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桂玲 范治璇
摘 要:我國是一個農業生產大國,但農業機械生產技術水平還有待提高。這不僅制約著農業生產發展,也阻礙了農民增收。基于此,本文以新疆地區為例,對農業機械作業質量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為新疆農業機械化作業標準化、規?;l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業機械;作業質量;解決措施
引言:新疆位于我國西北邊陲,土壤面積占據國土總面積的六分之一,農業機械化水平在全國更是名列前茅。近幾年,新疆在農業機械作業發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和國外先進國家相比,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為了應對農業機械作業中出現的問題,農機技術人員要在工作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和技術水平,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1簡述農業機械作業質量
農業機械作業指的是使用各種農用機械,在作物種植和畜牧生產過程中使用的農業生產形式,農業機械包括農用動力機械、農田建設機械、土壤耕作機械、種植和施肥機械、植物保護機械、畜牧機械等等。農業機械作業的方式可分為行走作業和固定作業。農業機械作業所針對的對象包括種子、土壤、肥料等等。由于農業受天氣影響較大,針對不同的天氣環境,所使用的農業機械設備也有所不同。農業技術人員應按照相關操作規范及技術要求進行作業[1]。
新疆主要糧食作為以種植小麥、水稻、玉米為主,經濟作物主要以棉花、番茄等,現有耕地6055.81萬畝,占有耕地3.1畝,躍居全國首位。新疆地區應用農業機械作業相比其他省份較早,農業特點呈現多元化,多樣化,不僅包含灌溉農業、生態農業、綠洲農業,還包含機械化農業和資源型農業。近幾年,新疆在農業機械作業的發展有目共睹,在耕、種、收等環節已經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作業,但在實際操作中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基礎設施落后,農業機械操作技術人員素質不高等問題,導致新疆農業機械作業質量提升速度緩慢。所以,提高農業機械作業質量水平不僅是提升農業生產效率的有效途徑,更是促進農民增產增收的重要手段。
2農業機械作業質量的主要問題
2.1缺少統一規范的作業標準
新疆應用農業機械作業起步較早,但機械作業水平卻遠不如國外其他城市,大部分農業機械作業質量沒有統一的、規范化的標準,使得農業機械發展水平參差不齊。由于農民的知識水平有限,缺乏對先進技術的接受能力,并且大部分農民并不了解提升農業機械作業質量水平與其收益的關聯程度,使得農業機械水平發展受到了制約。而且,長久以來積累下來的種植經驗,使得農民們對機械化操作是否能真正達到預期目標并不抱有期望。對于如何提升作物產量,大部分農民仍然按照傳統的種植技術,導致結果并不理想。
2.2操作人員技術水平有待提高
據統計,我國有9億的農民,這些農民大部分都居住在偏遠地區,文化程度都不高,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有限。一直以來,都是以傳統的種植理念和養殖模式進行農業生產操作,對于種植養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他們會在盡可能節約成本的前提下,以傳統的思想模式進行操作,思想較為保守。很多農民在種植前不了解土壤消毒、科學施肥以及高效率的種植養殖技術。這些無疑對農作物及畜牧產品的產量和品質造成嚴重的威脅。另外,由于農業機械作業的宣傳力度不足,農民不能完全了解農機設備的使用效果,這也是影響農機作業的發展的主要因素[2]。
2.3忽視對農機設備的保養維護
在農活任務較重的時候,為了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農民們會使用農業機械設備進行輔助作業,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于維護保養不當,很多農機設備會出現故障問題,而這時大部分農民都會本著節約成本的想法,不去維修。農用機械設備在長時間使用后,不進行科學的保養和維護,會直接影響其正常工作。農民這樣做不僅會造成工作效率降低,甚至導致農機設備的損壞。另外,很多農民為了最大限度地節約成本,仍然在使用即將或已經報廢的農機設備,這些設備由于使用年限較長,根本達不到預期的作業效果,而且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
2.4農機作業基礎建設不完善
實現農業機械化作業,離不開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很多農機設備都需要使用機耕道。而大部分的農村由于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仍然存在著機耕道“欠賬”的現象。機械設備無法進行實際作業,嚴重制約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影響農民增收。
2.5對農機作業的監管不到位
大部分的農業種植戶所種植的作物不僅地點較為偏遠,而且面積較大,農業機械管理部門在進行監管時,無法對每一處種植區域進行的農機作業進行監管。
3提升農業機械作業質量的有效措施
3.1建立統一標準,規范農機作業質量
農業生產受地域、天氣等因素的影響,在農業生產時,需要使用不同類型的農機設備,而這些農機設備沒有統一、規范的農機作業質量標準,致使監管部門無法按照標準來進行嚴格監管。相關管理部門應結合新疆地區的實際情況,建立農機作業標準,加大宣傳力度,組織農民學習農機作業質量標準,要求農民按照標準執行日常的農機作業。通過規范化管理,提升監管部門的工作效率,提高新疆農業機械作業質量。
3.2加強專業培訓,提升人員技術水平
由于新疆農牧地區的教育水平比較滯后,農民的文化水平普遍都不高,因此,農機管理等相關部門應建立健全農機設備操作技術培訓,在培訓時要加強對農民的教育力度,加大力度組織開展農業機械設備操作培訓,學習農機操作的基礎知識,使用操作說明等,通過“現場教學,現場操作”的模式,讓農民們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農機設備操作的實踐中,提升農民知識水平,提高農機作業質量。另外,加強法律法規的相關培訓,提高農民的法律意識。
3.3科學保養維護,延長農機使用壽命
農機設備在農業生產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影響農業生產水平的主要因素。近幾年,新疆地區在全面推廣農業機械化的同時,大批量的農機設備投入到農業生產中,設備故障率也在逐漸提高,因此,加強對農機設備的保養維護是非常必要的。為了方便農民們及時解決農機設備問題,相關管理部門應就近建立農機維修點,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為了延長農機設備的使用壽命,針對不同設備,制定不同的檢修期限。農民在使用農機設備前,要對其進行全面的檢查,及早發現問題,及時維修。另外,要充分發揮新疆地區農機合作社的職能作用,定期組織農民開展農機檢修工作,幫助農民們做好農機設備的維修和保養工作[3]。
3.4完善基礎建設,促進農機作業發展
農業機械設備的使用離不開完善的機耕道和合理的水利建設。新疆地區在大力推廣農業全機械化的同時,機耕道等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略顯滯后。因此,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政府等相關部門應提高重視程度,給予一定的資金撥款支持,加大扶持力度,幫助農民開展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修繕機耕道,加強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同時,提倡農民們積極參與,科普農業基礎建設的重要性,為農機設備作業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3.5完善法律法規,加強農機監管力度
為了鼓勵農民使用先進的農機設備,我國于2004年發布了《農業機械促進法》。為了響應國家號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也于2019年發布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業機械化促進條例》。在宣傳農業機械作業工作時,應加大國家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讓農民在懂法、守法的同時,能夠按照法律標準進行日常農業生產。
結語:
現代農業發展離不開農業機械化的全面普及,農業機械化作業質量更是衡量農業生產力的重要指標。隨著現代農業的不斷發展,農業機械作業質量也在逐年提升。新疆地區更要做好表率,不斷完善農機作業標準,加強宣傳力度,組織專業培訓,做好農機作業工作,為新疆推廣全面機械化工作做出努力。
參考文獻:
[1]桂玲粉.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構建[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1(04):35-36.
[2]張少軍.提升農業機械作業質量的重要舉措[J].農機使用與維修,2020(06):59.
[3]林小春.農業機械作業事故的成因及預防策略分析[J].南方農機,2020,51(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