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銀 王海春 劉大可
摘 ?要:抓好學術科研工作,推進軍事科研成果向裝備作戰運用教學轉化,是軍隊院校提升教學質量、增強辦學能力的重要手段。部隊院校應準確把握科研預研、管理、運行、氛圍上存在的問題,有針對地提出改進措施,確保成果轉化能夠順暢,服務部隊更加直接。
關鍵詞:軍事科研成果;裝備作戰運用;教學轉化
中圖分類號:E073 ? 文獻標示碼:A
推進軍事科研成果向裝備作戰運用教學轉化,是整理現有軍事科研成果,對接部隊戰斗力需求,在軍隊院校裝備作戰運用教學中得以應用的過程。經過多年教學改革,部隊院校科研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形成了良好的學術氛圍。但是,由于科研預研工作不系統、政策導向制度不完善、管理運行程序不合理、科研激勵機制不健全等問題,產生了部分成果轉化應用價值不高、科研成果轉化應用意識不強、科研成果轉化應用渠道不暢、科研成果轉化應用動力不足等現象,背離了軍事科研服務部隊、服務教學的根本宗旨,急需找出相應的對策措施。
一、對接部隊崗位,狠抓預研把關,確保成果轉化“可用”
軍事科研工作是推進院校發展、促進部隊戰斗力提升的有效手段。軍事科研成果只有著眼部隊需要,才能充分體現其價值。軍隊院校應積極對接部隊需求,開展科研預研工作,確保申請的課題、研究的成果能夠轉化為教學內容。一是對接部隊選課題,確保崗位可用。裝備作戰運用類的教學,涉及到生長軍官的操作技能、指控能力,牽扯到部隊訓練所必需的崗位。教員在進行科學研究時,應對接部隊主動找需求,對接崗位主動找問題,確保未來科研成果能夠落地。二是圍繞教學報課題,確保內容可用。裝備作戰運用教學是軍隊院校圍繞各自任務使命,著眼部隊需要開展的教學活動。其教學質量提升和理論發展靠的就是學術科研工作。院校教員在進行課題申報時,要引導廣大教員圍繞教學內容積極開展科研預研工作,確保研究內容與部隊訓練需求掛鉤,為將來成果轉化奠定基礎。三是嚴格把關定課題,確保成果可用。院校科研機關是把控課題的職能部門,要積極組織專家對預研項目進行審查,在把控課題申報、預研的過程中,應當對接部隊和教學雙方特點,嚴格把關,確保研究項目是當下迫切、崗位急切的內容,是將來有用、實踐能用的現實性課題。
二、緊跟學術前沿,規范科研導向,確保成果轉化“需用”
需用,是需要的用度。這里可以理解為,科研成果需要用時的可行性。這個主要決定于科研成果能否適應未來裝備發展、崗位需要和部隊實戰,是否具備一定的技術性、前瞻性和科學性。一要圍繞教學規劃,加強頂層設計。軍隊科研是拓展院校知名度的重要途徑。院校要加強頂層設計,圍繞裝備作戰運用的實際需要,對部隊發展和戰爭急需的內容,做好統籌安排,確保學術科研前沿導向準確、可靠和必需。二要規范科研導向,強化職能作用。軍隊科研成果能否向裝備作戰運用專業教學轉化,根本上取決于科研的具體內容,院校教學科研人員要切實考慮到成果需用程度。要確保用最準確的語言、最精練的方式、進行學術科研。相關職能部門在審查課題的中期、后期,要考慮到轉化的元素,確保通過鑒定的成果是教學需用的內容。二要針對教學特點,選擇轉化內容。要確保軍事科研成果向教學轉化時“需用”,就是要對轉化的內容進行優選、精選、慎選。要將教學需要的內容、學生接受的內容、部隊急需的內容,放到課堂教學中,讓學員在學習過程中,切實體會到前沿、新穎和系統的知識。避免將不成熟、不系統的內容放到教學中,出現誤人子弟的現象。
三、完善管理制度,健全運行程序,確保成果轉化“實用”
實用,即實際應用。裝備作戰運用是對裝備操作技能的培訓和指揮能力的強化,軍隊科研管理部門應圍繞教學需要,完善運行程序,推進軍事科研成果在裝備作戰運用教學中的實際應用。一要規范管理制度,加強過程管控。軍隊院校軍事科研成果有著其較強的特色,多為內部、秘密等內容,需要在健全管理制度,確保研究的成果能夠在機關、系室的管理下,選擇成熟、公開、合理、實用的內容,規范有序地向裝備作戰運用專業教學轉化。二是健全運行程序,拓寬轉化梁道。要堅持黨委議教議研制度,想方設法拓寬轉化的方式和內容。年初,院校、專業系黨委應結合部署年度任務,統籌安排教學科研工作;每季度,要把議教、議研結合起來,對教學科研的重大問題進行專題研究,實行分類指導,對各單位科研成果用于教學情況進行檢查、講評,確保科研成果轉化任務落實到位。三是加強制度監管,狠抓工作落實。要抓好課題教學“應用關”,促進高水平的成果轉化,增強教學的效果。成果的價值在于實用,實用的目的在于提高效益,要想獲得高效益,必須抓好課堂教學的落實。機關、系室要利用教學督察、跟課的過程,查看轉化情況,對未能真正落實、虛假轉化的科研學術成果,要查找原因,促進整改,完善機制,確保效果。
四、營造良好氛圍,嚴格獎懲機制,確保成果轉化“效用”
效用,是效力和作用。軍事科研成果向裝備教學轉化,是一個復雜系統工作,需要頂層的統一設計、職能部門的指導和基層單位的具體落實,必需營造良好的氛圍,嚴格的獎懲機制。一是理順教研關系,營造良好氛圍。在管理層面上,要理順教學管理部門與科研轉化機構之間的關系。緊緊圍繞培養一流人才、創辦一流院校的共同目標,主動作為,積極推進軍事成果向裝備作戰運用教學轉化。科研管理機關要加強宣傳,營造氛圍。教學系室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實為成果轉化開路、護航。二是完善激勵機制,增強轉化意識。推進高質量完成科研成果向裝備作戰運用教學轉化,是科研與教學結合的一種體現,也是一次成果完善、繼續創造的過程,需要通過獎勵機制達到目標,通過獎勵,增強教員轉化意識,使從事裝備教學的科研人員樂于將自己的研究成果或外部獲取成果向教材轉化,促進教學內容的更新和完善。三是建立專項資金,保障轉化實效。要成立必要的組織,建立軍事科研向裝備作戰運用專業教學轉化應用的領導機構,要健全軍事科研成果向教學轉化應用的基金,詳細編制每年科研成果向教學轉化詳細規劃,單獨列支科研向教學轉化基金數量,專款專用,確保成果轉化無憂、便捷和高效。
參考文獻:
[1] 涂三軍,李丹.科研成果向教學轉化問題探討[J]. 廣州:海軍兵種學術:2018(2).
[2] 陸國強. 準確把握科研成果轉化內涵 ?加快推進院校科研成果轉化運用步伐[J].蚌埠:裝甲兵學術:2014(4).
[3] 陳兆海.轉變科研發展理念助推院校任職教育轉型[J].北京:軍事: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