,就會影響鑄件的焊接效果,無法有效使用海洋平臺。本文將研究對平臺錨樁質量有影響的焊接技術和鑄件鑄造手段,探索提高質量控制效果的辦法。
1材料選擇
海洋平臺,焊接工藝影響最明顯的環節是熱軋件和鑄鋼件選型。以過往經驗判斷,美標和德標是鑄鋼材料中廣泛使用的要求。主要熱軋材料為EH36和DH36。本文將對比德標和美標材料性能,按照國內海域對于鑄鋼材料的需求進行合理選擇。德標明確規定了各種合金元素要求和規范,有著更高的鑄鋼件原料要求。美標中,影響鑄鋼性能比較大的因素包括P和S的元素成分,其他元素并沒有具體的要求,S元素的要求比較寬,P元素的要求比較嚴。相較于德標要求美標抗拉強度和屈服度更好。以抗疲勞性和抗沖擊的角度考慮,本次的母材選擇,決定考慮美標。
2鑄鋼鑄造流程和控制
鑄造鑄鋼件的時候,需要先設計模型,然后制造芯和制造型,隨后澆筑與熱處理,最后逐漸進行檢驗檢查。設計模型的時候,必須充分考慮工程要求,按照鑄造工藝和廠家設備,編制與工程匹配的文件還有圖紙,參照作業圖紙的描述和尺寸情況,完成結構的合理性設置,完成三維模型的創作。再之后,就可以按照圖紙的數據情況生產加工,完成一切的準備工作。砂芯的制作,使用混砂機,分解芯盒也要提前的進行準備。最后把砂芯和模子結合到一起初步完成模樣制作。在鑄造鑄鋼件中,澆筑屬于十分重要的步驟。在澆筑前,需要先做好澆筑包質量檢查工作。澆筑期間,澆筑速度和溫度是必須嚴格控制的因素,應確保型腔中,鋼液能夠緩慢平穩的流動,不能有空洞和渦流現象。操作流程中,有著十分嚴肅且高標準的要求,提前解決好添加元素比例的設計與使用非常關鍵。優化處理脫硫去鱗的步驟,加強合金元素的配比管理,結合情況,選擇磁粉探傷以及外觀檢測,必須保障鑄件整體干凈,不能有氧化皮、污垢和毛刺。鑄鋼吊耳型線變化大和高應力部位,需要使用雙晶直探頭展開超聲波檢測,順利完成質量驗收。
3焊接工藝與過程控制
3.1參數
作業中,錨樁焊接點包括熱軋件與鑄鋼件。熱軋件材質為熱軋鋼板,鑄鋼件材質為ASTM A148 Gr.90-60。焊接中,用LB52U焊條,通過手工焊的方法打底。蓋面和填充,使用的是DW-A55LSR。
3.2坡口
鑄鋼件固有鑄造特點,在嚴苛工藝中,完成檢驗和過程控制。此時鑄鋼件或多或少還有一些質量問題需要處理。焊接熱軋件和鑄鋼件之前,需要探傷檢查焊縫周圍母材,以此確保鑄鋼材料質量效果。熱軋件與鑄鋼件厚度大小都是100毫米,是超厚鋼板。使用K形和X形坡口與全熔透焊接[4]。需要加工處理鑄鋼件坡口,坡口的角度、鈍邊和間隙必須保持良好的狀態。
3.3工藝流程與過程管理
現場需要制作鋼框架支撐,順利完成鋼鑄件焊接。焊接之前,先預熱,溫度控制在110至150攝氏度,層溫不能超出200攝氏度。正式焊接之前,不可以在工件的上面進行焊機電壓、電流參數調整。坡壁起弧操作是可行的,應做好填充與蓋面熱輸出值控制,絕不能超過1.8kJ/mm。焊接填充層,需要先完成焊渣清理工作,不能讓焊道有雜質。焊接雙面坡口時候,采用背部清根辦法,清理的深度需要超過4毫米,一直到能看到平滑母材,之后探傷,選擇磁粉技術。探傷沒問題,則繼續進行后續焊接,完成整體操作。
應做好焊接過程的控制和管理,認真檢驗,才能保障鑄件的焊接質量。為防止焊接中違規操作和電流過大導致焊縫出現質量問題,需要重視焊工的技能培訓。選擇焊工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其作業能力、責任心意識與操作水平,應以標準規定操作。作業之前,參數表的填寫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對于高度集中應力的地點,更是要重點控制。操作中,旁邊應當安排檢驗員進行旁站,做好熔池清潔工作。使用空氣吹掃焊道,隨后繼續焊接。
熱處理以后,鑄件內應力實現可靠控制,并利用熱電偶對鑄件加熱。母材、母材焊縫都要設置加熱片,有需要的時候進行加熱操作。操作前,先清理污垢。鑄鋼件與熱軋件焊縫處理寬度需要超過250毫米,應保障受熱均勻,時間需要超過2.5個小時。鑄件的熱處理,采用保型工裝就能規避撓度發生問題。保溫工作十分重要,通常會用到加熱毯。一般情況下,焊縫的操作,需要將溫度限制于580至600攝氏度。結束焊接作業之后,使用超聲波對鑄鋼件進行探傷檢查。
做好局部缺陷問題檢查和分析,焊縫區域的殘余應力,應呈現出逐步下降特點。之后用碳弧氣刨對其進行打磨與處理,不可以使用熱切割,不可以傷害母材。應保障開槽長度和母材,讓二者的過渡能夠比較圓滑。缺陷問題的處理,應配合使用磁粉或是滲透等方式,返修問題影響很大,需要認真進行重復性操作,直到作業質量符合規定。
4鑄鋼件錨樁筒體的建造
4.1技術要求
平臺建設中,錨樁筒體十分重要,徑厚比需要維持在一定的比例。鑄造件為錨樁吊耳,壁厚100毫米,熱軋件剪力板同樣100毫米厚,為槽口設計。筒體壁厚和剪力板為1比4的過渡焊接。筒體建造的公差,按照EEMUA158規范和圖紙要求。與過去項目相比,同心度、組對錯皮、不圓度、直線度和周長要求更高。對于錨樁筒體來說,冷彎加工其鋼板的時候,最佳方法就是鋼板回彈,一定要優化控制與處理,以免在反復過彎中,卷板機過度疲勞,出現裂紋,影響使用效果。
4.2分段劃分
錨樁吊耳、加強板架共同組成了錨樁筒體。外筒體包括7個單節管,由三個總段組成。首先是第一段,包括4管段,全部為剪力板、錨樁吊耳。第二總段的構成是預知的2個分段。第三總段則是管段的外筒體還有單筒內的加強板架,需要噴涂操作,筒體在不包括錨鏈情況下,單個重量為120噸。三個總段都是單獨臥式預制,之后總裝接長。
4.3建造工藝
1)按照圖紙情況,以半自動的方式進行作業生產,預制筒體總段。
2)總段附件包括剪力板和鑄鋼吊耳。使用本文提到的焊接工藝與控制手段預制。生產前預熱并加工坡口,做好層溫控制,參數調整,焊后熱處理,過程中,嚴格控制質量檢驗步驟。
3)單獨預制筒體內的縱橫加強框,尤其要注意的是焊接的變形控制。在預制墊墩上放置片狀圓形框架。外筒的吊裝,從外套進筒體板架,頂住蓋板,焊接完加強框架組和外筒體以后,翻身與噴涂整體。
4)噴涂完以后正立放總段,并進行吊點孔機和法蘭組對。
5)焊接接長與組對總段,精準定位。
6)開孔,做好坡口對接,吊裝剪力板和鑄鋼吊耳,應用超聲波進行檢查。
7)將其余附件安裝好。
8)建造完錨樁筒體,逐個吊裝送至碼頭出海。
結語:海洋油氣的生產和存儲,需要使用特定的平臺。建設平臺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材料,做好焊接工藝控制,應保障所有焊接材料符合規定,做好應力結構監測,優化調整建造流程,保障安裝精準度。
參考文獻:
[1]華霖,陳哲,程晉宜等.EEMUA及DNV標準下支管與主管連接節點的焊接工藝[J].焊接技術,2021,50(04):45-48.
[2]楊麗麗,舒寧華,許志恒等.海洋石油工程焊接變形控制要點探討[J].清洗世界,2021,37(03):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