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東展 薛凱 于丹丹 由慶云



摘要:目的:分析經皮微創鋼板固定治療脛骨骨折的臨床療效及對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方法:選擇2018年1月~2021年10月113例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脛骨骨折患者。根據開展的不同治療方法分為治療組(實施經皮微創鋼板固定治療)和傳統組(實施傳統切開復位內固定)。觀察兩組手術和術后恢復情況,對比治療前后的炎性因子以及臨床療效。結果:治療組患者和傳統組相比手術用時、骨折愈合時間更短,且治療組有更低的手術出血量和并發癥發生率,P<0.05。治療組患者獲得治療優良率95.00%明顯高于傳統組84.91%,P<0.05。手術后兩組患者的TNF-α、CRP、IL-8水平均低于傳統組,P<0.05。結論:脛骨骨折采用經皮微創鋼板固定治療能夠減輕患者的創傷,提高恢復效率,減輕手術對炎性水平的影響,并能獲得滿意的臨床療效。
關鍵詞:脛骨骨折;經皮微創鋼板固定;炎性因子;并發癥;臨床療效
脛骨骨折類型主要是脛骨平臺骨折和骨干骨折,是生活中常見骨折類型,會讓患者承受很大痛苦,也降低了生活質量。實施內固定是治療脛骨骨折常用的方法,經皮微創鋼板固定現階段臨床應用率較高,有利于幫助患者保存骨折部位滋養血管和血供的完整,減少了手術對患者機體損傷和應激反應,提高骨折愈合效率[1]。研究分析了經皮微創鋼板固定治療脛骨骨折的臨床療效及對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基本資料
研究時間:2018年1月~2021年10月。對象來源:113例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脛骨骨折患者。根據開展的不同治療方法完成113例患者的分組,治療組和傳統組。治療組中有60例患者,組內有38例男性、22例女性;年齡25~62歲,平均年齡(42.25±5.12)歲;受傷原因:砸傷11例,墜落傷19例,交通傷26例,其他4例。傳統組內有53例患者,其內有34例男性、19例女性;年齡23~63歲,平均年齡(45.01±5.82)歲;受傷原因:砸傷9例,墜落傷17例,交通傷24例,其他3例。將兩組患者相互對比基礎信息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傳統組開展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操作方法:實施持續硬膜外麻醉,在大腿近端固定止血帶,根據術前影像學結果完成切口的定位,切口長度8~12cm,依次切開皮膚和肌肉組織,將骨折端完全顯露后清理碎骨,再復位骨折端,保持骨折部位達到最大程度地解剖關系,復位完成將解剖鋼板置入并利用螺釘固定妥當,操作完成進行反復沖洗,置入引流管后逐步縫合。
治療組采用經皮微創鋼板固定術,手術方法:根據骨折類型和其他情況對鎖定加壓鋼板進行精確選擇,提前予以預彎處理,實施持續硬膜外麻醉,在C臂機輔助下對骨折部位進行手法復位,恢復脛骨長度,若存在移位選擇則進行相應的糾正,正確將鋼板患者在患肢并于螺釘部位進行標記,注意將靜脈和神經組織有效避開,在合適部位做切口(縱向),順著脛骨內側進行皮下隧道制作,注意這一操作無需將骨膜切開,以上操作完成將鋼板從隧道置入,選擇克氏針暫時性固定,再根據實際情況在骨折端附近將拉力螺釘打入,完成矯正、復位并利用C臂觀察復位效果,將導向器放置在鋼板兩端切口處完成鎖定螺釘的放置和固定,操作完成進行沖洗,縫合切口。
1.3觀察指標
記錄和對比兩組患者手術用時、出血量、骨折愈合時間。觀察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發生率。術后進行半年的隨訪,末次隨訪是幫助患者進行AOFAS評分,用以評價踝關節功能的恢復情況,并根據評分評價臨床療效,患者獲得分值不足50分為差,50或以上但不足75分為可,75分或以上但不足90分為良,90分或以上但不足100分為優。手術前后幫助患者檢測炎性因子水平,包括TNF-α、CRP、IL-8。
1.4統計學處理
統計獲得數據資料采用SPSS27.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實施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手術和術后恢復相關指標
治療組患者和傳統組相比手術用時、骨折愈合時間更短,且治療組有更低的手術出血量和并發癥發生率,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治療組患者獲得治療優良率95.00%明顯高于傳統組84.91%,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手術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
兩組患者手術前將TNF-α、CRP、IL-8水平相互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后兩組患者的TNF-α、CRP、IL-8水平均低于傳統組,P<0.05。見表3。
3討論
脛骨解剖結構較為特殊,局部沒有過多的軟組織覆蓋,血供較少,有骨折發生在這一部位會導致不同程度四周軟組織損傷,也可能損傷滋養動脈明顯降低局部血供[2]。骨科手術理念、材料和技術隨著研究的深入有質的飛躍,骨折患者治療方法的選擇更加多元,經皮微創鋼板固定符合臨床術式微創化的趨勢,用于脛骨骨折患者在減少并發癥、提高臨床效果和生活質量方面體現了優勢,也更容易讓患者接受。在開展經皮微創鋼板固定術時,通過手法間接復位骨折部位,明顯減輕了損傷局部軟組織的風險,同時鋼板放置過程不需切開骨膜,讓骨膜完整性得以保存,對骨折部位血供影響更小,給更早恢復打下基礎;選擇加壓鋼板,符合生物力學,有非常滿意的穩定性和牢固度,和普通鋼板相比更輕薄,減少了感染、皮膚壞死的風險[3-4]。此項研究治療組患者和傳統組相比手術用時、骨折愈合時間更短,且治療組有更低的手術出血量和并發癥發生率,P<0.05。證明經皮微創鋼板固定對脛骨骨折進行治療操作更加簡單,且創傷更低,同時減少了并發癥,給患者術后康復和骨折愈合創造了有利條件。治療組患者獲得治療優良率95.00%明顯高于傳統組84.91%,P<0.05。證明治療組的治療方法能幫助患者獲得更高的臨床效果。手術后兩組患者的TNF-α、CRP、IL-8水平均低于傳統組,P<0.05。TNF-α、CRP、IL-8是三項炎性指標,其中TNF-α是一種單核因子,是單核-吞噬細胞產物,具備多項免疫調節機制,和機體炎性反應密切相關;CRP屬于一種經肝細胞在機體承受炎性刺激后生成的蛋白;IL-8是炎性因子,會在受到感染或是機體免疫機制受到影響時水平顯著升高。治療組患者手術后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對照組,證明治療組受術式的損傷和應激傷害更小,因此更利于對炎性反應的控制[5]。
綜上所述,脛骨骨折采用經皮微創鋼板固定治療能夠減輕患者的創傷,提高恢復效率,減輕手術對炎性水平的影響,并能獲得滿意的臨床療效。
參考文獻:
[1]涂剛成.經皮鎖定內固定治療脛骨骨折的效果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1,13(17):107-110.
[2]王學云.交鎖髓內釘與鎖定鋼板治療脛骨骨折療效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1,21(11):1893-1894.
[3]王曉飛,馬躍,王苗,武光遷,王貴良.脛骨骨折閉合復位經皮置入鎖定鋼板固定與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的臨床比較[J].河北醫藥,2021,43(15):2316-2319.
[4]王學志.經皮鋼板內固定治療脛骨骨折的療效[J].臨床骨科雜志,2021,24(5):735-738.
[5]魚紅進,陰鑫哲.經皮微創接骨板、外固定支架、專家級髓內釘固定治療43-A型脛骨骨折的臨床療效比較[J].醫學臨床研究,2021,38(9):1307-1310+1314.