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宇杰
摘要:目前,我國風景園林設計還處在發展階段,存在著諸多問題,因此, 相關參建單位應引起重視采取相應措施,從規劃設計、工程投資、建設過程和驗收流程全方位介入,以保證項目順利竣工。
關鍵詞:風景園林;存在問題;解決措施 1風景園林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1.1 缺乏創新、創意
風景園林建設是城市美化的重要環節,風景園林的建設最能體現一座城市人文風貌。整體性規劃指引的缺失,使風景園林設計千篇一律,同類型項目相互借鑒,相互模仿的情況凸顯,缺乏地方特色與人文關懷。因此,從規劃層面約束統一建設風格,界定項目定位,為后續設計施工提供依據和指引顯得尤為重要,同時深化設計過程中因嚴格遵循上位規劃,保證城市建設的協調性和延續性。
1.2 項目投資低
風景園林建設工程投資環比其他工程建設項目較少,導致各方參建單位投標積極性不高。設計和施工企業為了約成本,項目的人員分配,技術力量投入也相對不足。由于參建人員技術經驗限制,從而增加了項目建設的質量。比如在項目可行性研究中,估算漏項缺項情況普遍,導致后期建設過程中實際發生的建安費常常突破可研估算。從而只能通過設計變更或犧牲一部分景觀設施和功能以到保證項目在不超投資的情況下順利實施。無形之中增加了各參建方的工作量,同時也難以保項目落地的效果。
1.3 建設周期短
風景園林建設周期通常較短,導致設計缺乏充分的時間踏勘現場、分析場地現狀。因建設周期短從而壓縮了設計周期,導致設計倉促應付,缺乏對項目的深入了解和思考,造成可研與方案,方案與施工圖,施工圖與實際建設層層脫節,項目落地性較差。
1.4 文化延續性較差
風景園林在中國有著悠久璀璨的發展歷史,先輩積累了豐富的設計、建設經驗。自古以來“雖由人作,宛自天開”成為了中國古典園林的最高追求。隨著時代的進程,信息的傳播得到了質的飛躍,世界各國的文化沖擊愈演愈烈。面對不同的文化沖擊,風景園林建設者應堅持文化自信,因地制宜,在吸收先進建設經驗的同時,尊重風景園林發展規律,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1.5 建設管理過程的缺失
目前工程建設管理著更為重視建設成果,以成果來約束建設過程。導致建設中間過程相對缺失,對項目把控效果較差,工程容錯率較低。工程建設管理應重視建設的全過程管理,積極參與工程建設的過程,及時關注項目的進展,解決項目建設過程的隱患,以過程把控結果。
1.6 民眾參與熱情較低
現階段,我國風景園林建設大多都是由專門的部門和人員負責的,民眾的參與度較低,導致在
風景園林設計中,無法及時的掌握人們的具體需求,大大降低了園林設計的質量。同時由于民眾缺
少參與熱情,很多意見均不能直接得到反饋,導致風景園林在建設完工后,反響較差,影響了城市
建設的進步發展。
風景園林建設為城市公共配套設施的重要組成,使用者的意見尤為重要。我國在建設過程中應更加重視社會意見,聆聽市民的需求。目前,城市建設方案公示途徑較少,市民參與度不高。故而可適延長方案公示周期,增加市民查詢城市建設的途徑,增強民眾參與的積極性。
2風景園林設計問題產生的原因
2.1 人為原因
2.1.1技術水平亟待提高
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速度的提高,城鎮化水平越來越高。工程相關從業人員眾多,但因前期行業發展過快,導致相關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因此,風景園林行業因制定更為完善人才的標準,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增加相關執業資格的考核,增強行業的流動性,以沉淀更多實干型人才。
2.1.2抄襲
在投標過程中,有的設計單位為了提高中標率,常常都是借鑒一些已經實施的成功設計案例,或者直接使用成功案例,以壓縮項目周期,較少人員投入,從而降低工程實施成本。行業內的惡性競爭,直接影響了項目落地的效果。
2.2 客觀因素
2.2.1 行業收費標準較低
目前工程行業普遍沿用2002年的工程計費標準。設計費取費相對較低,嚴重打擊了企業的積極性。企業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常常因為成本問題而限制工程的投入,企業壓縮成本的同時,也壓縮了人力成本,導致行業人才大量流失,不利于行業可持續發展。
2.2.2 社會生活影響
隨著社會的發展,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城市的建設要求也越來越高。目前,學校沿用的教材普遍較舊,逐漸難以滿足民眾日益增長的建設要求。同時,學生的社會實踐經驗也較少學校的人才培養逐漸與社會建設標準脫節。城市建設腳步的加快,也加劇了城市之間的建設競爭,城鎮化程度越高,越容易吸引到企業的進駐。少投入做大項目逐漸成為了建設者的核心訴求,“花小錢,辦大事”逐漸成為了評價一個項目是否成功的標準之一。
3景觀園林設計問題的解決措施
3.1 堅持文化自信
隨著信息交流越來越便捷,各種設計風格百花齊放。在工程建設過程中,不能盲目的全盤吸收,在學習國外先進經驗的同時,應認真地踏勘現場,思考場地與當地的人文關系,同時有效地甄別出適合項目建設的元素,注重人文關懷,充分尊重當地民眾的風俗習慣,堅持文化自信,因地制宜,充分發揮場地優勢。
3.2優化管理過程
設計管理水平的強化既涉及到景觀的設計者,還會涉及到設計的管理者。需要對設計者以及管
理者兩者的素質以及能力進行提升,才能夠更高質量的、高效率的完成城市景觀的設計或者是管理
工作。想要保證景觀設計管理工作的水平,設計者以及管理者就必須要具備基本的專業能力以及知
識儲備。而設計以及管理人員素質有待提高這也成為現階段城市風景園林設計以及建設過程中抄襲
成風現象出現的關鍵原因。
管理作為建設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優化管理過程尤為重要。定期組織管理者接受專業培訓,優化管理過程,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縮短建設周期。同時積極地參與到設計和施工過程中,全程把控建設方向,可以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返工,從而節約項目投資,降低項目的成本。
3.3堅持生物多樣性原則,提升景觀活力與個性
在城市建設過程中,應充分尊重當地生態系統,對項目區域內現存的動植物做充分詳盡的調研,保護建設范圍內的物種多樣性,是人文建設與自然環境和諧共存。避免使用單一的主材和樹種,在保護原有生態環境的前提下,豐富現有的植物群落,創造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公共空間,打造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的生境。
3.4應用生態學原理,打造城市生態園林
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打造“生態園林”的城市景觀園林,是城市建設的發展重要目標。在進行城市景觀園林的設計時,要嚴格遵循生態平衡的自然準則,保證設計的園林景觀與周邊自然景觀實現穩態平衡。其次就是對于景觀園林設計中的綠化植物進行科學合理的搭配。對于在綠化中所需要
使用的植物,要充分的對所在地區的位置及空氣進行合理的規劃,比如種植地的陽光、水分、土壤
等都應進行嚴格的要求。有些植物喜陰暗潮濕的環境,有些植物喜歡陽光充裕的環境,有些植物對
于土壤的酸堿度有著嚴格的要求,因此要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
4結語
在風景園林項目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聆聽市民的意見,尊重當地的人文風俗,因地制宜,優先考慮鄉土樹種,堅持可持續發展,使用傳統與現代有機結合,更好的提升風景園林的設計效果,進而為居民創造出更加舒適的生存環境,為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奠定基礎條件。
參考文獻:
[1]陳立勝.現階段風景園林設計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J].綠色科技,2016(17).
[2]王賢河.現階段風景園林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