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峰
摘要:我國在之前只注重經濟的發展導致經濟發展速度過快忽視了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現在我國的發展理念發生了轉變要求從之前的高速度變成現在的高質量。現在我國城市人口是農村人口的很多倍越來越多的人涌入到了城市中會讓城市的環境受到影響尤其是水環境方面的問題,城市的水環境結構非常復雜因此想要治理好是有難度的,本文主要分析探討城市水環境在治理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如何解決掉出現的問題。
關鍵詞:多中心理論視角;城市水環境
‘水’是萬物之源人類的生活和發展時刻都不能離開水資源,但是現在整個世界的淡水資源都在急劇的減少水資源非常稀缺,甚至很多國家存在著水資源不足居民用不上水的現象,現階段我國也在大力的提倡要節約用水緩解水資源短缺的情況。
一、我國現在城市水環境的現狀
隨著現在人口的增加和社會矛盾的轉變導致供水的矛盾日益突出,并且在之前的工業發展中由于廢水隨意的排放污染了多處淡水資源導致水生態遭到了嚴重的破壞,這些因素的存在不僅讓居民日常用水面臨危機也影響到我國各方面的協調發展。污染水的方式有很多例如農業污染、工業污染和居民對廢水處理不當的污染,而其中對水環境污染最嚴重的是工業污染和居民日常的用水污染因此這兩項是城市治理水環境的重點關注對象。農業污染主要是家禽養殖廠的糞便處理不當,因此農業對水環境的污染是可控的。我國近幾年來對城市水環境的治理越來越重視并取得了很大程度上的進展,但是在進行城市水環境治理的時候含有很多因素的存在阻礙著治理,而且大多數的因素來源于工業,但我國先在處于發展的關鍵階段因此工業的發展不能停這也給水環境的治理帶來了難度。[1]
二、多中心理論視角下城市水環境的治理存在什么問題
多中心理論角度從字面意義上講就是治理的主體是多個而不是單純傳統治理角度,需要根據多方面的協助來共同治理水資源治理問題。首先我國對水環境的治理中缺乏科學合理的指導這也是各個城市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水環境的治理是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并且城市的規模非常大這也意味著水環境的治理的工程任務量非常艱巨,因此可以把水環境的治理劃分成區域。雖然劃分成各個區域但是他們之間的聯系是密切的如果不能處理好各個區域之間的關系水環境的治理就不能銜接對城市造成重大影響。在水環境的治理中還需要規劃成多個項目,可以按照水環境、社會、經濟這三個方面進行劃分,這種方式也可以幫助居民和社會認識到水環境治理的重要性。水環境的治理需要一套完整的體系,并且體系的建立應該考慮到各個方面、依據相關的法律法規去完善相關體系。[2]
雖然水環境的治理被國家所重視但還是一些城市還存在著意識不足的現象,這會導致在治理水環境的時候沒有辦法進行考核評估。我國為了水環境的治理能夠起到作用不僅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也提供技術上的研發、支持,但一些城市缺乏對污染源頭進行防控的意識,面對這種現象即便不能投入再多的資金和技術最后的效果也不盡如人意。利用考核和評估來進行水環境的管控是最有效的方式,但是這種方式目前在我國還沒有成熟只是試發展階段。除此之外相關的政府部門對水環境的治理與保護并沒有進行宣傳這會直接導致居民缺乏保護水環境的意識。
在水環境的治理中沒有發揮相關的機制作用。雖然一些城市在水環境的治理中使用了運營管理模式但最終沒有認識到水資源的應用性質,這會直接導致水環境的治理方式比較單一沒有發揮相應的市場應用價值。水環境的治理是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并且需要專業的理論知識。水環境的治理涉及到的領域非常廣泛如果不能合理處理這些領域性問題的話,最終會導致水環境的治理停滯不前。水環境的治理同樣也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雖然國家給到相應的資金但還是遠遠不夠,因此就需要通過各種渠道讓社會資金參與到水環境的治理中。絕大部分的金融機構對待水環境的治理項目并不感興趣,因此水環境在治理中缺乏資金的支持。
水環境的整治工作中還對社會投入力度有著更具體的規定。將社會主體投入到水環境的整治中應該是自愿的,但同時這種活動也是群眾組織的自發性行為。不過,就各方面的實際情況來說現階段社會群體參與到水環境治理中只是政府所組織的,居民而并沒有真正主動地、有意識地投入到水環境的管理之中。同時民眾投入水環境治理的積極性不足,也會影響到市民對水環境的意識。[3]
三、多中心理論視角下城市水環境治理方式
水環境的治理是有目標、理念的,因此在治理的時候可以把融合相關理念。水環境治理工作非常復雜因此需要政府制定一系列的體系來幫助城市恢復水環境。在城市的運作中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污水、廢水,水環境的治理也包括合理的處理污水廢水,在此背景下城市應該建造一套完整的廢水處理系統。
想要水環境治理得到進展就需要指定相關的法律法規,情節嚴重的話還需要收納到刑法體系中。法律法規可以起到一個威懾的作用不僅可以推動水環境治理的進程還能促使更多的人去保護水環境。
還需要加強城市居民保護水環境的意識。在目前的水環境污染中居民對水資源的污染也占有很大的比重。想要從源頭解決問題就需要讓居民意識到保護好水資源的重要性,讓節約用水成為當前社會的主流。
雖然我國的面積非常廣闊但淡水資源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短缺的,并且有很多城市都存在這缺水的現象,因此城市水環境的治理也包括對水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配置不合理的現象在很多城市都在上演因此城市在治理的過程中應該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來保證水資源能夠合理循環利用和優化配置。[4]
總結:
水資源的污染和治理是每個國家都在重視的,水資源也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命脈。我國的水資源非常稀缺并且還存在配置不合理的現象,這些現象的出現讓水環境的治理變的寸步難行,城市在進行水環境治理的時候需要充分發揮社會主體的作用、發揮政府治理水環境的主導地位還需要提升居民的意識。[5]
參考文獻:
[1]陳超. 氣候影響下城市水環境治理PPP模式補償機制優化策略研究[J]. 生態經濟,2019,35(08):171-175.
[2]胡洪營,孫迎雪,陳卓,吳光學,李鋒民,種云霄. 城市水環境治理面臨的課題與長效治理模式[J]. 環境工程,2019,37(10):6-15.
[3]伍新木,高鑫. 城市水環境治理運作機制構建與創新——基于對“武漢水專項”案例的分析[J]. 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08(05):771-774.
[4]于宗緒,馬東春,范秀娟,王軍紅. 基于AHP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的城市水環境治理PPP項目績效評價研究[J]. 生態經濟,2020,36(10):190-194.
[5]李祥宗. 社會學視野下的城市水環境治理[D].四川社會科學院,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