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 尹子真 劉俊杰
摘要:艾葉作為傳統大宗藥材,中國傳統中藥材,是藥食兩用植物資源。它不僅有很長的使用歷史,而且有很低的價格和很大的劑量。本文對艾葉的主要有效成分,提取方法和抑菌效果,進行了文獻研究綜述,為艾葉進一步的深入研究及其應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艾葉;有效成分;提取方法;抑菌活性
艾葉是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的干燥葉,具有散寒止痛、溫經止血的功效[1]。艾葉中含有揮發油、黃酮、多糖及其他成分。藥理學研究還表明它具有抗氧化、抑菌、抗炎、降糖、抗癌等多種活性[2]。
1 艾葉中的有效成分
1.1揮發油類成分
揮發油是艾葉主要有效成分之一,艾葉揮發油具有止咳、平喘、祛痰、消炎等作用,其化學成分復雜,不同地區所含成分有所差異。努爾比耶·奧布力喀斯木等[3]檢測出艾葉中的揮發油含有30種成分。
1.2黃酮類成分
黃酮也是艾葉主要有效成分,黃酮類化合物是一類存在于自然界的具有 2-苯基色原酮結構的化合物。研究證明,艾葉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腫瘤、抗癌、抑菌、抗病毒、抗血栓、腎保護的藥理作用[2]。
2 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
2.1艾葉揮發油的提取方法
2.1.1水蒸氣蒸餾法
艾葉揮發油的提取工藝不一,精油的提取方法可分為水蒸氣蒸餾法、超臨界流體萃取法、微波輔助提取、溶劑提取法以及其他方法等[4],2015年版中國藥典規定使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艾葉揮發油,忻曉東等[5]利用水蒸氣蒸餾法從艾葉中提取揮發油的最佳工藝,稱取100克艾葉的重量,粉碎后,置于2000毫升圓底燒杯中,浸泡一定時間至水的倍數,煮沸后調至中火保持輕微沸騰,幾小時后停止加熱,靜置20 min,從艾葉中準確讀取揮發油的體積,研究影響的主要因素。
2.2艾葉黃酮類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2.2.1索氏提取法
衛星星等[6]采用正交試驗對索氏醇提進行了優化,在乙醇提取溶劑的體積為70%、料液比為1:35(g/mL)、提取溫度為80℃和提取時間為3h的工藝條件下,得到總黃酮得率為3.85%。該方法具有較高的提取率,適合從艾葉中提取總黃酮。
2.2.2超聲提取法
蔡敏[7]利用響應面法對艾葉中總黃酮的超聲提取工藝進行了進一步優化,其最優條件為:乙醇提取溶劑的體積分數為60%、料液比為1:20(g/mL)、提取時間為60 min、提取溫度為40℃,在此條件下總黃酮提取率為9.15%,總黃酮的提取率得到了很大提高。超聲提取方法具有簡單的設備、提取時間短、低能耗、高提取率的優點。
2.2.3微波提取法
黃艷玲等[8]利用響應面法得到微波輔助提取的最佳條件為:乙醇提取溶劑為39%、料液比為1:40(g/mL)、微波功率為350 W、微波溫度為54 ℃、微波時間為5 min,在此條件下艾葉總黃酮提取率為8.805%, 提取率有所提高。微波法提取艾葉黃酮類化合物雖然具溶劑節省、操作簡單、低能耗及高提取率等特點,但是微波提取對設備的要求較高。
3 探究有效成分的抑菌活性
3.1揮發油的抑菌活性
揮發油是艾葉抗菌菌作用的重要成分菌作用的重要成分,盧學根[9]研究發現這種揮發油只選擇金黃色葡萄球菌等5種細菌為供試對象。艾葉提取物對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蘇云金桿菌的最小抑制濃度為12.5%,芽孢桿菌為25%,芽孢桿菌為50%。該實驗進一步證明艾葉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和蘇云金芽孢桿菌的效果優于其他菌株。
3.2黃酮類化合物的抑菌活性
黃酮類化合物通過作用于病毒的細胞內復制和抑制病毒的感染等途徑發揮抗病毒活性[10]。實驗表明芹菜素能顯著降低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兔紅細胞溶血,并具有抗炎作用[11]。
楊宇[10]研究表明艾葉的乙醇提取液具有明顯的抑菌效果;有研究報道用藥敏紙片法測槲皮素的抑菌能力,結果表明槲皮素抗金黃色葡萄球菌能力最強。這些研究結果都表明艾葉中黃酮類化合物在抑菌和抗病毒治療方面有很大的開發價值。
4 結語
艾葉作為中國傳統中藥材,對人類許多疾病具有應用價值。由于人們對其化學組成、藥理作用和提取工藝的深入研究,越來越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艾葉的開發和應用上。本文對艾葉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藝進行綜述,可為艾葉有效成分的研究提供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第一部)[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5:89.
[2]胡倩,劉大會,曹艷. 艾葉黃酮類化合物的研究進展[ J]. 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9,10(12):3648-3653.
[3]努爾比耶·奧布力喀斯木. 艾葉揮發油化學成分分析和抗真菌活性的研究[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17,40(09):1195-1202.
[4]忻曉東,張秀芳,王舒琪,程媛,李春花.艾葉揮發油提取工藝研究[J].中藥材.2020(01):150-154.
[5]孫玉亮,池建淮,萬毅,等. 艾葉揮發油提取工藝的研究進展[J].淮海醫藥,2012,30(04) : 374-375.
[6]衛星星,曹琛,高慧,等. 正交試驗優選艾葉總黃酮索氏提取[J].氨基酸和生物資源,2016,38(03):45-47.
[7]蔡敏. 響應曲面法優化超聲波輔助提取艾葉中總黃酮的工藝研究[J]. 山西化工,2018, 38(06):7–10, 22.
[8]黃艷玲,熊建文,蔡錦源,等. 響應面法優化微波輔助提取艾葉總黃酮的工藝研究 [J/OL]. 輕工科技,2019, 35(02):40–43.
[9]盧學根. 艾葉中抑菌物質的提取及抑菌作用研究[J]. 食品科技. 2006,(10):98-100
[10]楊宇. 艾蒿抑菌成分的分離提取及其功效研究[D]. 長春:吉林農業大學,2013.
[11]Cheng M , Zhang L , Zhang H , et al. An Ointment Consisting of the Phage LysinLysGH15 and Apigenin for Decolonization of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from Skin Wounds[J]. Viruses, 2018, 10(05)
基金項目:天津市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資助項目(202110859019)。
作者簡介: 王楠,女,天津寧河人,本科生,主要從事天然藥物化學方面的研究。
* 通信作者:劉俊杰,男,主要從事心腦血管和抗炎免疫藥理學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