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智 馬慶朋
摘 要:電力資源在日常生產及生活中不可或缺,如何助推電網體系朝著和諧穩定、綠色環保、科學高效方向發展,提高配電服務質量,滿足電力資源調配需求,成為配電網系統發展需解決的主要問題之一。配電網安全因設備、人力、管理等因素出現的不安全現象客觀存在,如異常觸電、設備故障、系統癱瘓等,嚴重影響電力服務整合成效。當前配電網安全運行薄弱環節主要存在于配電網結構不合理、配電網管理效率較低、配電網安全運行技術有待革新等方面,嚴重影響配電網安全運行質量。基于此,為助推配電網系統良性發展,探析運行薄弱環節及安全防范對策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配電自動化;技術應用;安全運行;管理
1電力自動化系統在配電網運行管理中的應用
1.1信息技術的應用
在配電網系統中,根據目前情況看,配電網主要是通過信息技術的作用來實現其供電設備與用電等環節的技術管理,信息技術在運行過程中主要針對的是配電網中的各種電力設備,對其進行實時檢查,所檢查的對象是配電網中的每一種供電設備與其所關聯的線路,觀察其運行狀態是否正常,在檢查過程中若是發現可疑隱患或者是故障問題時,自動化系統就會啟動自身的自動修復功能,及時地對配電網系統中的漏洞進行處理,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如當前常用的小電流接地故障巡線設備。該項技術主要的優勢就在于其在運行過程中可以不受時間的限制,能夠對配電網系統中所有的供電環節在供電質量方面的狀態進行實時的檢測,保證設備的安全和準確性,另外還在一定程度上延長了供電設備的使用壽命,滿足社會群眾的用電需求。
1.2地理信息系統的應用
在配電網系統中,如果將地理信息系統應用到電力設備中,可以更好地掌握其實時位置,該項應用最關鍵的作用是能夠評估整個配電網、定位系統以及用戶端中的信息化系統等是否存在不良隱患。通過應用地理信息系統,可以讓配電網自動系統實現整體的貫通,從而能夠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效促進配電網系統的運行質量,然后再通過精準的定位修復故障的源頭,遏制安全事故的出現,以此來提高配電網自動化系統的運行質量以及工作效率,保證居民的用電安全。
2配電網安全運行管理防范對策
2.1優化配電網綜合運行結構
第一,制定宏觀戰略,將城鄉一體化發展與配電網結構調整聯系起來,將其視為城鄉一體化基建一環,在土地資源、資金等方面加以配合,通過基建工程建設達成配電網結構改善目標,滿足新時代城鄉用電需求。第二,設計電網參數,以線路供電半徑為例,由于我國當前配電網以10kV電壓等級較為普遍,其供電范圍直接影響供電半徑、容量等選擇,因此需針對10kV線路半徑進行計算,同時配電網的負荷中心主要為所屬供電所的管轄范圍,供電范圍大、負荷小且分散,可在配電網負荷均勻分布的條件下計算,通過推導分析得出配電網結構半徑。與半徑的設計相同,供電所分布、容量選擇、變壓器合理配置等參數均需科學計算且有據可依,達到優化配電網綜合運行結構目的。第三,配電網運行結構的優化需經濟性、服務性、安全性兼顧,能在運行進程中及時改進結構,立足實際合理計算,使配電網運行結構更為穩健。
2.2提高數字化變電站的智能化水平
智能配電網由很多環節構成,系統中包含很多重要的組成部分。為了可以讓智能配電網更好的運行,當然除了需要配電網本身的各種結構之外,還需要其他很多結構的輔助,畢竟整個電力系統是一個環環相扣的結構,配電網在運行的過程中需要使用智能變電站,這樣可以保證配電網的后方一直處于一種比較穩定的狀態。為了可以進一步提高我國智能配電網的使用效率,需要充分展現智能變電站的魅力,對其實現無功自動補償,并保障電壓質量合格,智能變電站所產生的斷面,并不是需要向一個地方進行供應,需要對其進行分配,保障通過配電網運送出現的有功功率,可以滿足每一個地方的使用。幾乎所有的設備和儀器都已經開始使用自動化,對于智能變電站來說也是如此,自動化控制程度的提高,可以更好地和配電網之間進行連接。智能配電網無線通信技術的承載設備有很多,比如無線光通信發射機、傳輸天線、接收機等,對于智能配電網通信系統的建設,需要提高具體的無線信號的發送設備的質量。
2.3培育優秀工作人員
第一,引導工作人員學習配電網安全運行規章制度、標準及典型案例,明晰本單位配電網運行薄弱環節及其成因,立足工作崗位加強關注,及時發現安全隱患,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范,使工作人員能在安全意識、安全技能、安全知識指導下完成本職工作任務,有針對性地解決安全運行問題。第二,健全供電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機制、監督機制、考核等機制,使工作人員行為受到約束,端正工作態度,緊抓工作要點,防范配電網運行安全隱患。第三,貫徹南方電網“一切事故都可以預防”安全理念,將其視為本單位安全文化之一,由文化感染工作人員思想觀念,同時鼓勵工作人員在配電網設備升級、結構優化、安全運維等過程中創新實踐,從主觀出發并立足實際用新技術、新知識解決安全問題,使工作人員有能力防范安全隱患,強化配電網運行體系,提高工作水平,彌補工作缺陷,積累改革經驗,營造創新環境,多角度達到配電網安全運行目的。
2.4革新配電網安全運行技術
當前配電網安全問題存在復雜性、潛藏性、綜合性,為維護電網安全與穩定需運用科學技術規避安全風險。廣東電網在2018年開始搭建數據平臺,在電力企業管理中引入“數據集市”理念,重視應用電力生產數據,踐行“大數據+”思維模式,基于“數據中臺”整合數據資源,建設效率、安全、質量一體化保障機制,圍繞數據核心價值打造運營體系,開發數據服務項目,為配電網安全運行賦能。新時代配電網數據資源增多,電力企業可積極應用大數據,打造數據驅動安全運行發展模型,強化配電網數據供給能力,為安全運行標準升級、制度完善、科學監管給予支持,使配電網安全運行體系更為健全。
2.5提高監視系統和風險預警
之前,當配電網出現問題之后,需要一一進行排查,這樣才能找出問題的原因,但是花費的時間比較長,其實對人力和物力都是一種浪費。為了可以更好地實現智能化,這個時候需要對配電網安裝監視系統實行可視化管理,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實時看到電力運行的整個過程。這樣系統可以對當前的系統進行分析,并且可以對之前的數據進行整理,這樣可以更好地分析和判斷配電網是否處于正常的狀態。一旦發現其出現問題,這個時候可以啟動風險預警裝置,根據監控系統所給出的數據進行排查,對出現的問題進行自我修正,兩個系統之間的相互結合,可以提高整個電網的防災變能力,并且可以最大限度減少停電現象的出現。
結論
配電網安全運行是滿足區域性供電服務需求的必要條件,電力企業需明晰配電網安全運行薄弱環節,緊抓“規范”、“標準”、“意識”關鍵,在城鄉一體化建設大環境下優化配電網綜合運行結構,提高配電網運行管理效率,保障安全管理具有針對性、系統性、發展性,革新配電網安全運行技術,培育優秀工作人員,在配電網運行過程中注入鮮活動力,用新思維、新技術解決具體問題,調配人力資源,加大安全營運力度,繼而有效防范配電網安全隱患,助推配電網運行系統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江浩.電力配電網運行中存在的安全問題及防范措施[J].技術與市場,2020,27(10):172-174.
[2]王驥.農網安全運行中的薄弱環節及其預防措施[J].科學與信息化,2016(28):22-24.
[3]高藝宣,張曉慧.抗災變性分析及其在配電網規劃安全運行中的運用[J].化工管理,2018(12):14.
[4]陸煒.10kV配電網薄弱環節及其預控措施研究[J].電子制作,2016(15):25-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