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潔 宋文斌 李鵬博
摘 要:由于變壓器的繞組、導線、輸電線路的電動機等,均屬于銅材料和鋁材料的導體,導致在電力通過時會產生阻力,需要克服電網輸電時導體的電阻,減少能量消耗。本文分析了出現線損的主要原因,并且提出用電檢查工作降低線損的具體對策,為工作人員提供借鑒參考,以期通過有效措施,檢查各種用電設備,實現降低線損的目的,促進電力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基于降低線損;用電檢查;工作措施;研究
引言
電力資源在國家工業和商業的發展上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社會的方方面面都有體現??萍嫉陌l展、技術的進步讓我國電力技術的基石越來越堅實,在這個過程中網損管理被提上日程,人們對電力網損的研究也逐漸重視,出現了一大批優秀成果,在我國各地已經部署了關于電力網損的自動化技術的配套設施。雖然在城市和農村采用雙管齊下,進展猛速,相關設備得到了改造和替換。但是,隨著電力企業的不斷改革深化,發現了一個不能忽視的資源浪—線路損失嚴重的現象,這大大地損害了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與此同時電網的整體運行也受到了極大影響,很難在線損的狀態下達到整體運行的最優化。
1用電檢查及線損
用電檢查主要指的是供電企業及其他供電組織檢查用戶用電情況、用電計量、用電質量等方面的行為,現階段,用電檢查形式主要包含專項用電檢查、日常用電檢查、竊電用電檢查、違約用電檢查、電氣事故調查、中間檢查等。用電檢查工作高質量開展對于電力企業未來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檢查工作人員以認真態度,依照標準規定進行用電檢查,可以及時解決現存用電問題;另一方面,通過提供用電檢查服務,可以為企業、用戶構建溝通橋梁,讓客戶滿意度得以提升。在供電企業運營中,線損是關鍵經濟技術指標,同時也是對供電企業綜合管理水平進行衡量的重要標志,觀察線損率,可以明確企業當前管理水平、技術水平,做好線損管理工作,并以用電檢查降低線損率是促進企業發展的關鍵。
2出現線損的主要原因
2.1影響線損的因素
用電檢查工作具有一定多樣性與復雜性,電阻作用、磁場作用、管理方式等都會導致電能供應過程中出現耗損,變壓器需要交變其磁場,完成升壓和降壓,而電動機需要維持其旋轉磁場,帶動生產機器工作。從本質上說,可以將電流建立磁場看作是電磁轉換過程,由于交變磁場的作用,導致在電氣設備鐵芯中出現磁滯或渦流,從而引起鐵芯發熱現象,損耗一定的電能。此外,在電力管理部門中,存在著諸多漏洞,例如:部分用戶出現了竊電或違章用電等行為;部分電網元件存在漏電情況;電能計量裝置存在一定誤差;抄表人員容易出現漏抄或錯抄等現象,造成了大量的電能損失。
2.2管理原因
管理人員操作行為、專業能力不會直接影響線路損耗情況,但是操作不規范、步驟不合理等問題卻會讓線路損耗出現可能性提高,與此同時,電力企業如果管理制度不規范、不科學,電力檢查受重視程度不足,也會增加電力損耗。
2.3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即氣候方面、地形方面,如果地區氣候具有明顯變化,且地形較為復雜,電力系統在運行過程中,就會出現很大前后負荷,出現較大線損情況。
3基于降低線損的用電檢查有效措施
3.1不斷提高電力系統的自動化水平
近幾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各種各樣的自動化技術在各個領域當中都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將自動化技術應用到電力系統當中,不斷提高電力系統的自動化水平是降低線損問題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通過自動化技術在多樣設備中避免各種故障和隱患出現,同時還能夠有效加強線損的控制力度。另外,相關部門需要不斷構建和完善電力基礎設施體系的建設,為整個線路的正常運行提供保障,加強對線路運行過程中的故障問題實施監控,及時發現故障并排除故障問題。
3.2檢查配電裝置
電力系統中,對電能進行控制、計量的分配裝置為配電裝置,通常情況下,主要包含開關、母線、保護電氣、測量儀表等多個部分,通常會在變配電所、電廠進行安裝。線損會受到配電裝置影響,例如,測量儀表裝置精度不佳、出現故障,就會讓線損值受到影響,所以,電力企業應對配電裝置進行全面檢查。在檢查工作中,電流互感器是重點檢查對象,型號、樣式、等級、額定電流、額定電壓、二次容量參數是重要檢查內容。在安裝配電裝置時,應確保此類參數內容滿足裝置運行要求,控制互感器準確等級在0.2~0.5,保證二次負載總和在上限以內,一次運行電流在額定電流20%到120%范圍。為確保計量裝置檢查準確,首先,電力企業應檢查計量方式科學性,確保計量裝置作用發揮;其次,電力企業應保證設計方案合理、內容落實全面,并對一次接線、二次接線設計方案符合性進行檢查,在發現差錯時,應做好糾正工作;再次,應確保計量裝置構造完整性、安全性,確保測量工作開展順利,針對進線柜、計量小車,應做好連鎖設置工作;然后,應對電能表運行情況、自身性能進行檢查,保證測量結果準確,與此同時,應對電能表實際倍率參數進行檢查;最后,需要檢查電流互感器、電能表匹配度,保證二者功能發揮。除此之外,電力企業應對電力結構予以改善,一方面,應確保實際用電量、設計供電半徑處于允許范圍之內,盡可能縮小距離,讓線路損耗得以控制;另一方面,應針對運行過程中出現問題的舊線路進行及時更換、有效維修,避免因此加大線損、引發電力故障。
3.3做好線損管理,完善軟件功能
在電力線損耗管理中,工作過程是復雜和困難的。首先是建立標準化、技術化的電力線損管理系統和圖形、數據相結合的線損管理平臺?;谠撈脚_,可以為工人提供多種操作功能,有效分析電網結構,以自動繪圖和可視化圖形交互方式輸入數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準確性。另外,線損的大小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運行方式、供電方式、配電方式等。這就要求對線損管理工作進行深入的事前分析,然后利用線損管理系統的功能準確地計算出線損。為線損管理人員的工作提供準確的數據參考。
3.4定期進行用電普查
在違章用電中,由于部分用戶的竊電和無表用電行為,導致電力企業損失了大量的電量,降低了經濟效益。因此,需要做好用電管理工作,降低線損,提高管理水平,一旦檢查出用戶的竊電行為,需要馬上停止用電,并且按照相關的管理條例,對其行為進行一定處罰,以下提出建議:企業需要加大宣傳力度,增強用戶用電的意識觀念,使其遵守相關電力的法律法規;需要加強用電檢查工作,可以通過交叉互查的方式,組織相關的竊電排查活動,引導社會良好的風氣;需要實施嚴格的管理機制,對相關工具進行加封鉛封,其中包括端子盒、計量柜、計量表等;需要加大對工作人員的培訓力度,使其準確檢查出違章用電行為,全面提高綜合素質與技術能力;在新裝或更換計量裝置的施工過程中,需要仔細檢查二次回路,規范安裝計量裝置的流程,直到準確無誤后,才可以開始送電;需要加強電氣安裝管理,禁止出現驗收之前私自送電,或者先施工后報圖等行為,一旦發現,需要對相關人員進行嚴厲處罰。
結語
總的來說,我國的供電系統對用電管理力度不夠,用電檢查并不嚴密,作為降低線損的有效方式,要想降低電力系統中的線損,必然需要不斷加強用電管理力度,提高用電檢查工作質量。同時,相關電力部門需要構建健全、完善的用電檢查工作相關制度和法律法規,為用電檢查工作的高效、優質進行提供相應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劉璐.基于降低線損的用電檢查工作措施分析[J].通訊世界,2020,27(7):162-163.
[2]劉艷梅.基于降低線損的用電檢查工作措施分析[J].科技視界,2019(36):303-304.
[3]余淳.基于降低線損的用電檢查工作措施分析[J].科技風,2019(28):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